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14232发布日期:2018-06-30 05:3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咽炎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为急性传染病之前驱症状。

扁桃体炎主要指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见于冬春季,青少年最易发病。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炎症仅侵及表面粘膜,未感染扁桃体陷窝及扁桃体实质,检查仅见咽粘膜充血,腭扁桃体轻度充血,腭扁桃体轻度肿大等较轻症状。

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发病一般认为有(1)病毒感染 以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鼻病毒及流感病毒次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2)细菌感染 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多见,其中以A组乙型链球菌感染者最为严重,可导致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称之为急性脓毒性咽炎(acute septic pharyngitis)。(3)可能与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等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咽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祖国医学统称为“喉痹”;古代中医对扁桃体炎的记载称之为“乳蛾”,急性扁桃体炎相当于中医的“风热乳蛾”,慢性扁桃体炎相当于“虚火乳蛾”。由于其病因不同,临床用药也不同。现代大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佳,而且易反复发作,大概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之故,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中医药。近几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咽炎的报道颇多,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感受寒热之邪或肺胃有热而致的咽喉炎可服用穿心莲片、金莲花冲剂、清咽丸、利咽解毒颗粒,或含服复方草珊瑚含片、复方瓜子金含片、金果含片、上清片,外用则以冰硼咽喉散、喉康散、青黛散、西瓜霜喷布;对脏腑虚弱而致咽喉病可服用铁笛丸、复方青果冲剂、藏青果冲剂、玄麦甘桔含片 (或胶囊) 等。现有的药物对咽炎、扁桃体炎虽然也有效,但是大多是起到滋润的作用,解决咽干较好,对于咽痛和失音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用包含下列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山豆根3~5质量份、龙葵3~5质量份、射干1~2质量份、黄芪3~5质量份、甘草2~3质量份。

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用包含下列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山豆根4~5质量份、龙葵3~4质量份、射干1~2质量份、黄芪4~5质量份、甘草2~3质量份。

更优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用包含下列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山豆根4质量份、龙葵3~4质量份、射干1质量份、黄芪4质量份、甘草3质量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增加其他清热解毒的中药,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金银花、菊花、薄荷、橄榄、木蝴蝶、胖大海、马勃等等。

本发明的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上述比例取药材五味,加水浸泡,煎煮,滤过,滤液浓缩,加乙醇,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提取液。进一步,提取方法为药材加6-10倍量水浸泡,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65-75℃浓缩至相对密度50℃为1.14-1.17;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50℃为1.16-1.20,得到浓缩提取液。

进一步,本发明的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上述浓缩提取液加水稀释,加入防腐剂,炼蜜,搅匀,冷藏,滤过,调节pH值,加水调整总量,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合剂。

进一步,将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取浸膏粉,加糊精、乳糖和阿司帕坦,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包装,即得颗粒剂。

进一步,将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取浸膏粉,加糖粉和淀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或者薄膜衣,包装,即得片剂。

进一步,将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取浸膏粉,加淀粉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包装,即得硬胶囊。

进一步,将浓缩提取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的稠膏,与大豆油、蜂蜡、聚山梨酯80及山梨酸钾,混匀,过筛,压制成软胶囊,包装,即得软胶囊。

本发明组合物的应用,是用于制备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药物制剂。所述的药物制剂形式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口服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糖衣片、薄膜衣片)、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合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进一步加入其他药用辅料制备成临床上使用的各种剂型,例如添加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湿剂、润滑剂、亲水性高分子材料、药用油、矫味剂和缓释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成片剂、胶囊剂、合剂、颗粒剂、丸剂或散剂等剂型。其中稀释剂选自淀粉、预胶化淀粉、糊精、糖粉、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硫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崩解剂选自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羧丙基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皂土、胶体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合剂选自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淀粉浆、糊精、糖浆、胶浆、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亲水性高分子材料选自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188、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用油选自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酸酯、聚乙二醇-400、甘油、丙二醇、植物油、芳香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矫味剂选自糖粉、阿斯巴甜、阿司帕坦、山梨醇、甘露醇、糖精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湿剂选自水和/或乙醇,润滑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十二烷基硫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酰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缓释材料选自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聚氯乙烯、单硬脂酸甘油脂、醋酸乙烯、卡波姆、丙烯酸树脂、阿拉伯胶、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优点:

(1)组方奇妙:本发明组合物中山豆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功效;龙葵、射干,性苦、寒,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止咳祛痰;黄芪甘、温,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黄芪能减缓山豆根、射干的苦寒之性。甘草,调和诸药。

组方之妙在于:

(1)黄芪归肺、脾经,性甘、温,一般用于补益全身之气,不用于治疗咽喉疾病,但是本组合物加入黄芪之后,疗效更好,具体表现为起效更快、对咽喉疼痛、失音等症状改善效果更佳。

(2)制剂合理:本发明组合物的中药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均为水溶性成分,基于临床经验方的有效性,采用共同水煎煮提取。并对影响煎煮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以苦参碱转移率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进行了考察,确定本发明组合物的提取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山豆根300g、龙葵300g、射干150g、黄芪300g、甘草200g药材,加6倍量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50℃),得到浓缩提取液。

实施例2

取山豆根500g、龙葵500g、射干200g、黄芪500g、甘草300g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7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得到浓缩提取液。

实施例3

取山豆根400g、龙葵300g、射干100g、黄芪400g、甘草300g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50℃),得到浓缩提取液。

实施例4

取山豆根500g、龙葵300g、射干180g、黄芪450g、甘草250g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50℃),得到浓缩提取液。

实施例5

取山豆根400g、龙葵400g、射干200g、黄芪400g、甘草200g药材,加6倍量水浸泡,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得到浓缩提取液。

实施例6

取山豆根400g质量份、龙葵360g、射干100g、黄芪400g、甘草300g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50℃),得到浓缩提取液。

实施例7

浓缩提取液加水稀释至800 ml,加入山梨酸钾2g,炼蜜150g,搅匀,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7.0,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 ml,搅匀,滤过,灌封,灭菌,即得合剂。

实施例8

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取浸膏粉,加糊精、乳糖和阿司帕坦,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包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9

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取浸膏粉,加糖粉和淀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包装,即得片剂。

实施例10

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取浸膏粉,加淀粉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包装,即得硬胶囊。

实施例11

浓缩提取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2(50℃)的稠膏,与大豆油、蜂蜡、聚山梨酯80及山梨酸钾,混匀,过筛,压制成软胶囊。

药理药效实验

本发明组合物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的有效性试验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本发明组合物:选实施例1-6中任一制备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

本发明组合物去黄芪组:选上组本发明组合物,去掉黄芪,制备浓缩提取液,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加入糊精,使浸膏粉与本发明组合物浸膏粉等量;;

1.2剂量:

小鼠用量为1.14g干膏粉/kg/d;大鼠用量为0.58g干膏粉/kg/d;豚鼠用量为0.44g干膏粉/kg/d。

2 试验方法及结果

2.1对氨水致大鼠咽炎模型的影响

SD大鼠,60只,体重150±1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用喷雾器将15%氨水喷于动物咽部,每次喷3下(每下约0.08ml左右),每天上、下午各喷1次,连续3天,正常对照组喷蒸馏水。于第4天各给药组动物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于第4天给药1h后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咽部情况。并按下述评判标准记录: 0分:无上述情况;1分:咽部肿胀,无充血;2分:咽部肿胀,部分充血;3分:频繁搔抓口部,饮水,并出现咽部充血、肿胀,黏膜呈鲜红色。

表1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频繁搔抓口部,饮水,肉眼观察并出现咽部充血、肿胀,黏膜呈鲜红色;本发明组合物组咽部病变积分情况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去黄芪组比较有差异(P<0.05)。

2. 2对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9±1g,按体重等级随机分为4组,各给药组灌胃给药,0.2ml/10g,每日1次,连续3天,正常组及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情况下给蒸馏水。最后1次灌胃给药1h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冰醋酸溶液0.2ml/只,并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溶液0.1ml/只,20min后脱颈处死小鼠,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每只5ml并收集腹腔液,在1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多功能酶标仪在590nm处测定吸光度,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2显示: 本发明组合物组可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去黄芪组比较有差异(P<0.05)。

2. 3对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

取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9±1g,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本发明组合物组、去黄芪组。各给药组灌胃给药,0.2ml/10g,每日1次,连续3天,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情况下给蒸馏水。于第3天给药1小时后,小鼠腹腔注射1%冰醋酸溶液0.2ml/只。注射冰醋酸5min后立即观察小鼠扭体情况,记录15min内扭体次数。

表3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可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去黄芪组比较有差异(P<0.05)。

2. 4对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模型的影响

取豚鼠60只,体重250~350g,雌性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本发明组合物组,去黄芪组。各给药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天,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情况下灌胃蒸馏水。第3天给药2h后将各组豚鼠右后足背脱毛,用砂纸擦伤豚鼠右后足背脱毛处,面积约1cm2,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在创面处滴0.1%组胺磷酸液0.05ml/足,以后每隔3分钟将组胺磷酸液滴在创面上,直至豚鼠回头舔右后足为止,以此时所给的组胺磷酸总量为致痒阈。若滴加10次,豚鼠仍没回头舔后足,则以10次所给的组胺磷酸量为致痒阈。正常对照组同等情况下滴蒸馏水。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4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可提高组胺致豚鼠的致痒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与去黄芪组比较有差异(P<0.05)。

临床实验例

本发明组合物于2006年至2010年间,对诊断为咽喉炎,有咽喉疼痛、失音等症状的1134对受试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男性1221例,女性104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21天,最短8小时,服用本发明组合物3天后,主要症状咽喉疼痛平均有效率98.80%,失音平均有效率83.1%,总有效率96%。而对照组(即去黄芪组)主要症状咽喉疼痛平均有效率90.40%,失音平均有效率65.5%,总有效率88.5%。

本发明组合物在止痛和失音治疗方面,优于本发明去黄芪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