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期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6055发布日期:2018-09-21 19: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同期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扫描测量仪获取相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三维形貌数据并重建为数字化模型,在数字化模型上通过口腔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一体完成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固定修复体及其固定修复体上的可摘局部义齿的构型设计,随后使用数控铣床和小型化的SLM-金属3D打印机同步制备出修复体,并同期完成基牙的固定修复及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使用扫描测量仪直接扫描获取牙列缺损患者口内相关软硬组织的三维外形,或间接扫描获取通过常规方法制取的相应的印模或其翻制的石膏模型的三维外形,并在软件中重建为与口腔缺牙情况及基牙情况一致的数字化模型,简称A模型;

2)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A模型上完成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时所需基牙或其预备体、种植体基台的相应的人工牙构型设计,简称B构型;

3)将B构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对齐放置于A模型原有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完成可摘局部义齿金属基底或支架的构型设计,简称C1构型;或在C1构型基础上同时完成缺牙区相应人工牙设计,简称C2构型;或在此基础上通过口腔修复体CAD/CAM/SLM-3D打印复合系统,完成复合可摘局部义齿的构型设计,简称C3构型;

4)将B构型数据输入数控切削机床,选取得到国家医用认证许可的口腔陶瓷、金属、树脂坯材,切削出相应的人造牙,简称D结构;

同时将C1构型数据输入3D打印机,选取符合国家医用材料许可的金属粉末材料,运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的3D打印工艺制作相应的金属基底或支架,并通过常规的技工室流程完成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简称E1结构;或将C2构型数据输入3D打印机通过上述工艺直接制作出人工牙与支架一体的金属可摘局部义齿,简称E2结构;或通过CAD/CAM/SLM-3D金属打印复合系统,完成新型复合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简称E3结构;

5)将D结构先粘接或粘固到患者口内相应的基牙上,完成后可将E1、E2、E3结构供患者佩戴使用;

所述的牙列缺损患者的基牙为天然牙、桩核、套筒冠内冠或种植体基台;基牙的牙体情况为冠桥、贴面、嵌体或套筒冠修复的适应症;基牙所需修复方式为固定修复,包括冠桥、贴面、嵌体或套筒冠修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从材料组成上既可以是复合材料修复体,其基底或支架部分为金属,附着在金属表面的为陶瓷或者树脂,或者是金属材料修复体,上述人工牙和支架均为金属;所述的金属基底或支架对于可摘局部义齿是可摘局部义齿的金属支架;对于烤瓷或烤塑冠桥来说是该冠桥的金属基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