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146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属于药品或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注射型原位凝胶(in situ gel)缓释给药系统是近年来缓控型注射剂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不同于传统的亲水凝胶,是指以溶液状态给药后立即在用药部位发生相转变,形成非化学交联的半固体制剂。水溶性原位温敏凝胶是通过聚合物溶液随着温度改变,粘度发生突变,形成具有凝胶制剂的亲水性三维网络结构,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此类可注射聚合物凝胶在体内经降解代谢为无毒的小分子。同时,独特的溶液-凝胶相转变性质使原位凝胶兼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与用药部位特别是黏膜组织亲和力强、滞留时间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控制释药性能,还能够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顺应性。适合性质不稳定,体内易消除降解失活等药物的新型载体。

原位凝胶注入穴位后遇到组织液,立即凝结成固体骨架,对经络穴位产生长期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加入相应药物,药物通过扩散、凝胶骨架的降解、溶蚀而缓慢释放,也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α-细辛脑又名α-细辛醚(α-asarone),是从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化痰开窍、镇静解痉,具有平喘、祛痰、止咳、解痉、消炎等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轻粘膜充血和水肿,缓解下呼吸道阻塞。常用于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目前市场上主要是片剂和注射剂,因其生物利用度低和毒副作用限制了其的临床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注射原位凝胶基质及该基质制成的原位注射凝胶。所述可注射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好,生物利用度高。同时所述的原位注射凝胶具有较好的抗哮喘治疗作用,可用于哮喘的穴位注射治疗,可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治疗。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按照重量组份计算,主要由PLGA 15-45份、HMPC 1-3份、PEG400 1-20份和NMP 40-65份制备而成。

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中,按照重量组份计算,主要由PLGA 20-40份、HMPC1.5-2.5份、PEG400 5-15份和NMP 50-60份制备而成。

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中,按照重量组份计算,主要由PLGA 30份、HMPC 2份、PEG400 10份和NMP 54份制备而成。

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中,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算的α-细辛脑1-8份或麻黄碱1-10份。

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中,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算的α-细辛脑2-6份或麻黄碱2-8份。

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中,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算的α-细辛脑4份或麻黄碱6份。

一种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PEG400和NMP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混匀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0-28h,Co60灭菌,低温避光储存,即得。

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PEG400和NMP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混匀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4h,Co60灭菌,4℃避光储存,即得。

一种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称取PEG400和NMP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溶解之后加入α-细辛脑或麻黄碱超声50-70s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0-28h,Co60灭菌,低温避光储存,即得。

前述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称取PEG400和NMP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溶解之后加入α-细辛脑或麻黄碱超声60s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4h,Co60灭菌,4℃避光储存,即得。

本发明所述可注射原位凝胶基质主要由PLGA、HMPC、PEG400和NMP酒制备而成。其中,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由两种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随机聚合而成,是一种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良好的成囊和成膜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用工程材料和现代化工业领域。HM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又名羟丙甲纤维素、纤维素羟丙基甲基醚,是选用高度纯净的棉纤维素作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专门醚化而制得。溶于水及大多数极性溶剂和适当比例的乙醇/水、丙醇/水、二氯乙烷等,在乙醚、丙酮、无水乙醇中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浊的胶体溶液。水溶液具有表面活性,透明度高、性能稳定。HPMC具有热凝胶性质,产品水溶液加热后形成凝胶析出,冷却后又溶解,不同规格的产品凝胶温度不同。溶解度随粘度而变化,粘度越低,溶解度越大,不同规格的HPMC其性质有一定差异,HPMC在水中溶解不受PH值影响。颗粒度:100目通过率大于98.5%。堆密度:0.25-0.70g/(通常0.4g/左右),比重1.26-1.31。变色温度:180-200℃,炭化温度:280-300℃。甲氧基值19.0%一30.0%,羟丙基值4%~12%。黏度(22℃,2%)5~200000mPa.s。凝胶温度(0.2%)50一90℃。HPMC具有增稠能力,排盐性、PH稳定性、保水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的成膜性以及广泛的耐酶性、分散性和粘结性等特点。PEG400,聚乙二醇400保湿剂增溶剂。PEG-400最适合来做软胶囊。由于PEG400为液体、它具有与各种溶剂的广泛相容性,是很好的溶剂和增溶剂,被广泛用于液体制剂,如口服液、滴眼液等。NMP,N-甲基吡咯烷酮,中文别名:NMP;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能与水、醇、醚、酯、酮、卤代烃、芳烃和蓖麻油互溶。挥发度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均佳,能随水蒸气挥发。有吸湿性。N-甲基吡咯烷酮在锂电、医药、农药、颜料、清洗剂、绝缘材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将上述原料制成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制成的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好,生物利用度高,且具有抗哮喘治疗作用,可用于哮喘的穴位注射治疗。

α-细辛脑是中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平喘、止咳、祛痰、镇静、解痉、抗惊厥等作用。临床用于成人和儿童细菌性肺炎、肺内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肺癌以及感冒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息。麻黄碱,可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①心血管系统:使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冠脉和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用药后血压升高,脉压加大。使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因此,若在上述原料中加入α-细辛脑或麻黄碱,制成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的可注射原位凝胶,制成的凝胶具有较好的抗哮喘治疗作用,可用于哮喘的穴位注射治疗,可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治疗。

申请人进行了下列实验,可证明本发明具有有效的效果;

实验例1:处方筛选研究

1.1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溶解性试验

高分子的溶解分为溶胀和溶解两个阶段。首先是溶剂小分子渗透进入高分子内部,撑开分子链,增加其体积,形成溶胀的聚合物,再进入溶解阶段。高分子在良溶剂中溶解时被充分溶剂化而处于伸展状态;在不良溶剂中,由于高分子溶剂化不充分,分子链相当卷曲,处于紧密状态。因此,制备PLGA原位凝胶,首要是筛选合适的良性溶剂。结合文献描述我们选用了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亚砜(DMSO)、乙酸乙酯、丙酮、PEG-400和无水乙醇进行试验。

将各型号的PLGA粉碎成细粉,分别称取30mg于小瓶中,加入1mL溶剂(①N-甲基-2-吡咯烷酮(NMP)、②二甲基亚砜(DMSO)、③乙酸乙醋、④丙酮、⑤PEG-400、⑥无水乙醇),常温下放置,定时摇动,注意观察在相同条件下的聚合物是否溶解,记录各瓶PLGA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倒置小瓶,瓶底无残留物视为完全溶解),结果见表1。

表1各型号PLGA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所需时间(h)

实验结果表明,各型号PLGA在醇类溶剂中很难溶;NMP、DMSO、乙酸乙醋及丙酮作为溶剂时,PLGA的溶解时间都较短,均可用作制备PLGA凝胶的良溶剂。因制备凝胶至少需要加等体积的溶剂以满足高分子材料的溶解,从安全性考虑,过大体积的DMSO、乙酸乙酯和丙酮均超过了人用安全剂量范围,所以不宜选用。NMP是美国FDA批准用于注射剂的溶剂,其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较好,是原位凝胶常选的理想溶剂,因此选用NMP作为凝胶制备的溶剂,PEG400则选作释放度调节剂。

1.2单因素实验

为了确定正交设计的因素和水平,首先考察了PLGA的型号和浓度、PEG400的用量,HPMC的用量对原位凝胶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的影响。

1.2.1评价方法

固化成型性:取约0.1mL原位凝胶注入装有5mL PBS(pH7.4,37℃)溶液的小烧杯中,观察聚合物是否固化成球形,骨架是否完整,水相是否澄清。

流动性:取约0.5g原位凝胶,置10mL具塞塑料离心管中,放置约30°的斜坡上,记录凝胶流到管口刻度线处的时间。

释放度的测定:称取约0.1gα-细辛脑原位凝胶注入装有10mL PBS(pH7.4,含0.2%吐温80,0.02%NaN3)溶液的棕色容量瓶中,待固化后放入37±0.4℃恒温振荡水槽以60times/min速度振荡。分别于1h(0.04d)、2h(0.08d)、4h(0.17d)、6h(0.25d)、8h(0.33d)、10h(0.42d)、12h(0.5d)、24h(1d)、2d、4d、6d、9d、12d、15d、20d取出全部释放液,立即补加等体积同温度新鲜释放介质,放回恒温振荡水槽。取出释放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10μL进HPLC。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5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以外标法计算各时间点药物浓度,并计算出α-细辛脑原位凝胶的累积释放度。

1.2.1.1不同型号和浓度PLGA对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的影响

固定药物量为2%(w/w),HPMC用量为2%(w/w),PLGA用量为25%(w/w),PEG-40010%(w/w)考察不同型号和浓度PLGA制备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结果见表2、表3和图1、图2。

表2不同型号PLGA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的影响

由此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浓度在25%时,所有型号的PLGA固化成型性都较好,而随着特性粘度的增加,流动性会变得不好。

表3不同浓度PLGA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和固化成型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原位凝胶流动性降低,固化成型性变好。

从图1和图2得知:PLGA75:25,特性粘度0.26的释放比较平缓,突释较小,粘度大的两个型号释放太慢,而且在释放过程中,PLGA75:25凝胶所成的固化强度比较好,考虑到本实验所制备剂型是用于穴位埋植所需,应该选择固化强度更好的材料,因此选择PLGA75:25,特性粘度0.26作为载体材料。

2.1.1.2 PEG400对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的影响

制备载药量2%,PLGA75:25(η=0.26)用量为25%,HPMC用量为2%,PEG400分别为2%、5%、10%、15%、20%、25%的原位凝胶,考察考察不同浓度PEG400对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的影响,结果见表4和图3。

表4不同浓度PEG400对原位凝胶流动性和固化成型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PEG400加入原位凝胶的流动时间稍微增大,但是在此流动性范围内通针形都很好,对固化成型性的影响则比较明显,随着PEG400的加入凝胶的固化性变得更好。

结果表明:随着PEG400的加入,原位凝胶的释放度平稳增加,基本能达到90%,但是存在突释过快现象。

1.1.1.3 HPMC对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的影响

制备载药量为2%,PLGA75:25(η=0.26)用量为25%,PEG-400用量为10%,HPMC用量为1%,2%,3%,5%的原位凝胶,考察考察不同浓度HMPC对原位凝胶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的影响,结果见表5和图4。

表5不同浓度HPMC对原位凝胶流动性和固化成型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HMPC的加入,原位凝胶的流动时间稍微增大,但是在此流动性范围内通针形都很好,对固化成型性的影响则比较明显,随着HPMC的加入凝胶的固化性变得更好。从前面数据得知,不加入增塑剂PEG-400则达不到释放效果,当加入之后则释放过快且突释现象非常明显,故增选加入高分子阻滞剂HPMC,并考察不同浓度HPMC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图4表明加入HPMC之后药物的释放缓和平稳,说明HPMC能阻止药物的释放,且具有较低的突释率,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

1.1.1.4载药量对释放度影响

结果见图5,图5表明:随着载药量的增加,原位凝胶的累积释放度有所增加且存在突释现象。

1.3正交设计优选最佳处方

经单因素考察得知:PLGA载体的浓度、载药量、PEG400和HPMC的比例对原位凝胶的固化成型性、流动性和体外释放度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这四个因素作为正交设计的因素,以固化成型性、流动性和体外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出最佳处方。

综合评分方法:综合分=释放分*0.6+流动性得分*0.2+固化成型分*0.2。

20d累积释放得分Y:Y=Q20d-[(Q2h-10%)2+(Q6d-50%)2+(Q12d-70%)2]1/2(Q20d—第20d细辛脑原位凝胶的累积释放量);(Q12d—第12d细辛脑原位凝胶的累积释放量);(Q6d—第6d细辛脑原位凝胶的累积释放量);(Q2h—第2h细辛脑原位凝胶的累积释放量)。

流动性评分:按流动性试验方法,记录凝胶流到管口刻度线处的时间,1~3秒计100分;4~7秒计90分;8~10秒计85分;11~13秒计75分;14~17秒计60分;18秒以上0分。

固化成型分评分:骨架完整,不发生粘连,释放液澄清计100分;骨架完整,轻微粘连,释放液澄清计90分;骨架完整,粘连成团,释放液澄清计80分;呈不规则形状,不发生粘连,释放液澄清计70分;呈不规则形状,有少许絮状悬浮物,释放液稍浑浊计60分;完全成絮状悬浮,释放液浑浊计0分。

表6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7 L9(34)正交试验累积释放率

表8 L9(34)正交试验结果

表9方差分析结果(α=0.05)

从表8极差R值的大小得出,在所选因素和水平下,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PLGA浓度(因素A)、HMPC浓度(因素D)、α-细辛脑的浓度(因素C)、PEG400的用量(因素B)。从表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和D因素有显著性,C因素具有边缘显著性差异,而B因素无显著性差异,即B的浓度无明显影响。由此得出各因素的最佳处方为A3B1C2D2,即30%PLGA,2%HMPC,10%PEG400和4%α-细辛脑。在正交实验中没有做这个处方,因此将制备三批进行验证(制备100g原位凝胶,处方组成如下:30g PLGA,2g HMPC,10g PEG400 4gα-细辛脑,54g NMP)。

1.4最优处方的验证

按正交设计最佳处方制备三批α-细辛脑原位凝胶,批号分别为20150621,20150622,20150623。三批样品的流动性和固化成型见表10。

表10三批样品的流动性和固化成型

由此结果可见,三批样品固化成型性很好,固化强度好,流动性很好,能顺利通过4号注射针头。

各批次的累积释放度见表11和图6。批号20150621两份分别用1A、1B表示,批号20150622两份分别用2A、2B表示,批号20150623两份分别用3A、3B表示。

表11α-细辛脑原位凝胶体外累积释放度(n=6)

由图6可知,三批样品20d平均累积释放度都在90%以上,且释放很平稳,2h内突释很小,平均仅7.16%。

综上所述:细辛脑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30%PLGA,10%PEG400,4%α-细辛脑和2%HMPC,且体外释放度符合要求,突释率低,很好地克服了原位凝胶的突释问题。

实施例2.药效学研究

α-细辛脑原位凝胶穴位注射具有良好的抗哮喘治疗作用,主要用可用于哮喘的穴位注射治疗,与埋线组具有治疗哮喘的同等作用。临床治疗时,该类型的原位凝胶给药方式:穴位注射;给药剂量是:成人一次16mg;给药间隔:每周给药一次。

通过α-细辛脑原位凝胶对卵清蛋白致大鼠哮喘影响的研究,α-细辛脑原位凝胶穴位注射能够降低卵清蛋白致大鼠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损害,表现出良好的抗哮喘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以及组织释放的白三烯B4、C4的表达有关。空白原位凝胶组与埋线组亦有一定抗哮喘活性,其原因可能与原位凝胶基质材料与羊肠线埋植入穴位后对穴位产生物理刺激,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有关,原位凝胶基质材料在降解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一系列降解产物从而影响机体,使其产生对抗炎性因子的作用。

2.1试验方法与结果

2.1.1试验方法

2.1.1.1实验动物

SD大鼠50只,雄性,体重200g,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渝)2012-0005。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埋线组,空白原位凝胶组(简称为空白凝胶组),α-细辛脑原位凝胶组(简称为细辛脑凝胶组),自由饮水取食,适应性喂养一周。

2.1.1.2哮喘模型的建立

各组大鼠于实验的第1d和第8d,腹腔、两侧腹股沟及两前足跖,共5点注射OVA生理盐水溶液1ml(1mL生理盐水+1mgGradeV OVA+200mg氢氧化铝),每处0.2mL,2次致敏。于实验的第15d起用1%OVA生理盐水溶液(GradeⅡ)超声雾化30min诱喘,每天1次,连续雾化一周。以大鼠出现抓鼻、呛咳、烦躁、喷嚏、腹式呼吸明显和前肢抬缩等症状视为激发成功。正常组以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

2.1.1.3给药途径和方法

给药途径:根据文献采用肺腧穴、肾腧穴、膻中穴作为治疗穴位。取穴方法参照《实验针灸学》中的大鼠的穴位图谱,肺俞穴位于大鼠第三胸椎下两旁肋间;肾俞穴位于大鼠第2腰椎下两旁;膻中穴位于大鼠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平第4、5肋间。给药方法:空白凝胶组:造模前,于肺俞、肾俞、膻中五个穴位注射空白原位凝胶,每处0.05mL;细辛脑凝胶组同空白凝胶组。埋线组:于肺俞、肾俞、膻中五个穴位埋植羊肠线;正常组:于肺俞、肾俞、膻中五个穴位注射生理盐水,每处0.05mL;模型组同正常组。

2.1.1.4检测方法

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白三烯B4(LT B4)、白三烯C4(LT C4)的表达情况。

取支气管-肺组织组织块,用10%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后,经70%乙醇30min、80%乙醇30min、90%乙醇30min两次、95%乙醇30min两次、100%乙醇30min两次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30min两次、55℃石蜡中浸蜡30min两次、用铜制模具包埋组织块;用切片机将厚度3-5μm的组织切片附于经多聚赖氨酸附膜的载玻片上,60℃烘烤过夜,将切片浸于二甲苯中5min两次、100%乙醇5min两次、95%乙醇5min两次、90%乙醇5min两次、85%乙醇5min两次、75%乙醇5min两次,脱蜡后自来水冲洗、PBS洗各两次。用1%甲醇双氧水室温浸泡10min,蒸馏水洗1次,用0.1M PBS洗3次每次5min。将切片放入0.01M柠檬酸盐缓冲液(PH6.0)中,在微波炉内微波辐射10min;待修复液降至室温后,0.1M PBS洗3次每次5min,切片上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封闭20min,甩去多余液体,不洗。切片上滴加第一抗体,4℃过夜,0.1M PBS洗3次每次5min,再于切片上滴加生物素化第二抗体(IgG),37℃孵育20min,0.1M PBS洗3次每次5min;切片上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S-A/HRP),37℃孵育20分钟,0.1M PBS洗3次每次5分钟。使用DAB(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试剂盒1mL蒸馏水加显色剂A、B、C各一滴,混匀,加至标本上,显色6min后充分水洗,苏木素复染细胞核1分钟,充分水洗、1%盐酸酒精分化、1%氨水反蓝、充分水洗、经70%乙醇5min、80%乙醇5min、90%乙醇5min两次、95%乙醇5min两次、100%乙醇5min两次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5min两次、中性树胶封片。于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阳性和阴性组织、进行100×和400×的显微照相,选取5个视野,进行图象分析,阳性细胞记数及评分并参考文献《Cox-2 is expressed in human pulmonary,colonic,and mammary tumors.》计算各组HIS值(HIS=阳性细胞数分级×阳性细胞显色强度分级)。结果均采用表示,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P<0.01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2试验结果

2.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表12大鼠支气管-肺组织TGF-β1和MMP-9(HIS)值(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5,下同。

由表12可知,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细辛脑凝胶组、空白凝胶组和埋线组的TGF-β1(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正常组相比,细辛脑凝胶组、空白凝胶组和埋线组的TGF-β1(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细辛脑凝胶组、空白凝胶组和埋线组的MMP-9(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正常组相比,空白凝胶组和埋线组的MMP-9(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细辛脑凝胶组的MMP-9(HI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2白三烯B4(LTB4)

表13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LTB4和LTC4(HIS)值(n=10)

由表13可知,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细辛脑凝胶组的LTB4(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正常组相比,细辛脑凝胶组、空白凝胶组和埋线组的LTB4(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和细辛脑凝胶组LTC4(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与正常组相比,空白凝胶组和埋线组的LTC4(HIS)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细辛脑凝胶组的LTC4(HI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结论与结果

细辛脑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30%PLGA,10%PEG400,4%α-细辛脑和2%HMPC,体外释放度符合要求,突释率低,很好地克服了原位凝胶的突释问题。α-细辛脑原位凝胶穴位埋植能够降低卵清蛋白致大鼠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损害,表现出良好的抗哮喘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以及组织释放的白三烯B4、C4的表达有关。空白原位凝胶组与埋线组亦有一定抗哮喘活性,其原因可能与原位凝胶基质材料与羊肠线埋植入穴位后对穴位产生物理刺激,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有关,原位凝胶基质材料在降解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一系列降解产物从而影响机体,使其产生对抗炎性因子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型号25%PLGA在20天内的累积释放度曲线;

图2是不同型号30%PLGA在20天内的累积释放度曲线;

图3是不同浓度PEG-400凝胶释放度曲线;

图4是不同浓度HPMC凝胶释放度曲线;

图5是不同载药量凝胶释放度曲线;

图6是α-细辛脑原位凝胶中药物的体外累积释放度曲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可注射原位凝胶基质的流动性、固化成型性及释放度好,生物利用度高。所述的原位注射凝胶具有较好的抗哮喘治疗作用,可用于哮喘的穴位注射治疗,可替代针灸埋植用羊肠线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组方:PLGA 30g、HMPC 2g、PEG400 10g和NMP 54g。

工艺:PEG400和NMP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混匀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4h,Co60灭菌,4℃避光储存,即得。

用法用量:穴位注射;给药剂量是:成人一次16mg;给药间隔:每周给药一次。

实施例2:

组方:PLGA 45g、HMPC 3g、PEG40020g和NMP 65g。

工艺:PEG400和NMP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混匀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8h,Co60灭菌,4℃避光储存,即得。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组方:PLGA 15g、HMPC 1g、PEG400 1g和NMP 40g。

工艺:PEG400和NMP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混匀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0h,Co60灭菌,4℃避光储存,即得。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配方:PLGA 30g、HMPC 2g、PEG400 10g、NMP 54g和α-细辛脑4g。

工艺:称取PEG400和NM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溶解之后加入α-细辛脑超声60s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4h,Co60灭菌,4℃避光储存,即得。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配方:PLGA 45g、HMPC 3g、PEG40020g、NMP 65g和α-细辛脑6g。

工艺同实施例4.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原位注射凝胶配方:PLGA 15g、HMPC 1g、PEG400 1g、NMP 40g和α-细辛脑2g。

工艺同实施例4.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配方:PLGA 30g、HMPC 2g、PEG400 10g、NMP 54g和麻黄碱6g。

工艺:称取PEG400和NM混合后,加入HPMC,待完全溶解之后加入麻黄碱超声60s后,加入PLGA,漩涡震荡24h,Co60灭菌,4℃避光储存,即得。

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配方:PLGA 45g、HMPC 3g、PEG40020g、NMP 65g和麻黄碱8g。

工艺同实施例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