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牛焦虫病的药物,属于兽用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引起牛焦虫病的焦虫可分为牛巴贝西焦虫病和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两种。
(一)牛巴贝西焦虫病该病潜伏期为9~15天,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以上,呈稽留热。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停止,呼吸和心跳增快,可视黏膜黄染,有点状出血,初期拉稀,后期便秘,尿呈红色乃至酱油色。红细胞减少,血红素指数下降,急性病例可在2~6天内死亡。轻症病畜几天后体温下降,恢复较慢。
(二)牛泰勒焦虫病该病潜伏期14~20天,病初体表淋巴结肿痛,体温升高到40.5~41.7℃,呈稽留热,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精神萎顿,结膜潮红。中期体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正常的2~5倍。反刍停止,先便秘后腹泻,粪中带血丝。可视黏膜有出血斑点。步态蹒跚,起立困难。后期结膜苍白,黄染,在眼睑和尾部皮肤较薄的部位出现粟粒至扁豆大的深红色出血斑点,病牛卧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患病牛要及早治疗,扑灭体表的蜱。
目前,主要采用西医疗法对牛焦虫病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如下:
(1)贝尼尔,每公斤体重用3.5~3.8毫克,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轻症1次即可,必要时每天1次,连注2~3次。水牛对此药较敏感,一般用药1次较安全,连续使用,易出现毒性反应,甚至死亡;黄牛偶尔出现起卧不安、肌肉震颤等副作用,可很快消失。
(2)黄色素,每公斤体重3-4毫克,配成0.5%-1%溶液静脉注射,症状未减轻时,24小时后再注射1次。病牛在治疗后的数日内须避免烈日照射。注射时,切忌将药液漏到血管外。
(3)阿卡普林,每公斤体重用0.6~1毫克,配成5%溶液皮下注射。有时注射后数分钟出现起卧不安,肌肉震颤,流涎、出汗、呼吸困难等副作用(孕牛可能流产),一般于1~4小时后自行消失。若不消失,可皮下注射阿托品,每公斤体重10毫克,能迅速解除副作用。
(4)咪唑苯脲,每公斤体重2毫克,配成10%溶液,分2次肌肉注射。
(5)在选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采用对症疗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用维生素B12治疗贫血,中等个体的牛1次皮下注射1~1.5毫升(80~120毫克),有条件的,可应用输血疗法,效果更好。
上述西医治疗方法疗效低,副作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来源广、药力强、见效快、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牛焦虫病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牛焦虫病的药物,由下列原料药材构成:黄花蒿幼嫩枝叶3000~5000g、藜芦30~50g、青木香30~50g、苦棟木20~30g、大蒜20~30g、蜂蜜50~100g。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黄花蒿幼嫩枝叶4000g、藜芦40g、青木香40g、苦棟木25g、大蒜25g、蜂蜜75g。
用法用量为:将黄花蒿幼嫩枝叶、藜芦、青木香、苦棟木、大蒜捣碎,与500g冷水混合均匀后静置30~60min,继而与蜂蜜调匀后分两次灌服,一日2次,连服3~7天。
上述技术方案中:
黄花蒿,又叫黄蒿,是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中草药。其性味辛、苦,凉,无毒。具有下气开胃,止盗汗,除邪气,杀虫杀病毒等功效。 黄花蒿,尤其黄花蒿幼嫩枝叶,含黄花蒿素、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均有抗血吸虫、抗弓形虫、抗疟、抗孕、抗纤维化、抗心律失常和肿瘤细胞毒性等作用。体外培养提示,黄花蒿素对疟原虫有直接杀灭作用。电镜观察证明,黄花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无性体的膜相结构,首先作用于食物色膜、表膜和线粒体膜,其次是核膜和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体亦有影响。由于食物泡膜发生变化,阻断了疟原虫摄取营养的早期阶段,使疟原虫迅速发生氨基酸饥饿,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体外,使泡浆大量损失,内部结构瓦解而死亡。黄花蒿素对间日疟、恶性疟及抗氯喹地区恶性疟均有疗效高、退热及原虫转阴时间快的特点,尤其适于抢救凶险性疟疾。
藜芦,性味辛、苦,寒。有毒。具有杀虫疗疮、涌吐风痰之功效。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用于杀虫、灭蛆、灭蝇等。治疗中风痰壅、癫痫、淋巴管炎、虐疾、乳腺炎、骨折、跌打损伤、头癣、疥疮等症。
青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胃、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和胃,调气解郁,驱虫,止痛,安胎,镇静,杀菌,退烧之功效。用于解热、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用于抗痉挛、治疗恶心、肿胀、呼吸困难、打呃、气喘、气管炎等;可作为消炎药、抗微生物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茵与绿脓杆茵、皮肤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草衍义》记载:青木香,生嚼之,极辛香,尤行气。《祁州药志》记载:青木香,健胃,利尿,祛痰,驱虫。《河北药材》记载:青木香,散风湿,降恶气,解毒。《陕西中药志》记载:青木香,行气化滞,健脾和胃。治胸满腹胀,呕吐泄泻,痢疾等症。《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青木香,健胃,行气,止痛,治胃痛,气滞胸腹胀满、疼痛。《西藏常用中草药》记载:青木香,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治慢性胃炎,胃肠机能紊乱,肋间神经痛,胸壁挫伤和岔气作痛。青木香精油具有镇静、杀菌、退烧和驱虫的作用。可作为消炎药、抗微生物制剂、防腐剂、祛痰剂、止咳剂、消化调补剂、除臭剂、驱虫剂、发汗剂、杀菌剂、神经镇静剂、兴奋剂、健胃剂、滋补剂等。
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解毒杀虫,行气消积,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温脾暖胃之功效。治饮食积滞、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脘腹冷痛,水肿胀满。《名医别录》记载:“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毒气”。《新修本草》记载:“下气,消谷,化肉”。《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苦棟木,具有行气止痛、杀虫之功效。
蜂蜜,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健脾养胃、润肠通便、益气补血、消肿止血、生津止渴、润喉通肠、润肺开胃、散寒清目、补中、润燥、养肝、利尿、止痛、止咳、促进消化、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促进组织再生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调理肠胃、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患者的治疗,其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纲目》记载: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为纯中药配方,其采用诸多杀虫药味相配伍,采用蜂蜜作为润滑剂助消化,不但能够有效的杀灭焦虫,而且能从源头上调理焦虫病带来的诸多病症,其具有成本低、来源广、药力强、见效快、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牛焦虫病的药物,由下列原料药材构成:黄花蒿幼嫩枝叶3000g、藜芦50g、青木香30g、苦棟木30g、大蒜20、蜂蜜100g。
实施例2:一种治疗牛焦虫病的药物,由下列原料药材构成:黄花蒿幼嫩枝叶4000g、藜芦40g、青木香40g、苦棟木25g、大蒜25g、蜂蜜75g。
实施例3:一种治疗牛焦虫病的药物,由下列原料药材构成:黄花蒿幼嫩枝叶5000g、藜芦30g、青木香50g、苦棟木20g、大蒜30g、蜂蜜50g。
进3年来,采用本发明所述药物治疗牛焦虫病病例83例,用法用量为:将黄花蒿幼嫩枝叶、藜芦、青木香、苦棟木、大蒜捣碎,与500g冷水混合均匀后静置30~60min,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较为活跃时,继而与蜂蜜调匀后分两次灌服,一日2次,连服3天后,治愈52例,其余患牛继续治疗,连服7天后,总共治愈81率,治愈率为98%,经检查,该81例中红细胞染虫率降为0。其余2例病症均有好转,有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