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22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十二指肠淤积症即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阻塞,以致十二指肠阻塞部位的近端扩张、食糜壅积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症状,多在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胆汁样物,有时因上腹饱胀而自行设法呕吐以缓解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症状,多在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胆汁样物,有时因上腹饱胀而自行设法呕吐以缓解症状。此症呈周期性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常出现便秘。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处理。急性发作期给予静脉营养包括脂肪乳剂,鼻饲管减压和抗痉挛药物治疗急性胃扩张。平时宜少量多餐,餐后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如内科保守治疗不明显,可采用手术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透骨香根、三角风、射鸡尾、薜荔根、石筋草、五叶泡、珍珠风、长管假茉莉、萝芙木茎叶、草本三角枫、土一枝蒿、刺瓜米草、钩藤根、梧桐叶、防风花、狗骨节、酒饼叶根、水蓼根、五除叶组成。

单剂药量为透骨香根15 g、三角风12 g、射鸡尾10 g、薜荔根15 g、石筋草8 g、五叶泡12 g、珍珠风10 g、长管假茉莉10 g、萝芙木茎叶10 g、草本三角枫8 g、土一枝蒿10 g、刺瓜米草8 g、钩藤根12 g、梧桐叶10 g、防风花6 g、狗骨节12 g、酒饼叶根15 g、水蓼根15 g、五除叶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透骨香根:治胃寒痛、风湿筋骨疼痛、脚气、劳伤吐血、跌打损伤;三角风: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射鸡尾:祛风、利屎、止咳、活血,主治风湿疼痛、小便不利、咳嗽、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薜荔根: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主治头痛眩晕、关节风湿痛、产后风;石筋草: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麻木;五叶泡:驱风、除湿、行气,主治腰腿痛、四肢痹痛、风湿骨痛;珍珠风:活血通经、祛风胜湿,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瘀血腹痛、外感风寒、风湿疼痛;长管假茉莉:消炎利尿、活血消肿、祛风湿,主治尿路感染、膀胱炎、跌打扭伤、风湿骨痛;萝芙木茎叶:祛风、降压、行瘀、解毒,主治感冒、高血压、痧症吐泻、咽痛、痈肿、疮疥、跌打损伤;草本三角枫:祛风湿、利筋骨,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土一枝蒿:活血祛风、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经闭腹痛、急性乳腺炎、疔疮肿痛;刺瓜米草:清热、利尿、驱风,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小便赤;钩藤根:舒筋活络、清热消肿,主治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梧桐叶: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治风湿疼痛、麻木、痈疮肿毒、痔疮、臁疮、创伤出血、高血压病;防风花: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狗骨节:活络止痛、除风湿;酒饼叶根:浸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肠胃寒痛;水蓼根:除湿、祛风、活血、解毒,主治痢疾、泄泻、皖腹绞痛、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皮肤湿癣;五除叶:治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关节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疮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透骨香根15 g、三角风12 g、射鸡尾10 g、薜荔根15 g、石筋草8 g、五叶泡12 g、珍珠风10 g、长管假茉莉10 g、萝芙木茎叶10 g、草本三角枫8 g、土一枝蒿10 g、刺瓜米草8 g、钩藤根12 g、梧桐叶10 g、防风花6 g、狗骨节12 g、酒饼叶根15 g、水蓼根15 g、五除叶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