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21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剂。技术实现要素: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症状是咽痛、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此病可引起耳、鼻以及心、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故应予重视。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对于扁桃体炎症的治疗,目前主要服用或注射消炎药物对其进行消炎,严重者甚至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而药物主要采用西药,西药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反复,而手术切除扁桃体,容易破坏机体的免疫机制,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后顾之忧。中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申请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探索研究,研制出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剂。中医认为扁桃体炎多由风热邪毒侵犯,里热过盛所致,亦可因多食辛辣,脾胃蕴热,热毒上攻,搏于喉核而发。故治疗上宜采用疏风清热、凉血利咽,解毒消炎之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过山消根7-11份、红萆薢15-25份、老鼠竻10-14份、狼把草8-12份、金挖耳10-16份、木槿根4-8份。优选的:过山消根9份、红萆薢20份、老鼠竻12份、狼把草10份、金挖耳13份、木槿根6份。制备方法: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方中:过山消根祛痰解毒、行血消肿;红萆薢祛风除湿、通淋利水、消炎解毒;老鼠竻消肿散瘀、除痰止痛;狼把草养阴益肺、清热解毒,主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金挖耳清热解毒、利咽喉;木槿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称取过山消根7g、红萆薢15g、老鼠竻10g、狼把草8g、金挖耳10g、木槿根4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二:称取过山消根9g、红萆薢20g、老鼠竻12g、狼把草10g、金挖耳13g、木槿根6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三:称取过山消根11g、红萆薢25g、老鼠竻14g、狼把草12g、金挖耳16g、木槿根8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毒性试验1、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80只,体质量(210±5)g,用作慢性毒理实验;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60只,体质量(28±4)g,用作急性毒理实验。喂以普通饲料,普通饮水。室温控制在(24±3)℃,湿度(51±4)%,自然光照。2、急性毒理实验根据(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注册工作手册),选用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0只。中药组按正常成人口服量折算成小白鼠的剂量,每日灌服中药1次。空白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服。3、慢性毒性实验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及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各20只。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组是成人正常用量折算成大鼠剂量的5、15、50倍,均为灌胃给药,每日1次,实验周期为3个月。4、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小白鼠在给药7d内无死亡,给药后观察小鼠外观、毛色、光泽正常,社会行为、反应均正常,摄食、排泄正常。7d后人工处死解剖,观察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卵巢、子宫均未见异常。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中药组脏器表面光滑,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毒理实验结果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外观、毛色,社会行为、刺激性等和对周围环境、食物、水的兴趣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体质量均较本组实验前增加(P<0.05),但4组实验后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血液细胞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重要脏器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处死后重要脏器行病理切片染色检查,HE染色。中药组大鼠脏器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毒性试验表明,本发明的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剂给药后未见毒性反应。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320例,其中男190例,女130例;年龄19~59岁,病程5~34个月,平均18±1.2月;在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基础上,我们将患者分为8组;只服用过山消根单味药组为A组、只服用红萆薢单味药组为B组、只服用老鼠竻单味药组为C组、只服用狼把草单味药组为D组、只服用金挖耳单味药组为E组、只服用木槿根单味药组为F组、服用本发明按实施方式二制剂组为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为对照组。各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按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制得的药剂加以治疗;对照组服用大青叶合剂,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分别称取A、B、C、D、E各单味药组的重量,按传统方法制成与治疗组相同体积的药剂加以治疗,各组一周为一疗程,各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3、疗效判断:治愈:扁桃体发炎、肿胀以及因扁桃体炎症所引发的发热、疼痛等症状消失,机体免疫能力恢复正常;好转: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机体免疫能力有所恢复;无效:症状无变化。4、治疗结果如下表组别例数药量(g)治愈好转无效副作用总有效率(%)A408523358例12.5B408512374例7.5C408561336例17.5D408511383例5.0E408522363例10.0F408531362例10.0治疗组407038200例100.0对照组40常规量221170例82.5按上表中各单味药的药量,分别按上述做毒性试验的方法做毒性试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各单味药组均为无毒级。通过以上临床资料可知,治疗组虽然服用较少的药量,但是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各单味药总有效率之和,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更可喜的是毒性降低,无毒副作用出现,由此可知,各药在协同增效作用下向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时,其中治疗组有6例自述“服用本发明的制剂后,不但扁桃体炎得到了康复,而且盗汗症状也好了”。得到这一消息后,我们随即对30例患有不同程度盗汗患者,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制得的中药制剂,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的方法加以治疗,根据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指盗汗完全停止,伴发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1年无复发;显效指盗汗基本停止,伴发症状有所缓解,停药后6个月无复发;无效指盗汗及伴发症状均无改善。结果在30例患者中,痊愈18例(60%),显效12例(40%),无效0例,总有效率按痊愈和显效计为100%。由此可知,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不但治疗扁桃体炎疗效显著,而且对盗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