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痹病从中医学的范畴上包括风湿骨痛、类风湿骨痛、肩周炎、颈椎病、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四肢肿痛、痛风等等,是我国的常见多发病,现正向年轻的人群扩展,给患者带来了肉体和心灵上的痛苦,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中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制草乌4-5、桂枝10-15、威灵仙4-6、泽兰2-3、制附子3-5、独活5-7、川牛膝2-4、炒蒲黄4-6、红升麻3-4、制半夏6-10、淫羊藿2-4、八角枫3-4、锁阳5-7、鹿衔草8-10、制没药2-4、海桐皮3-5、地肤子2-4、黄花山柰1-3、葫芦藓2-4。
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制草乌4.5、桂枝12、威灵仙5、泽兰2.5、制附子4、独活6、川牛膝3、炒蒲黄5、红升麻3.5、制半夏8、淫羊藿3、八角枫3.5、锁阳6、鹿衔草9、制没药3、海桐皮4、地肤子3、黄花山柰2、葫芦藓3。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洗净晒干后,研磨成细粉,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植物油调和成糊状,涂覆于患处,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的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置简单,药源广、成本低,各药物之间药效协同作用,具有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散寒祛痛之功效;本发明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腰腿痛等症疗效确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风湿痹痛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g)为:制草乌4.5、桂枝12、威灵仙5、泽兰2.5、制附子4、独活6、川牛膝3、炒蒲黄5、红升麻3.5、制半夏8、淫羊藿3、八角枫3.5、锁阳6、鹿衔草9、制没药3、海桐皮4、地肤子3、黄花山柰2、葫芦藓3。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洗净晒干后,研磨成细粉,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植物油调和成糊状,涂覆于患处,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曹某某,女,65岁,膝关节长期肿痛,活动不利,伴有全身酸痛,神疲乏力,舌质红边,苔白滑,服用西药数月不见疗效,后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治疗,每日涂覆于患处2次,连服涂覆一个疗程,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效果显著,后续涂覆两个疗程,膝关节无任何不适感,治愈。
典型病例2:冯某,男,59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受累关节晨僵、疼痛、压痛、肿胀及 活动受限,遇寒夹重,严重时行走困难,使用膏药治疗数次,无明显疗效,后涂覆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2次,连服涂覆两个疗程,患者明感觉症状好转,可自行行走,后续涂覆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诸症全消,一年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