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10269阅读:2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治疗需要复发性专用药,如含有康洁净肤成分的药物,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故治疗上以清利湿热为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本发明的洗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祛风除湿、止痒、活血散瘀之功效,能有效治疗和防治湿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的水提物制成:茵陈2~8份、远志6~10份、忍冬藤4~8份、细辛4~10份、龙胆草2~8份、白藓皮5~9份、蔓荆子4~10份、牛膝4~10份、荆芥3~9份、桑寄生4~10份和百部5~9份。

本发明的中药添加剂所采用的几种原料的功能分别为: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湿热、退黄疸之功效;远志,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肾经,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之功效;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之功效;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经,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效;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消肿、止血、解毒、祛黄水之功效;白藓皮,味苦、咸,性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之功效;蔓荆子,味苦、辛,性凉,归肝、胃、膀胱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荆芥,味平,性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之功效;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有温润肺气、止咳、杀虫之功效。以上诸药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祛风除湿、止痒、活血散瘀之功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的水提物制成:茵陈5份、远志8份、忍冬藤6份、细辛7份、龙胆草5份、白藓皮7份、蔓荆子7份、牛膝7份、荆芥6份、桑寄生7份和百部7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茵陈2~8份、远志6~10份、忍冬藤4~8份、细辛4~10份、龙胆草2~8份、白藓皮5~9份、蔓荆子4~10份、牛膝4~10份、荆芥3~9份、桑寄生4~10份和百部5~9份,粉碎后过筛,混合均匀后,加20倍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2~4小时,过滤得滤液,向滤渣中加10倍量水煎煮继续2~3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即得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茵陈5份、远志8份、忍冬藤6份、细辛7份、龙胆草5份、白藓皮7份、蔓荆子7份、牛膝7份、荆芥6份、桑寄生7份和百部7份。

进一步,所述过筛的目数为80~10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洗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祛风除湿、止痒、活血散瘀之功效,能有效治疗和防治湿疹,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2)本发明为纯中药配方,无副作用、可长期使用。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的水提物制成:茵陈2kg、远志10kg、忍冬藤4kg、细辛10kg、龙胆草2kg、白藓皮9kg、蔓荆子4kg、牛膝10kg、荆芥3kg、桑寄生10kg和百部5kg。

上述实施例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茵陈2kg、远志10kg、忍冬藤4kg、细辛10kg、龙胆草2kg、白藓皮9kg、蔓荆子4kg、牛膝10kg、荆芥3kg、桑寄生10kg和百部5kg,粉碎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20倍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向滤渣中加10倍量水煎煮继续2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即得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的水提物制成:茵陈5kg、远志8kg、忍冬藤6kg、细辛7kg、龙胆草5kg、白藓皮7kg、蔓荆子7kg、牛膝7kg、荆芥6kg、桑寄生7kg和百部7kg。

上述实施例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茵陈5kg、远志8kg、忍冬藤6kg、细辛7kg、龙胆草5kg、白藓皮7kg、蔓荆子7kg、牛膝7kg、荆芥6kg、桑寄生7kg和百部7kg,粉碎后过9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20倍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3小时,过滤得滤液,向滤渣中加10倍量水煎煮继续2.5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即得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的水提物制成:茵陈8kg、远志6kg、忍冬藤8kg、细辛4kg、龙胆草8kg、白藓皮5kg、蔓荆子10kg、牛膝4kg、荆芥9kg、桑寄生4kg和百部9kg。

上述实施例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称取以下重量的充分干燥后的原料:茵陈8kg、远志6kg、忍冬藤8kg、细辛4kg、龙胆草8kg、白藓皮5kg、蔓荆子10kg、牛膝4kg、荆芥9kg、桑寄生4kg和百部9kg,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20倍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4小时,过滤得滤液,向滤渣中加10倍量水煎煮继续3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即得所述治疗湿疹的中药外用洗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