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115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每年的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患儿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有后遗症。

小儿手足口病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口腔内的疱疹破了之后引起溃疡,有些家长以为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及时带孩子就诊。而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脑炎、肺炎、心肌炎,引发重要器官损害。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目前对于本症的治疗多是采用西药治疗,但存在着患者对药物依赖大,而且药物对小孩患者的身体器官有一定毒副作用等问题。为此,急需研制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中药制剂来帮助小孩患者摆脱儿童手足口病带来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诸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解毒燥湿、燥湿止痛、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去腐生肌的作用,各药材中的活性成分相互协同作用,从而轻松治疗小孩手足口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80~130份、维生素C_80~130份、金银花80~100份、忍冬藤75~100份、胡萝卜75~100份、板蓝根60~90份、积雪草60~90份、紫草根50~85份、地肤子45~60份、连翘35~50份、黄连35~50份、白癣皮35~50份、赤芍35~50份、竹叶25~50份、薄荷25~50份、丹皮25~50份、鲜荷叶20~35份、甘草20~35份、榕须10~25份、川层草10~25份、虎杖15~35份、升麻15~35份及栀子15~35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95~115份、维生素C_95~115份、金银花85~95份、忍冬藤85~90份、胡萝卜85~90份、板蓝根70~80份、积雪草70~80份、紫草根65~70份、地肤子50~55份、连翘40~45份、黄连40~45份、白癣皮40~45份、赤芍40~45份、竹叶35~40份、薄荷35~40份、丹皮35~40份、鲜荷叶25~30份、甘草25~30份、榕须15~20份、川层草15~20份、虎杖20~30份、升麻20~30份及栀子20~3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105份、维生素C_105份、金银花90份、忍冬藤87份、胡萝卜88份、板蓝根75份、积雪草75份、紫草根67份、地肤子53份、连翘42份、黄连43份、白癣皮43份、赤芍43份、竹叶37份、薄荷37份、丹皮38份、鲜荷叶28份、甘草27份、榕须17份、川层草18份、虎杖25份、升麻25份及栀子25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重量份配比,将忍冬藤、紫草根、地肤子、甘草、榕须、川层草、薄荷、丹皮分别去杂、洗净后,加入忍冬藤12~16倍重量浓度为60~75%的乙醇回流2次,两次均在90±2℃水浴锅回流,第一次回流的时间为4~5h,第二次回流的时间为2~3h,合并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忍冬藤1.5~3.0倍重量的活性炭震摇15~20min,常压过滤,得流浸液;

(2)将板蓝根、连翘、黄连、白癣皮放入容器中,加入泡好的虎杖、升麻、栀子,加入板蓝根10~15倍重量蒸馏水浸泡5~7h,加热煮沸5~6h,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板蓝根8~10倍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4h,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得药液;

(3)将赤芍、竹叶、鲜荷叶、积雪草、金银花、胡萝卜分别洗净后混合捣汁,过滤除渣,得到汁液;

(4)将维生素B、维生素C、步骤(1)的流浸液、步骤(2)的药液及步骤(3)的汁液混合均匀,再经过均质机均质、微波杀菌后灌装,即得所述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采用的过滤方式是尼龙摔网过滤。

进一步地,在步骤(4),所述均质工艺的条件为:压力为13~17Mpa,温度为60~70℃;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60~65℃,时间为2~3h,频率为2200~2500MHz,功率为6~10kw。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维生素B,英文名Vitamin B,B族维生素是所有人体组织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和肝脏有较密切关系。

维生素C,英文名:Vitamin C,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帮助植物抵抗干旱、臭氧和紫外线,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具有缓解白癜风、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作用。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忍冬藤:又名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

胡萝卜:味甘、辛,性平;归脾、肝、肺经。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主脾虚食少,体虚乏力,脘腹痛,泄痢,视物昏花,雀目,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麻疹,水痘,疖肿,汤火伤,痔漏。《岭南采药录》载:“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消热解毒,鲜用及晒干用均可。”

板蓝根:味苦,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本草便读》载:“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积雪草:味苦、辛,性寒;归肺、脾、肾、膀胱经。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主发热,咳喘,咽喉肿痛,肠为为,痢疾,湿热黄疸,水肿,淋证,尿血,衄血,痛经,崩漏,丹毒,瘰疬,亲疮肿毒,带状疱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本经》载:“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紫草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是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紫草性寒,味苦、咸,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紫草中含有乙酰紫草醌、异丁酰紫草醌、β,β-二甲基丙烯紫草醌、β-羟基异戊酰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等。紫草有抗菌、抗炎作用,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杆菌、化脓菌、大肠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紫草醌及乙酰紫草醌还具有抗炎作用,局部应用可促进创伤愈合;对循环系统具有兴奋作用;抗肿瘤作用,对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有一定的疗效;解热和利尿作用。

地肤子,中药名。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本草纲目》:膀胱疝瘕。疝危急者,炒研酒服;狐疝阴卵疾,同白术、桂心末服。

连翘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微寒,味苦,归肺、心、小肠经。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酚为抗菌的有效成分;连翘的醇提取物在体外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连翘水浸剂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些抑制作用;连翘能抑制催吐作用,连翘的镇吐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区。连翘的果皮中含齐墩果酸(又名洋橄榄叶酸),故有强心、利尿作用。

黄连又称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治疗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黄连中主要含有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红碱、药根碱、木兰花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非洲防己碱等生物碱,还含黄柏酮、阿魏酸、黄柏内酯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菌、抗真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炎和抗腹泻作用等。黄连煎剂对流感病毒PR8株、甲型流感病毒56-S8株、亚甲型病毒FMl株、乙型流感病毒Lee株、内型流感病毒1233株均有抑制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DNA有抑制作用。

白癣皮:味苦、咸,性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药性论》载:“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

赤芍别称木芍药、红芍药。赤芍性微寒、味酸、苦,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主要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赤芍主要含有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白芍甙,芍药甙无酮,没食子酰芍药甙,芍药新甙,芍药内酯等,还含有β-谷甾醇,胡萝卜甙,食子酰基葡萄糖,右旋儿茶精和挥发油,其中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及其他醇类和酚类成分。芍药甙在根中含量高,全在根皮部分。现代药理研究说明赤芍具有解痉;降压、增加血流;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溃疡;抗菌、解热等药理作用。

竹叶,中药名。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痒,肝郁胁痛。《滇南本草》载:“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癞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鲜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古称芙蓉、菡萏、芙蕖。味苦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清心解暑、散瘀止血、消风祛湿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小儿惊痫,妇人血逆昏迷,跌伤呕血,月经不调,崩漏,湿疮疥癣。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本经》载:“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榕须:味苦,性平;归肺、脾、肾经。散风热,祛风湿,活血止痛。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结膜炎,风湿骨痛,痧气腹痛,久痢,胃痛,白带,湿疹,阴痒,跌打损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热解表,发汗透疹。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疟疾,百日咳,麻疹不透。”

川层草:味微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小便涩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湖南药物志》载:“止泻利尿,清热解毒,止血散血。治痢疾,小便痛,脚软无力,身疼发热,喉痛,蛇咬伤,痈疖肿疡。”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性微寒、味微苦,归肝、胆、肺经,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治疗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虎杖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高浓度虎杖煎液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2)虎杖水煎液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3型,脊髓灰白质炎II型,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爱可组,乙型脑炎京卫研1号,单纯疱疹一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主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别录》载:“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栀子的别名为黄栀子、山栀子、红枝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和根,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栀子的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栀子的根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之功能,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栀子水提取液及醇提取液能促进胆汁分泌,利胆的作用,静脉注射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钠后,胆汁分泌量增加。栀子还具有镇静、降压的作用,降压作用持久而且迅速。栀子水漫液对许兰氏黄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以及能使血吸虫停止活动。

使用方法:可先用生理盐水清理患处后,将本发明均匀滩涂于小孩患处,一次0.5~1g,每天2~3次。

毒性试验:将本发明对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连续大剂量(小孩剂量的100倍)灌胃给药,给药时间为90d,每天早中晚灌胃3次,以动物给药前后的一般表现、体重、摄食量、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尿常规、骨髓分类、脏器重量、脏器系数为检测指标,并辅以动物各组织脏器的病理学检查,综合评价药物的毒性情况。结果显示大鼠的各项指标均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大鼠各组织脏器未见异常。

注意事项:本发明为有毒之品,禁用于口腔,眼内结膜,角膜处,对此药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发明诸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解毒燥湿、燥湿止痛、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去腐生肌的作用,各药材中的活性成分相互协同作用,从而轻松治疗小孩手足口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80份、维生素C_80份、金银花80份、忍冬藤75份、胡萝卜75份、板蓝根60份、积雪草60份、紫草根50份、地肤子45份、连翘35份、黄连35份、白癣皮35份、赤芍35份、竹叶25份、薄荷25份、丹皮25份、鲜荷叶20份、甘草20份、榕须10份、川层草10份、虎杖15份、升麻15份及栀子15份。

上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重量份配比,将忍冬藤、紫草根、地肤子、甘草、榕须、川层草、薄荷、丹皮分别去杂、洗净后,加入忍冬藤12倍重量浓度为60%的乙醇回流2次,两次均在90±2℃水浴锅回流,第一次回流的时间为4h,第二次回流的时间为2h,合并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忍冬藤1.5倍重量的活性炭震摇15min,常压过滤,得流浸液;

(2)将板蓝根、连翘、黄连、白癣皮放入容器中,加入泡好的虎杖、升麻、栀子,加入板蓝根10倍重量蒸馏水浸泡5h,加热煮沸5h,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板蓝根8倍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h,采用尼龙摔网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得药液;

(3)将赤芍、竹叶、鲜荷叶、积雪草、金银花、胡萝卜分别洗净后混合捣汁,采用尼龙摔网过滤过滤除渣,得到汁液;

(4)将维生素B、维生素C、步骤(1)的流浸液、步骤(2)的药液及步骤(3)的汁液混合均匀,再经过均质机均质、微波杀菌后灌装,所述均质工艺的条件为:压力为13Mpa、温度为60℃,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60℃、时间为2h、频率为2200MHz、功率为6kw,即得所述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130份、维生素C_130份、金银花100份、忍冬藤100份、胡萝卜100份、板蓝根90份、积雪草90份、紫草根85份、地肤子60份、连翘50份、黄连50份、白癣皮50份、赤芍50份、竹叶50份、薄荷50份、丹皮50份、鲜荷叶35份、甘草35份、榕须25份、川层草25份、虎杖35份、升麻35份及栀子35份。

上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重量份配比,将忍冬藤、紫草根、地肤子、甘草、榕须、川层草、薄荷、丹皮分别去杂、洗净后,加入忍冬藤16倍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2次,两次均在90±2℃水浴锅回流,第一次回流的时间为5h,第二次回流的时间为3h,合并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忍冬藤3.0倍重量的活性炭震摇20min,常压过滤,得流浸液;

(2)将板蓝根、连翘、黄连、白癣皮放入容器中,加入泡好的虎杖、升麻、栀子,加入板蓝根15倍重量蒸馏水浸泡7h,加热煮沸6h,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板蓝根10倍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4h,采用尼龙摔网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得药液;

(3)将赤芍、竹叶、鲜荷叶、积雪草、金银花、胡萝卜分别洗净后混合捣汁,采用尼龙摔网过滤过滤除渣,得到汁液;

(4)将维生素B、维生素C、步骤(1)的流浸液、步骤(2)的药液及步骤(3)的汁液混合均匀,再经过均质机均质、微波杀菌后灌装,所述均质工艺的条件为:压力为17Mpa、温度为70℃,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65℃、时间为3h、频率为2500MHz、功率为10kw,即得所述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95份、维生素C_95份、金银花85份、忍冬藤85份、胡萝卜85份、板蓝根70份、积雪草70份、紫草根65份、地肤子50份、连翘40份、黄连40份、白癣皮40份、赤芍40份、竹叶35份、薄荷35份、丹皮35份、鲜荷叶25份、甘草25份、榕须15份、川层草15份、虎杖20份、升麻20份及栀子20份。

上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重量份配比,将忍冬藤、紫草根、地肤子、甘草、榕须、川层草、薄荷、丹皮分别去杂、洗净后,加入忍冬藤13倍重量浓度为65%的乙醇回流2次,两次均在90±2℃水浴锅回流,第一次回流的时间为4.2h,第二次回流的时间为2.3h,合并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忍冬藤2.0倍重量的活性炭震摇16min,常压过滤,得流浸液;

(2)将板蓝根、连翘、黄连、白癣皮放入容器中,加入泡好的虎杖、升麻、栀子,加入板蓝根11倍重量蒸馏水浸泡5.5h,加热煮沸5.2h,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板蓝根8.5倍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3h,采用尼龙摔网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得药液;

(3)将赤芍、竹叶、鲜荷叶、积雪草、金银花、胡萝卜分别洗净后混合捣汁,采用尼龙摔网过滤过滤除渣,得到汁液;

(4)将维生素B、维生素C、步骤(1)的流浸液、步骤(2)的药液及步骤(3)的汁液混合均匀,再经过均质机均质、微波杀菌后灌装,所述均质工艺的条件为:压力为14Mpa、温度为63℃,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61℃、时间为2.3h、频率为2300MHz、功率为7kw,即得所述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115份、维生素C_115份、金银花95份、忍冬藤90份、胡萝卜90份、板蓝根80份、积雪草80份、紫草根70份、地肤子55份、连翘45份、黄连45份、白癣皮45份、赤芍45份、竹叶40份、薄荷40份、丹皮40份、鲜荷叶30份、甘草30份、榕须20份、川层草20份、虎杖30份、升麻30份及栀子30份。

上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重量份配比,将忍冬藤、紫草根、地肤子、甘草、榕须、川层草、薄荷、丹皮分别去杂、洗净后,加入忍冬藤15倍重量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2次,两次均在90±2℃水浴锅回流,第一次回流的时间为4.8h,第二次回流的时间为2.8h,合并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忍冬藤2.5倍重量的活性炭震摇19min,常压过滤,得流浸液;

(2)将板蓝根、连翘、黄连、白癣皮放入容器中,加入泡好的虎杖、升麻、栀子,加入板蓝根14倍重量蒸馏水浸泡6.5h,加热煮沸5.8h,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板蓝根9.5倍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7h,采用尼龙摔网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得药液;

(3)将赤芍、竹叶、鲜荷叶、积雪草、金银花、胡萝卜分别洗净后混合捣汁,采用尼龙摔网过滤过滤除渣,得到汁液;

(4)将维生素B、维生素C、步骤(1)的流浸液、步骤(2)的药液及步骤(3)的汁液混合均匀,再经过均质机均质、微波杀菌后灌装,所述均质工艺的条件为:压力为16Mpa、温度为68℃,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64℃、时间为2.8h、频率为2400MHz、功率为9kw,即得所述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维生素B_105份、维生素C_105份、金银花90份、忍冬藤87份、胡萝卜88份、板蓝根75份、积雪草75份、紫草根67份、地肤子53份、连翘42份、黄连43份、白癣皮43份、赤芍43份、竹叶37份、薄荷37份、丹皮38份、鲜荷叶28份、甘草27份、榕须17份、川层草18份、虎杖25份、升麻25份及栀子25份。

上述所述的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按重量份配比,将忍冬藤、紫草根、地肤子、甘草、榕须、川层草、薄荷、丹皮分别去杂、洗净后,加入忍冬藤14倍重量浓度为68%的乙醇回流2次,两次均在90±2℃水浴锅回流,第一次回流的时间为4.5h,第二次回流的时间为2.5h,合并提取液,向提取液中加入忍冬藤2.3倍重量的活性炭震摇17min,常压过滤,得流浸液;

(2)将板蓝根、连翘、黄连、白癣皮放入容器中,加入泡好的虎杖、升麻、栀子,加入板蓝根13倍重量蒸馏水浸泡6h,加热煮沸5.5h,过滤收集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板蓝根9倍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5h,采用尼龙摔网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得药液;

(3)将赤芍、竹叶、鲜荷叶、积雪草、金银花、胡萝卜分别洗净后混合捣汁,采用尼龙摔网过滤过滤除渣,得到汁液;

(4)将维生素B、维生素C、步骤(1)的流浸液、步骤(2)的药液及步骤(3)的汁液混合均匀,再经过均质机均质、微波杀菌后灌装,所述均质工艺的条件为:压力为15Mpa、温度为65℃,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62℃、时间为2.5h、频率为2350MHz、功率为8kw,即得所述治疗小孩手足口病的中药。

综上所述,本发明诸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解毒燥湿、燥湿止痛、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去腐生肌的作用,各药材中的活性成分相互协同作用,从而轻松治疗小孩手足口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