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理病理性低血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79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理病理性低血压的中药。



背景技术: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低血压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据统计,有上述低血压状态的人约占健康人的2.5%~3.5%,常见于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人群如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而体型瘦长的年轻妇女也不少见。而病理性低血压病则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心前区隐痛或不适等症状。生理性低血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而病理性低血压患者则需要进行调节,否则非常影响生活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理病理性低血压的中药。

一种调理病理性低血压的中药,其中药组份按重量百分比为:肉桂10~15%、桂枝10~15%、党参10~15%、夜交藤10~15%、麦冬10~15%、红枣8~10%、五味子6~8%、甘草6~8%、黄芪6~8%、当归6~8%;各组分之和为100%;

将上述各组份制备成中药汤剂的方法为:

(1)称量:按上述组分称取药物,混匀备用;

(2)浸泡:将混匀的原料药置于不锈钢锅浸泡半小时,以没过原料药为准,待原料药吸水膨胀浸透;

(3)煎煮:将浸泡透的原料药投入中药自动煎药机内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后再煎煮1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再煎煮15分钟、第三次煮沸后再煎煮20分钟,将三次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混匀、过滤,得调理低血压的中药汤剂;

(4)储存:将汤剂储存于冰箱保鲜层中,备用。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肉桂12%、桂枝12%、党参12%、夜交藤12%、麦冬12%、红枣10%、五味子7%、甘草7%、黄芪8%、当归8%。

本发明是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出的一种经济实用的药方,患者可自行在药店购买后在家自行熬制,费用低,效果良好,非常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病理性低血压经常会被人们与营养不良、低血糖混为一体,这是因为他们症状比较相似,但实质却不同。病理性低血压严重时会造成晕厥,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医护人员根据多年总结的经验试制出一种调理病理性低血压的中药,其组份按重量百分比为:肉桂10~15%、桂枝10~15%、党参10~15%、夜交藤10~15%、麦冬10~15%、红枣8~10%、五味子6~8%、甘草6~8%、黄芪6~8%、当归6~8%;各组分之和为100%。

将上述各组份制备成中药汤剂的方法为:

(1)称量:按上述组分称取药物,混匀备用;

(2)浸泡:将混匀的原料药置于不锈钢锅浸泡半小时,以没过原料药为准,待原料药吸水膨胀浸透;

(3)煎煮:将浸泡透的原料药投入中药自动煎药机内煎煮3次,第一次煮沸后再煎煮1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再煎煮15分钟、第三次煮沸后再煎煮20分钟,将三次煎煮所得的煎煮液混匀、过滤,得调理低血压的中药汤剂;

(4)储存:将汤剂储存于冰箱保鲜层中,备用。

本发明在试制过程中得出该中药组分的优选重量百分比为:肉桂12%、桂枝12%、党参12%、夜交藤12%、麦冬12%、红枣10%、五味子7%、甘草7%、黄芪8%、当归8%。

本发明是医护人员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种非常实用的药方,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患者自己也可根据情况自行在中药店抓药煎煮食用。同时该药还适用于贫血、低血糖、身体虚弱等疾病。一付中药服用2天,一天三次,每次50~60ml。一般情况2~3付药即可见效,如果症状严重者4~5付中药即可见效。

病例1:陈某;42岁,女,遵义市汇川区人,经常头晕,一直低血压,服用本中药3付,效果良好,头晕症状消失。

病例2:幸某;54岁,女,遵义市红花岗区人,经常头晕,低血糖,服用本中药2付,效果良好,头晕症状消失。

病例3:刘某某;27岁,女,遵义市仁怀县人,经常头晕,一直低血压,服用本中药3付,效果良好,头晕症状消失。

病例4:张某某;33岁,女,遵义市播州区人,贫血,经常头晕,服用本中药2付,效果良好,头晕症状消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