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855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



背景技术:

瘙痒症(pruritus)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特征为以瘙痒为主,而无原发性损害。临床上可分为局部性和全身性两种。局部性瘙痒症常见于肛门、阴部或四肢等,局部仅自觉瘙痒,并无皮疹,日久可致皮肤增厚,湿疹样改变。肛管及肛门周围顽固性瘙痒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初起时一般限于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多为阵发性,瘙痒的程度轻重不一,如长期不愈,有的可蔓延至阴囊或阴唇,尤其是在会阴部前后缝间瘙痒更甚,夜间更为显著,有时如虫爬、蚁走;有时如蚊咬、火烤,使人难以入眠,坐卧不宁,无法忍耐。全身性瘙痒症病人全身各处皆有痒的感觉,但不是全身同时发痒,往往由一处移到另一处。发痒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人虽然觉得皮肤发痒,但仍可以忍受,有的病人觉得全身奇痒,需用铁刷子刷皮肤或热水洗烫,直至皮肤出血而感觉疼痛及灼痛时,痒觉才暂时减轻。往往以晚间痒重,患者因发痒而失眠或不能安眠。由于剧烈瘙痒,不断搔抓,可以出现抓痕、血痂、或条状的抓伤,有时有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抓伤的皮肤也容易感染而发生疖肿或毛囊炎。局部性或全身性瘙痒症的治疗,临床上也有不少治疗方法,通过口服各类中西药物或外用止痒剂,都可使瘙痒缓解和得到治愈。但其中约有30%左右的瘙痒症患者为顽固性瘙痒症。虽然使用药物但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治疗成本高,使用方法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8-12份、大蒜素11-14份、烟酰胺4-8份、紫薯花青素5-10份、橄榄油12-17份、醋酸地塞米松29-34份、杜米芬15-30份、苯海拉明11-17份、南烛木树脂酚18-22份、扑尔敏10-17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9-11份、大蒜素12-13份、烟酰胺5-7份、紫薯花青素6-8份、橄榄油13-16份、醋酸地塞米松30-32份、杜米芬18-24份、苯海拉明12-16份、南烛木树脂酚20-21份、扑尔敏13-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10份、大蒜素13份、烟酰胺6份、紫薯花青素7份、橄榄油15份、醋酸地塞米松31份、杜米芬21份、苯海拉明14份、南烛木树脂酚21份、扑尔敏14份。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首先,将水蛭素、大蒜素、烟酰胺、紫薯花青素、橄榄油、醋酸地塞米松、杜米芬、苯海拉明、南烛木树脂酚、扑尔敏混匀,不断加水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50-180r/min,搅拌结束后,于40-60℃下蒸发浓缩,直至浓缩物的密度达到1.12-1.13g/cm3,装入软膏管中,即得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具体步骤中搅拌速度控制在170r/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具体步骤中于50℃下蒸发浓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药物不仅对内源性组胺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外源性组胺也有拮抗活性,从而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而发挥缓解全身皮肤瘙痒的药理作用,可用于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瘙痒性疾病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8份、大蒜素11份、烟酰胺4份、紫薯花青素5份、橄榄油12份、醋酸地塞米松29份、杜米芬15份、苯海拉明11份、南烛木树脂酚18份、扑尔敏10份。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首先,将水蛭素、大蒜素、烟酰胺、紫薯花青素、橄榄油、醋酸地塞米松、杜米芬、苯海拉明、南烛木树脂酚、扑尔敏混匀,不断加水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50r/min,搅拌结束后,于40℃下蒸发浓缩,直至浓缩物的密度达到1.12-1.13g/cm3,装入软膏管中,即得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9份、大蒜素12份、烟酰胺5份、紫薯花青素6份、橄榄油13份、醋酸地塞米松30份、杜米芬18份、苯海拉明12份、南烛木树脂酚20份、扑尔敏13份。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首先,将水蛭素、大蒜素、烟酰胺、紫薯花青素、橄榄油、醋酸地塞米松、杜米芬、苯海拉明、南烛木树脂酚、扑尔敏混匀,不断加水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50r/min,搅拌结束后,于40℃下蒸发浓缩,直至浓缩物的密度达到1.12-1.13g/cm3,装入软膏管中,即得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10份、大蒜素13份、烟酰胺6份、紫薯花青素7份、橄榄油15份、醋酸地塞米松31份、杜米芬21份、苯海拉明14份、南烛木树脂酚21份、扑尔敏14份。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首先,将水蛭素、大蒜素、烟酰胺、紫薯花青素、橄榄油、醋酸地塞米松、杜米芬、苯海拉明、南烛木树脂酚、扑尔敏混匀,不断加水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70r/min,搅拌结束后,于50℃下蒸发浓缩,直至浓缩物的密度达到1.12-1.13g/cm3,装入软膏管中,即得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11份、大蒜素13份、烟酰胺7份、紫薯花青素8份、橄榄油16份、醋酸地塞米松32份、杜米芬24份、苯海拉明16份、南烛木树脂酚21份、扑尔敏15份。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首先,将水蛭素、大蒜素、烟酰胺、紫薯花青素、橄榄油、醋酸地塞米松、杜米芬、苯海拉明、南烛木树脂酚、扑尔敏混匀,不断加水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80r/min,搅拌结束后,于60℃下蒸发浓缩,直至浓缩物的密度达到1.12-1.13g/cm3,装入软膏管中,即得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水蛭素12份、大蒜素14份、烟酰胺8份、紫薯花青素10份、橄榄油17份、醋酸地塞米松34份、杜米芬30份、苯海拉明17份、南烛木树脂酚22份、扑尔敏17份。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首先,将水蛭素、大蒜素、烟酰胺、紫薯花青素、橄榄油、醋酸地塞米松、杜米芬、苯海拉明、南烛木树脂酚、扑尔敏混匀,不断加水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80r/min,搅拌结束后,于60℃下蒸发浓缩,直至浓缩物的密度达到1.12-1.13g/cm3,装入软膏管中,即得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膏药。

临床实验:

(1)临床资料:本发明人对100例皮肤瘙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在22~65岁之间。

(2)治疗方法:每天涂抹6次,每次涂抹500mg。药量采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本发明各药量区间内进行调节,通常轻度患者采用实施例1膏药,中度患者采用实施例3膏药,重病患者采用实施例5膏药。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

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96例(96%),显效3例(3%),有效1例(1%),总有效率为10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