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的认识是从头痛、眩晕等病证的病因来阐发的。其病机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调,使脑髓空虚,脉络失养,或清阳不展,或火扰清窍产生了高血压诸症。
临床治疗高血压最常用的中成药有:牛黄降压丸、愈风宁心片、脑立清、牛黄清心丸等。牛黄降压丸可用于临界性轻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有一定降压作用。但缺少对该药的大规模的临床药理评价。愈风宁心片、脑立清等可以较好改善各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但也未见临床药理工作对其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综合评价。
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但在治疗症状方面有优势,在解除症状的同时,身体的功能得到调整,并可使患者的体质状况得到改善。由于中医药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人经过多年临床研究,终于找到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人参20~30份、炙黄芪15~25份、丹参15~25份、三七10~20份、木香10~20份、枳实15~25份、玄参10~20份、牡丹皮10~20份、炒白术10~20份、百合15~25份、熟地黄25~35份、天花粉15~25份、厚朴10~20份、炒苍术15~25份、琥珀10~20份、三棱10~20份、钩藤5~15份、僵蚕10~20份、全虫10~20份、合欢皮15~25份、西洋参15~25份。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还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代赭石10~20份、石决明25~35份。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治疗肾虚型还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狗脊10~20份、杜仲15~25份、仙茅10~20份。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适于药用的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在制备成药剂时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类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吐温80 、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p -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本发明的中药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酒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贴剂。
本发明的制剂,优选的是口服剂型如: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丸剂、散剂、混悬剂、粉剂、滴剂、滴丸剂。更优选的中药制剂是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散剂制备方法:将上述各重量份原料分别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再将全部粉剂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后,在110℃下进行灭菌20分钟,即得。
本发明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身体的内因问题,是身体内的气血不调、阴阳失衡所致,或者说自身调节血压能力的问题。
心气血虚是导致高血压的根本原因,原发性高血压与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直接的关系,心血管的活动又受大脑的直接支配。气虚即阳虚,气虚是动力,阳虚是表象。心气虚表现为心脏收缩无力,心脏收缩乏力就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大脑就发挥其调节作用,使心脏代偿性收缩增强,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以满足大脑供血。正是由于心脏代偿性收缩增强,早期表现收缩压升高,时间久了,心脏逐渐失代偿作用后,大脑调节以血管收缩痉挛为主,临床表现舒张压升高,或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升高。心血虚多数表现为贫血,血红蛋白低,使心、脑及组织供血不足,另外,血虚即阴虚,阴虚阳相对强,阳强好动,动则伤阳,劳则伤心,最终导致心阳虚。
基于临床实践的认识,本发明选定了一种基本配方,发挥主导作用的中药:选择人参、炙黄芪、西洋参、百合、天花粉调补心脏气血阴阳、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使心脑的供血充盈;选择钩藤、僵蚕、全虫缓解血管痉挛,选择三七、丹参、牡丹皮、三棱活血化瘀、通络定痛,增加心脏和外周的血流量;发挥辅助治疗作用:选择琥珀、合欢皮安神益智,熟地黄、玄参滋阴补肾,选择木香、枳实、炒白术、厚朴、炒苍术健脾益气、行气消积,另外,肝阳上亢加代赭石、石决明,肾虚加狗脊、杜仲、仙茅。
本发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滋阴补肾、健脾益气、安神益智之功效;能调补心脏气血阴阳、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使心脑的供血充盈;缓解血管痉挛、增加心脏和外周的血流量。使血压平稳下降, 尤其是舒张压恢复明显,降压总有效率占95%。使头痛、眩晕、心悸、耳鸣、失眠、烦躁、腰酸腿软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症状总有效率占9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内容可以想到的其它替代手段,均应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
人参25份、炙黄芪20份、丹参20份、三七15份、木香15份、枳实20份、玄参15份、牡丹皮15份、炒白术15份、百合20份、熟地黄30份、天花粉20份、厚朴15份、炒苍术20份、琥珀15份、三棱15份、钩藤10份、僵蚕15份、全虫15份、合欢皮20份、西洋参20份。
实施例2: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
人参25份、炙黄芪20份、丹参20份、三七15份、木香15份、枳实20份、玄参15份、牡丹皮15份、炒白术15份、百合20份、熟地黄30份、天花粉20份、厚朴15份、炒苍术20份、琥珀15份、三棱15份、钩藤10份、僵蚕15份、全虫15份、合欢皮20份、西洋参20份、代赭石15份、石决明30份。
实施例3: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
人参25份、炙黄芪20份、丹参20份、三七15份、木香15份、枳实20份、玄参15份、牡丹皮15份、炒白术15份、百合20份、熟地黄30份、天花粉20份、厚朴15份、炒苍术20份、琥珀15份、三棱15份、钩藤10份、僵蚕15份、全虫15份、合欢皮20份、西洋参20份、狗脊15份、杜仲20份、仙茅15份。
实施例4: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组成:
人参25份、炙黄芪20份、丹参20份、三七15份、木香15份、枳实20份、玄参15份、牡丹皮15份、炒白术15份、百合20份、熟地黄30份、天花粉20份、厚朴15份、炒苍术20份、琥珀15份、三棱15份、钩藤10份、僵蚕15份、全虫15份、合欢皮20份、西洋参20份、代赭石15份、石决明30份、狗脊15份、杜仲20份、仙茅15份。
实施例的中药片剂制备方法:将上述各重量份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00目细筛后,加辅助剂制成片剂,即得。
实施例的中药丸剂制备方法:将上述各重量份原料混合,碾成细粉后过80 目筛后,加辅助剂制成丸剂,即得。
实施例的中药散剂制备方法:将上述各重量份原料分别干燥粉碎至120目细粉,再将全部粉剂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后,在110℃下进行灭菌20分钟,即得。
实施例的中药胶囊剂制备方法:将上述的散剂装入胶囊即得。
使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料药3~4克,一日3 次;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1~2疗程,较严重的可服用3疗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疗效标准: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一)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 ①舒张压下降1.3kpa(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7kPa(20mmHg)或以上。需具备其中一项。
2.有效 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3kpa(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3~2.5kpa(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4kPa(30mmHg)以上,需具备其中一项。3、无效 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二)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心悸、耳鸣、失眠、烦躁、腰酸腿软。
1.显效 上述症状消失;
2.有效 上述症状减轻;
3.无效 上述症状无变化。
治疗结果:
临床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6岁;病程半年至30年,就诊时均使用常用西药降压药维持治疗。
(一)降压疗效:观察患者200例,1、收缩压140~160mmHg和舒张压90~100mmHg的患者128例,显效75例,有效51例,无效2例;2、收缩压160~180mmHg和舒张压100~110mmHg的患者46例,显效34例,有效9例,无效3例;3、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10mmHg以上的患者26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5例;降压总有效率占95%。
(二)症状疗效:观察患者200例,显效147例,有效49例,无效4例;症状总有效率占98%。
患者一般服药5天血压开始下降,7~10天血压基本平稳,此时减量至停止服用任何西药降压药,血压仍然不会升高,继续服药1~2疗程,个别较严重的患者可服用3疗程,至心脉有力平稳,血压完全恢复正常,停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患者血压仍然正常平稳,观察一年回访仅有3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