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888阅读:1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肉牛螨虫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今年来,随着养殖行业的规模扩大,养殖的肉牛过多,以及卫生环境条件依然处于很差的状况,因此,肉牛螨病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发病的肉牛个体消瘦,颈部、肉垂、肩侧皮肤出现结节、水疱,由于剧痒,病牛会不停地舔舐或向四周围栏磨蹭,引起皮肤损伤或皮毛脱落,结节和水疱磨破后流出渗出液和血液,干燥后形成痂皮和龟裂。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病牛会表现出精神不安、烦躁、食欲减退、逐渐消瘦、衰弱和丧失使役能力。

因此,如何治疗肉牛的螨病成为当今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土偏方,将百部研末,加五倍食油火熬,晾凉外涂,但这种方式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治疗周期过长,不适用现有动物养殖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该发明采用中药配比,增效减毒,能快速清除肉牛体表的螨虫,治疗周期短,有利于皮肤的吸收,治愈率高,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而成:

野菊花3-5份、没药2-3份、花椒3-5份、艾叶3-5份、蒲公英3-5份、百部5-6份、白鲜皮3-5份、蝉蜕2-3份、雄黄3-6份、苦楝皮1-2份。

优选的,该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而成:

野菊花5份、没药3份、花椒3份、艾叶4份、蒲公英5份、百部6份、白鲜皮3份、蝉蜕2份、雄黄5份、苦楝皮2份。

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主治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没药:性味辛、苦,性平,主治跌打损伤,痈肿疮疡,功效用于散瘀定痛,消肿生肌。花椒:性味辛,性温,功效用于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蒲公英:性味苦、甘,性寒,功效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功效用于杀虫灭虱。白鲜皮性味苦,寒,功效用于祛风解毒,主要用于湿疹、风疹。蝉蜕性味甘、咸,性凉,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雄黄主要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苦楝皮性味苦,寒,主要用于杀虫,疗癣。

本发明采用该类中药配方,既能对肉牛皮肤表面进行驱虫杀虫,还能对肉牛磨蹭龟裂的皮肤进行治疗,有利于肉牛快速康复,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优选的,该中药配方还包括其制备工艺,具体如下:

将原材料均匀混合后,并用粉碎机打成颗粒状,过200目筛;

将经过粉碎机后的药材混合后放入锅中,慢火煎熬,待药汤粘稠时,关火装罐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纯中药材配比熬制,解决了传统采用土药方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特点,能增效减毒;

(2)该中药配方该有利于皮肤的吸收,治愈率高,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而成:

野菊花5份、没药3份、花椒3份、艾叶4份、蒲公英5份、百部6份、白鲜皮3份、蝉蜕2份、雄黄5份、苦楝皮2份。该中药配方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原材料均匀混合后,并用粉碎机打成颗粒状,过200目筛;将经过粉碎机后的药材混合后放入锅中,慢火煎熬,待药汤粘稠时,关火装罐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而成:

野菊花3份、没药2份、花椒4份、艾叶3份、蒲公英3份、百部5份、白鲜皮5份、蝉蜕2份、雄黄3份、苦楝皮1份。该中药配方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原材料均匀混合后,并用粉碎机打成颗粒状,过200目筛;将经过粉碎机后的药材混合后放入锅中,慢火煎熬,待药汤粘稠时,关火装罐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肉牛螨虫病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而成:

野菊花4份、没药3份、花椒5份、艾叶5份、蒲公英4份、百部6份、白鲜皮4份、蝉蜕3份、雄黄6份、苦楝皮2份。该中药配方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原材料均匀混合后,并用粉碎机打成颗粒状,过200目筛;将经过粉碎机后的药材混合后放入锅中,慢火煎熬,待药汤粘稠时,关火装罐即可。

实施例4:

四川遂宁蓬溪县某镇养殖场内共200头肉牛,发现有32头肉牛发生螨虫病,且肉牛发病数量还在蔓延。该养殖场采用传统土偏方百部研末涂覆肉牛患病处,病情稍微有所抑制,连续涂覆一周,病情并未见效,且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少,该养殖场遂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成药膏,对病牛患处涂覆,每日一次,连续两日,病牛病情好转,且食欲大增,连续一周,病牛痊愈。

实施例5:

四川遂宁大英县某镇养殖户共有52头肉牛,发现有8头肉牛食欲不振,且经常磨蹭围栏,经动物检查人员检疫发现,该8头肉牛患了螨虫病,遂将病牛和未患病的肉牛隔离,病用本发明所述配方制备成药膏,对病牛患处涂覆,每日一次,连续两日,病牛食欲大增,且磨蹭围栏的情况大减,连续一周,病牛基本痊愈。

实施例6:

四川南充市西充县某镇养殖厂共有82头肉牛,发现有12头肉牛食欲不振,不停舔舐全身,并向四周围栏进行磨蹭。检查发现,病牛皮肤多处结痂,且还患有皮毛脱落和皮肤龟裂等状况,经过本发明所述配方制成药膏,对病牛患处涂覆,每日一次,连续两日,病牛食欲大增,且结痂皮肤开始脱落,连续一周,病牛痊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