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061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属中医的“痹证”、“历节”范畴,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

痛风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区的高发病症,且发作部位红肿,异常疼痛,生活不能自理,伴随小便异常,对病人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出现肾脏结石,进而危及生命。现有的秋水仙碱等治疗药物已被证明对肾脏不利,且对多数复发病症治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制备而成:

炒白术3-5份、桂枝2-6份、炮附子2-6份、茯苓2-4份、炙甘草1-3份、甘草1-3份,青皮1-3份、乳香1-3份,没药1-3份、红花1-3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汤剂,也可以制成片剂。

一种上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量称取组合物中各组分,加入500份水中;

(2)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续煎煮30分钟;

(3)过滤,弃掉滤渣;

(4)将滤液浓缩至240份。

本发明人综合应用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八纲六淫辩证施治的传统方法,将痛风的成因简并为风、寒、湿、表、里交互作用,并基于中药领域多年的研究经验,通过对中药材的药性、药效等多方面的仔细认真的研究与实践,深入研究综合祛湿、驱风、逐寒、消肿、止痛、活血、培元的辩证施治方法,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在本发明的原料药中,白术健脾祛湿,桂枝走表散风,炮附子攻里外之寒,茯苓通调水道,炙甘草壮心阳、固肠胃,生甘草解毒和中,青皮理气疏肝,乳香没药红花活血化瘀。各味药君臣同心,直达病灶,共奏凯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制备而成:

炒白术5份、桂枝4份、炮附子3份、茯苓3份、炙甘草1份、甘草1份、青皮1份、乳香1份,没药1份、红花1份。

制备方法为:

(1)按量称取组合物中各组分,加入500份水中;

(2)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续煎煮30分钟;

(3)过滤,弃掉滤渣;

(4)将滤液浓缩至24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制备而成:

炒白术3份、桂枝4份、炮附子3份、茯苓3份、炙甘草1份、甘草1份、青皮1份、乳香1份,没药1份、红花1份。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制备而成:

炒白术4份、桂枝4份、炮附子4份、茯苓3份、炙甘草1份、甘草1份、青皮1份、乳香1份,没药1份、红花1份。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1、病例选择

1)符合原发性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同时排除痛风急性发作期;

2)年龄在18-70岁之间者,性别不限;

3)未服用其他降尿酸药物及影响尿酸代谢与排泄的药物达1周以上。

选择符合标准的痛风病患者10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3天-17年,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诊断标准

采用2010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中“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或

②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的痛风石中含有尿酸盐结晶,或

③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的6项:A.急性关节炎发作超过一次;

B.炎症反应在一天内达高峰;C.单关节炎发作;D.可见关节局部发红;E.第一踌趾关节疼痛或肿胀;F.单侧第一拓趾关节受累;G.单侧跄骨关节受累;H.可疑痛风石;I.高尿酸血症;J.不对称性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K.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侵蚀(x线证实);L.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的培养物阴性。

首先参照上述诊断标准,确诊患者有痛风,并伴有血尿酸升高(男性和绝经后女性>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0μmol/L)。同时排除痛风急性发作期,即①疼痛进行性加重,在12小时达高峰,难于忍受;②受累关节红肿灼热、功能受限、触痛都非常明显。

注:血尿酸值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的第七版《内科学》

3、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综合疗效评定:(参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临床痊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100%。

显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66%。

有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且<66%。

无效: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的总积分下降<33%。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积分减少百分比=(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药物使用方法

治疗组: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口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秋水仙碱,口服,一日三次,一次1片,5天为一疗程。

连续使用3个疗程。

5、临床结果

表1 1个疗程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

表2 2个疗程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

表3 3个疗程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

表4 治疗组主症疗效

用药期间,未出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用本发明药物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50例,并设立对照组50例。观察结果,治疗组5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有效率为90%。但对照组治愈率低,且药物反映随着时间加长呈不稳定趋势,而治疗组见效快,不仅无一例不良反应,患者普遍反映身体整体状况呈上升状态,且治愈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呈上升态势,疗效显著。

典型病例:

1、关某,男,45岁,足大趾肿痛,尿色白且涩,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1个疗程,自述症状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活动自如,脉象平。

2、张某,男,25岁,无既往病史,足大趾肿痛,痛风症状明显,不敢动做,睡觉常痛醒。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3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

3、吴某,男,32岁,足趾肿痛、肘关节有痛感。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2个疗程,足部肿痛明显减轻,3个疗程后症状几乎全部消失,生活正常。

上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本发明的治疗原则下,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