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医疗设备和医疗器具表面皆可存在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与该类物品接触的相关人员将面临遭受医院感染的危险。
近年来,以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为代表的医院物流传输系统开始应用到各地医院。物流传输系统用于将盛放药品的传输箱传递到各个不同的科室,经过不同科室的传输箱最终又可能汇聚到同一个药房或配夜中心,当传输箱经过各个科室时,各科室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很有可能附着在传输箱上。如果不对传输箱进行一定的灭菌处理,很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为医用物流系统配备相应的消毒杀菌设备,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医用消毒柜是将物品放于消毒柜中,关上柜门进行消毒,消毒物品的数量受限,且全程需要人工操作,另外,紫外线往往是单方向照射,灭菌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全程自动化运行、灵活度高、降低设备维修率、杀菌效果显著的医用消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至少包括一级消毒单元,且各级消毒单元顺次排列,所述消毒单元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待消毒传输箱的空间;
位于框架下方的传送机构,用于沿着消毒单元输送传输箱;
位于首末两级的消毒单元处设有门禁机构,用于控制传输箱进入或输出消毒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位于传送机构下方,所述框架的内壁及底板的上表面均设有紫外线灯管,所述框架上设有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支撑板和贯穿两块支撑板的主传动轴,所述两块支撑板的相对侧上均至少设有两级辅传动组,且后级辅传动组与前级辅传动组顺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与主传动轴同轴的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板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进一步,所述辅传动组包括通过同步带连接的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后级辅传动组的第一轴头与前级辅传动组的第二轴头通过同步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同步带与位于最前级的第一轴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门禁机构包括固定板、门板和门禁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板与底板连接,所述门板底部通过滑轨与固定板连接,其顶部通过连接支架与门禁驱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门禁驱动组件包括门禁电机以及通过同步带连接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门板包括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左门板、右门板分别通过连接支架与同步带的不同运行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门禁机构处设有电控箱机构,所述电控箱机构包括相铰接的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上有转舌锁,所述箱体设为上下开口结构,所述门禁机构的顶部设于箱体内。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门板上均设有光检感应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传输箱的传输依靠传送机构完成,传输箱进入或输出消毒装置依靠门禁机构控制,同时,传送机构和门禁机构配合光检感应器,实现全程自动化运行,消毒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可对消毒时间进行设置,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2、消毒装置包括多个消毒单元,将消毒装置模块化,院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拼接不同数量的消毒单元,灵活度高,同时,模块化拼接结构,有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设备维修率。
3、采用轴头实现传输箱的传输过程,传输箱在消毒单元内基本处于悬空状态,同时,通过在框架的内壁及底板的上表面均设有紫外线灯管,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杀菌,杀菌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消毒单元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处于打开状态的门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处于关闭状态的门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电控箱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消毒单元、2-框架、201-观察窗、3-传送机构、301-传送电机、302-支撑板、303-主传动轴、304-第一锥齿轮、305-第二锥齿轮、306-第一轴头、307-第二轴头、4-门禁机构、401-左门板、402-右门板、403-门禁驱动组件、404-连接支架、405-固定板、406-滑轨、407-门禁电机、408-主动轮、409-从动轮、410-张紧轮、411-连接件、5-底板、6-电控箱机构、601-箱体、602-箱盖、603-转舌锁、7-盖板、8-观察窗、9-紫外线灯管、10-光检感应器、11-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包括一级消毒单元1,所述消毒单元1包括框架2、传送机构3和门禁机构4,所述框架2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待消毒传输箱的空间,传送机构3位于框架2的下方,用于沿着消毒单元1输送传输箱,门禁机构4位于消毒单元1的首末两端,用于控制传输箱进入或输出消毒装置,所述框架2的顶部设有盖板7,盖板7与框架2可拆卸连接,便于消毒单元1内部结构维修。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单元1可以顺次排列多个,如图2所示,3个消毒单元1顺次排列,可同时对3个传输箱进行消毒,工作效率高。位于首末两级的消毒单元1处设有门禁机构4,用于控制传输箱进入或输出消毒装置。
如图1-2所示,所述传送机构3的下方设有底板5,为了解决现有紫外线单方向照射的问题,所述框架2的内壁及底板5的上表面均设有紫外线灯管9,对传输箱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杀菌,杀菌效果显著,另外,为了便于观察消毒单元1内的工作情况,在框架2上设观察窗201。
如图3-4所示,所述传送机构3包括2块支撑板302和主传动轴303,所述2块支撑板302间隔设置,所述主传动轴303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2块支撑板302,所述2块支撑板302的相对侧上均至少设有两级辅传动组,所述传输箱置于辅传动组上方,为了保证传输箱的顺畅传输,后级辅传动组与前级辅传动组顺次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辅传动组设为3组。
所述辅传动组包括通过同步带11连接的第一轴头306和第二轴头307,后级辅传动组的第一轴头306与前级辅传动组的第二轴头307通过同步带11连接,前级辅传动组带动后级辅传动组运转,采用轴头实现传输箱的传输过程,传输箱在消毒单元1内基本处于悬空状态,有助于提高杀菌效果。
所述主传动轴303的一端设有与主传动轴303同轴的第一锥齿轮304,所述支撑板302靠近第一锥齿轮304的一侧设有传送电机301,所述传送电机301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304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05,所述传送电机301输出动力,依次带动第二锥齿轮305、第一锥齿轮304和主传动轴303转动,加之,所述主传动轴303的两端分别通过同步带11与位于最前级的第一轴头306连接,因此,所述主传动轴303将输出动力分别传送至2块支撑板302上的辅传动组上,通过传送电机301同时带动2块支撑板302上的辅传动组运转,节省动力资源。
所述主传动轴303、第一轴头306、第二轴头307与支撑板302相交处均设有轴承座和滚动轴承,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为了便于检测传输箱的位置,所述支撑板302上设有光检感应器1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11可以设为圆皮带,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同步带传动可以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代替。
实施例二: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门禁机构4包括固定板405、门板和门禁驱动组件403,所述固定板405与底板5连接,所述门板底部通过滑轨406与固定板405连接,门板顶部通过连接支架404与门禁驱动组件403连接,门禁驱动组件403通过连接支架404带动门板沿着滑轨406滑动。
所述门禁驱动组件403包括门禁电机407以及通过同步带11连接的主动轮408、从动轮409和张紧轮410,所述主动轮408与门禁电机407的输出端连接,张紧轮410用于调整同步带11的张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板设为双开门,其包括左门板401和右门板402,所述左门板401、右门板402分别通过连接支架404与同步带11的不同运行侧连接,也就是说,当同步带11运行时,左门板401、右门板402的移动方向相反,实现开门和关门操作,为了检测门板是否移动到极限位置,所述门板上设有光检感应器10。
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支架404一端与门板铰接,其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411,所述连接件411设为U型,所述同步带11嵌入连接件411的开口内。
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门禁机构4处设有电控箱机构6,所述电控箱机构包括相铰接的箱体601和箱盖602,所述箱盖602上有转舌锁603,转动转舌锁603将箱体601和箱盖602进行扣合或分离,所述箱体601设为上下开口结构,所述门禁机构4的顶部设于箱体601内,也就是说,所述门禁驱动组件403置于箱体601内,起防护作用。
如图1-7所示,根据实际需要,顺次拼接不同数量的消毒单元1,本实施例中拼接3个消毒单元1,同时对3个传输箱进行消毒,将消毒装置模块化,院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拼接不同数量的消毒单元1,灵活度高,同时,模块化拼接结构,有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设备维修率,门禁机构4的初始状态为门板关闭状态。
首先,接收到消毒指令后,位于首级消毒单元1处的门禁驱动组件403工作,带动左门板401、右门板402分离,光检感应器10检测到门板到达极限位置后,传递停止指令到门禁电机407,门禁电机407停止转动,位于首级消毒单元1处的门板完全分离。
然后,所述传送机构3工作,传输箱进行传输,当光检感应器10检测到3个传输箱均进入消毒单元1时,传送机构3停止工作,此时,门禁电机407反方向转动,位于首级消毒单元1处的门板闭合,紫外线灯管9通电,等通电时间达到设定消毒时间后,紫外线灯管9断电熄灭。
最后,位于首、末级消毒单元1处的门禁驱动组件403同时工作,两处门板同时打开,待两处门板完全分离后,所述传送机构3工作,已消毒的3个传输箱移出,待消毒的传输箱移入,重复以上消毒过程,全程自动化运行,消毒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可对消毒时间进行设置,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