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5851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婴幼儿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伴或不伴发热、呕吐等,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一大原因。

目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主要方法包括口服消炎药、益生菌、补液盐、粘膜保护剂等,中重度脱水的患儿可能还需要输液纠正脱水。但是这些方法大部分患儿依从性差,甚至治疗过程中对家长和孩子产生一定的痛苦。针对口服药物难的现象,一些厂家推出了不同品牌的肚脐贴。脐贴中的药物穿过脐部被人体吸收,不同的药物起到不同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肚脐贴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止吐、助消化、暖腹等。

在临床上应用的肚脐贴的主要成分包括丁香、肉桂、荜茇、胡椒、吴茱萸、苍术、木香、川椒、小茴香、干姜等,辅料为凡士林、月桂氮卓酮、甘油、石蜡、羊毛脂等,固定在纱布上。作用是健脾温中、散寒止泻,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止吐、助消化、暖腹等,这类肚脐贴少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感染性腹泻作用甚微,主要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非感染性肠炎的治疗。并且都是采用了纱布贴中固定药物的方式,与脐部的贴合度小,透过脐部的吸收不完全,其意义还是作为口服药物和静脉药物的辅助治疗上,不能独自作为婴幼儿肠炎的主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药糊直接入脐窝技术先进,吸收较纱布类脐贴好,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脐部用药能起到口服药物起不到的作用,而且本发明 脐贴的各种药材常规有售,获取容易,且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家庭中自行制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1g的黄柏胶囊1枚、10mg/1ml的山莨菪碱注射液1支和麝香壮骨膏1贴。

优选的,所述黄柏胶囊内为颗粒状,由黄柏一位药材组成,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黄柏酮、黄柏内酯和白鲜交酯,其药理作用为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作用、治疗溃疡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

优选的,所述山莨菪碱注射液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成分组成的液体状,其药理作用为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血管痉挛、抑制肠腺分泌、减少肠蠕动、保护胃肠粘膜、改善肠道痉挛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麝香壮骨膏为成品药材,其麝香的药理作用为消炎、杀“粘”的作用。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枚为1g的黄柏胶囊中的内颗粒取出,加入到5mg的山莨菪碱注射液中,并搅拌调匀至糊状;

S2:将S1中的糊状流体置于患儿脐窝内,并将1贴麝香壮骨膏贴到肚脐上用于固定糊状药物,持续3-5小时后揭下,坚持1天1-2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对于婴幼儿感染性肠炎的治疗上,采用有消炎作用的药物,将药糊直接入脐窝,技术先进,吸收较纱布类脐贴好,并且可以通过脐贴的方式发挥作用。

2、该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针对婴幼儿感染性肠炎多 伴有腹痛的症状,本发明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解决患儿腹痛的问题,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又可以避免口服药物的困难;而且,对于药物的吸收利用率的问题,本发明摒弃了传统脐贴不能很好贴合脐窝的缺点,采用药入脐窝,吸收好,其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材料方便可取,是治疗婴幼儿肠炎的好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1g的黄柏胶囊1枚、10mg/1ml的山莨菪碱注射液1支和麝香壮骨膏1贴;其中,黄柏胶囊内为颗粒状,由黄柏一位药材组成,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等生物碱,还包含有黄柏酮、黄柏内酯和白鲜交酯等,其具有的药理作用为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作用、治疗溃疡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是天然的抗菌药物,可以透过皮肤直接发挥作用,治疗婴幼儿肠炎;其次,山莨菪碱注射液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成分组成的液体状,其药理作用为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血管痉挛、抑制肠腺分泌、减少肠蠕动,同时保护胃肠粘膜、改善肠道痉挛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透过皮肤吸收效果好,可以明显改善婴幼儿肠炎的腹痛、腹泻症状;另外,麝香壮骨膏为普通药店兜售的成品药材,其麝香的药理作用为消炎、杀“粘”的作用,能迅速从脐部吸收腹内,起消炎作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种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枚为1g的黄柏胶囊中的内颗粒取出,加入到5mg的山莨菪碱注射液中,并搅拌调匀至糊状,以备后续步骤的使用;

S2:将S1中的糊状流体置于患儿脐窝内,并将1贴麝香壮骨膏贴到肚脐上用于固定糊状药物,持续3-5小时后揭下,坚持1天1-2次即可。

其采用药糊直接入脐窝技术先进,吸收较纱布类脐贴好,脐部是腹部在人出生后是最后闭合的部位,脐部皮肤角质层最薄,屏障能力最弱,脐周血管丰富,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脐部用药能起到口服药物起不到的作用;而且,本发明脐贴的各种药材常规有售,获取容易,且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家庭中自行制备。

综上所述:本治疗婴幼儿肠炎的肚脐贴及其制备方法,对于婴幼儿感染性肠炎的治疗上,采用有消炎作用的药物,并且可以通过脐贴的方式发挥作用;针对婴幼儿感染性肠炎多伴有腹痛的症状,本发明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解决患儿腹痛的问题,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又可以避免口服药物的困难;而且,对于药物的吸收利用率的问题,本发明摒弃了传统脐贴不能很好贴合脐窝的缺点,采用药入脐窝,吸收好,其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材料方便可取,是治疗婴幼儿肠炎的好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