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功能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4606阅读:1798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多功能引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引流管,尤其涉及一次性多功能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各种胸管和腹腔引流管,负压引流管等,基本上可满足临床要求,但是对于某些感染性疾病手术,如化脓性感染、结核病等引起的胸腹部病变的手术,目前的引流管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使用不方便之处,如:

1.留取引流管内的标本时,传统的方法是直接用注射器在引流管穿刺,而这样做不仅破坏了引流管的密封性,而且也会带来感染的风险,同时操作也极不方便。

2.目前的胸管更换引流袋时,总是用止血钳或者带有橡皮套的止血钳先夹住引流管才能更换引流瓶或者引流袋,特别是在更换胸腔引流瓶时,为了防止进气,必须加紧胸管后,才能更换。这样,如果在身边没有止血钳时,只有用手夹闭引流管,这样给操作带来了不便,有时请病人家属帮忙,有纠纷倾向。

3.内科医生在遇到气胸、血胸和腹腔积液等需要置入引流管时,在皮肤上做切口,往往给他们带来困惑,进入体内时,因为要用止血钳撑开肌肉,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给他们的操作带来极大麻烦,并有潜在的纠纷

4.目前战争、灾害、交通事故等越来越多,而现场抢救(即使在急诊室)不可能带有较完备的器材,如切开缝合包、胸管、胸瓶等,而病人病情不等人,需要迅速置管后,再进行二期处理。常规的对病情的处置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贻误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次性多功能引流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充气管、接头和穿刺针,所述充气管位于引流管的内壁并与其一体,所述穿刺针位于引流管体的内部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接头位于引流管体和充气管的末端,所述接头分别与引流管体和充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接头包括球囊充盈孔腔、引流孔腔和引标本收集腔,所述球囊充盈孔腔、引流孔腔和标本收集腔并列设置互不连通,所述球囊充盈孔腔与充气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孔腔与引流管体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标本收集腔与引流管体末端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球囊充盈孔腔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充盈阀,所述引流球孔腔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负压引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体的尖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环形台阶,所述内环形台阶为带通孔的圆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的尖端处固定连接有腔形堵头,所述腔形堵头为中空圆筒形,所述充气管靠近尖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球囊,所述充气管与球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尖、定位台阶、针杆和针杆托,所述针尖位于针杆的前端,所述定位台阶位于针杆与针尖的连接处,所述针杆托位于针杆的末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针尖和针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体的延伸段固定连接有封闭开关。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通过在引流管体、充气管的末端设置接头,并且接头上设置有球囊充盈孔腔、引流孔腔和引流球孔腔,分开独立,互不连通,球囊充盈孔腔用于连接充盈阀,通过充盈阀给球囊充气或充液,球囊充气或者充液之后可贴附于腹腔或者胸腔内壁,防止引流管脱落,标本收集腔可接引负压引流装置并且可以用于收集液体标本或给药,中间的引流孔腔用于接引流袋或者水封瓶,可同时实现多个操作,方便现场抢救使用,方便实用。

(2)本发明通过在充气管的上设置球囊,通过充盈阀注气或者注液后,球囊膨胀,紧贴胸腹腔内壁,和胸腹壁外的粘合贴一起可起到固定胸管的作用,达到无缝线固定功能。同时球囊内也可以注入药物,可起到缓释的作用,达到局部高浓度。

(3)本发明通过设置穿刺针,通过穿刺针的尖端刺破皮肤下的软组织,带动引流管进入体腔内,无需其他刺破器具,方便非外科专业人员操作。

(4)本发明通过在引流管体的延伸段固定设计有封闭开关,能够方便的进行止血,进行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无需使用止血钳,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纵剖图;

图2是本发明中引流管体和充气管的端部纵剖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引流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充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接头的纵剖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接头的横剖图;

图8是本发明中带的封闭开关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看图1-图8,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1、充气管2、接头3和穿刺针4,充气管2位于引流管1的侧壁,穿刺针4位于引流管体1的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接头3位于引流管体1和充气管2的末端,接头3分别与引流管体1和充气管2通过热塑固定连接。接头3包括球囊充盈孔腔31、引流孔腔32和标本采集腔33,球囊充盈孔腔31、引流孔腔32和标本采集腔33并列设置互不连通,球囊充盈孔腔31与充气管2的末端通过热塑固定连接,引流孔腔32与引流管体1的末端通过热塑固定连接,标本采集腔33与引流管体1末端的侧边通过热塑固定连接。球囊充盈孔腔3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充盈阀311,标本采集腔3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负压引流装置331。通过充盈阀311给球囊21充气或充液,球囊21充气或者充液之后可贴附于腹腔或者胸腔内壁,防止引流管脱落,标本采集腔33可接负压引流装置331可以用于收集液体标本的收集同时也可以对点给药,中间的引流孔腔32用于接负压引流装置或者注射器,可同时实现多个操作,方便现场抢救使用,方便实用。

自带显影线的引流管体1的尖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环形台阶11,内环形台阶11为带加强显影的通孔圆锥形。带加强显影头端也能够在X光下清晰可见。引流管体1同时开有若干侧孔及标识刻度,这样引流管体1的尖端可以方便的从切口处插入病人皮肤内。同时开有若干侧孔23引流更大及标识刻度便于识别行进距离

充气管2的尖端处热塑成型固定有腔形堵头22,腔形堵头22为中空圆筒形,充气管2靠近尖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球囊21,充气管2与球囊2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23。通过腔形堵头22能够对穿刺针图5进行定位,具体通过腔形堵头22挡住定位台阶42来实现。定位台阶42的直接大于腔形堵头22的直径。防止穿刺针图5刺伤其它组织。

穿刺针图5包括针尖41、定位台阶42、针杆43和针杆托44,针尖41位于针杆43的前端,定位台阶42位于针杆43与针尖41的连接处,针杆托44位于针杆43的末端并与其焊接,针尖41和针杆43一体成型。可行的,穿刺针图5采用硬质钢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引流管体1的延伸段的外端固定有封闭开关5。可以通过需要来调整开货关,当正压或负压为较小时,开关自动封闭,能够有效防止空气进入胸腔或腹腔,同时方便更换引流装置。方便实用,并且安全性好。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