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2534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属于一种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奶牛放线菌病又叫大颌病,是牛型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局部皮肤、肌肉发生硬肿、破溃、创口经久不愈为主要特征。奶牛放线菌病病因:病原为牛放线菌(伊氏放线支菌、林氏放线杆菌和化脓性细菌),是一种不运动、不形成芽孢的杆菌,放线菌侵入病牛深部组织后,引起白细胞渗出和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发展成为肿瘤样赘生物-放线菌肿。奶牛放线菌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主要侵害牛,以2-5岁幼龄牛最易患病,放线菌病原的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主要是通过被放线菌污染的带芒刺植物或者用具刺伤口腔黏膜和皮肤而传染。奶牛放线菌病的主证: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常见在病牛颌骨处发生肿胀形成坚实硬块。由于呼吸、吞咽和咀嚼均发生困难,所以出现迅速消瘦。肿部初期有疼痛,后期皮肤化脓破溃,肉芽组织呈蘑菇状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形成瘘管流出黄色粘稠的脓液经久不愈,严重影响产奶。奶牛放线菌病的实验室诊断: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比较特殊,易于作出诊断。必要时可以用蒸溜水稀释脓汁,找出硫磺样颗粒,洗净后置载玻片上,加一滴10-15%苛性钾溶液,覆盖载玻片用力搓压,置低倍镜弱光镜检,可见到特征性菊花状菌块,四周有曲光性较强的放射形棍棒状体,用革兰氏染色即可确诊细菌种类。现有技术治疗奶牛放线菌病,大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本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有药物残留,治疗效果有待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九香虫25-45份、紫花地丁55-75份、山慈姑40-60份、毛莲菜20-40份、木芙蓉60-80份、大苞鸭跖草40-60份、脓见愁20-40份、半边旗60-80份、白背黄花稔60-80份、瓜子金20-40份、乌敛梅15-25份、唐古特青蓝25-45份、沙参40-60份、蜜炙甘草15-30份、桔梗5-15份。根据以上所述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重量份包括:九香虫25份、紫花地丁55份、山慈姑40份、毛莲菜20份、木芙蓉60份、大苞鸭跖草40份、脓见愁20份、半边旗60份、白背黄花稔60份、瓜子金20份、乌敛梅15份、唐古特青蓝25份、沙参40份、蜜炙甘草15份、桔梗5份。根据以上所述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重量份包括:九香虫45份、紫花地丁75份、山慈姑60份、毛莲菜40份、木芙蓉80份、大苞鸭跖草60份、脓见愁40份、半边旗80份、白背黄花稔80份、瓜子金40份、乌敛梅25份、唐古特青蓝45份、沙参60份、蜜炙甘草30份、桔梗15份。根据以上所述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重量份包括:九香虫37份、紫花地丁67份、山慈姑50份、毛莲菜28份、木芙蓉70份、大苞鸭跖草50份、脓见愁30份、半边旗67份、白背黄花稔64份、瓜子金30份、乌敛梅17份、唐古特青蓝38份、沙参48份、蜜炙甘草20份、桔梗9份。根据以上所述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按重量份包括:九香虫32份、紫花地丁62份、山慈姑48份、毛莲菜24份、木芙蓉66份、大苞鸭跖草46份、脓见愁26份、半边旗62份、白背黄花稔60份、瓜子金38份、乌敛梅20份、唐古特青蓝32份、沙参44份、蜜炙甘草18份、桔梗5份。本发明治疗奶牛防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药性功效:九香虫:性味:咸、温。归经:归脾、肝、肾经。功效:理气止痛、温中壮阳。主治:对放线菌均有很强抑制杀灭作用。紫花地丁:性味:苦、辛、寒。归经:入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疮黄肿毒、瘰疬痰核。山慈姑:性味:甘、微辛、寒。归经:归肝、脾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痈疽疔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黃肿毒、毒蛇咬伤。毛莲菜:性味:苦、寒。归经:归肝、肾、胃、小肠经。功效:消炎解热,保肝利湿。主治:抗炎、利尿、消肿。木芙蓉:性味:辛、平。归经:归肺、胃经。功效:凉血解毒、消肿排毒、散瘀止痛。主治:目赤肿痛、囗舌生疮、早期使用能消肿止痛促进肿胀吸收。中后期已成脓者有排脓破溃之功。大苞鸭跖草:性味:甘、淡、寒。归经:归心、肝、脾、大肠经。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痈疮疔毒。脓见愁: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肺经。功用与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湿热泻痢、黃疸等症。半边旗:性味:苦、辛、凉。归经:归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生肌。主治:疮疡肿胀、蛇毒咬伤、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胀、外伤出血、疔疮。白背黄花稔: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肺、肝经。功效:清热利湿、排脓消肿。主治:消肿排脓、收敛生肌。功效:消肿散结、拔毒生肌。主治:治瘰结核、痈肿疮毒。瓜子金:性味:微温、辛。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活血散瘀、解毒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乌敛梅:性味:酸、苦、寒。归经:归心、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主治:咽喉肿痛、疔毒肿痛。唐古特青蓝:性味:苦、寒。功效:和胃疏肝、清肝胃之热。主治:溃疡、胃炎、肝炎。沙参:性味:甘、微苦。归经:归肺、胃经。功效:清热养阴、益脾健胃、滋阴益肾。主治:虚劳发热,阴伤燥咳,口渴咽干。蜜炙甘草:性味:平、甘。归经:归十二经。功效:补气和中、缓和药性、缓急定痛、解毒之功。主治:脾胃虚弱、祛痰止咳。蜜炙甘草增强润肺止咳、补中益气作用,缓和方中各药药性,减低毒副作用。桔梗: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肺经。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咽喉部位疾病多配伍桔梗,以引药上行。本发明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组合物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敛疮收口。方解:方中以九香虫、紫花地丁、山慈菇为主药,主药性味同为苦、寒长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既可清热又可解毒,治因邪毒入侵所致的牛放线菌病局部肿胀,胀而不溃及久溃不收之症;以毛莲菜、木芙蓉、大苞鸭跖草、脓见愁、半边旗、白背黄花捻、瓜子金、为辅药,协助主药增强清血分之热毒,消散热毒蓄结成痈所致的瘀血肿胀,起到凉血解毒、活血止痛、敛疮生肌愈合疮口之功效;以唐古特青蓝、沙参为佐药起气血并调、补益中气治久病体虚所致气虚血少,体弱消瘦免疫力低下,强壮畜体提高抵抗力;以蜜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缓和药性。以桔梗为引药,引诸药上行直达病牛患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法用量:粉剂,按奶牛体重每次2g/kg,胃管投服,每日一次,一般连用七至十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西医治疗奶牛放线菌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最大的区别是,改变兽医临床上用药的旧观念,长期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牛防线菌病,会造成家畜非特异性免疫力低下,诱发产生多重耐药菌株,药物在家畜体内残留,危害人们食肉、乳安全。少用抗生素药物,改用中兽药制剂,因为中兽药制剂大多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提高畜体免疫力替代抗生素类药物的作用。中药采取的是个性化的复方制剂,对病症具有针对性,治疗过程中中药有效成分的多元化,细菌、病毒难以对其产生耐药性,使得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不会产生药物残留,排泄物对土壤、水源不造成环境污染。本发明根据祖国传统中医理论,优选药物、科学配伍按照最佳配比组成复方制剂。结合新型制剂技术,为兽医医疗行业所推出,在奶牛放线菌病的临床型、和慢性型的治愈率均有提高。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治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疗效显著、见效快、治愈高、安全可靠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配方。本发明的中药组方合理成本低,药材天然无污染,病牛服药以后无药物残留,没有休药期,对人们食用肉、乳食品没有危害。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敛疮收口。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现代检验技术进行验证,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实施方式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分包括:九香虫25份、紫花地丁55份、山慈姑40份、毛莲菜20份、木芙蓉60份、大苞鸭跖草40份、脓见愁20份、半边旗60份、白背黄花稔60份、瓜子金20份、乌敛梅15份、唐古特青蓝25份、沙参40份、蜜炙甘草15份、桔梗5份。制备方法步骤一:将九香虫25克、紫花地丁55克、山慈姑40克、毛莲菜20克、木芙蓉60克、大苞鸭跖草40克、脓见愁20克、半边旗60克、白背黄花稔60克、瓜子金20克、乌敛梅15克、唐古特青蓝25克、沙参40克、蜜炙甘草15克、桔梗5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时,蒸汽压力为0.6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步骤二: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制备好的组合物放入自封袋内或容器中封口备用。使用时将本组合物取出,用开水冲开搅拌均匀后通过灌服给药,根据病牛体重计算出用药量后,通过灌服给药每天一次,连用5-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优选实施方式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分包括:九香虫45份、紫花地丁75份、山慈姑60份、毛莲菜40份、木芙蓉80份、大苞鸭跖草60份、脓见愁40份、半边旗80份、白背黄花稔80份、瓜子金40份、乌敛梅25份、唐古特青蓝45份、沙参60份、蜜炙甘草30份、桔梗15份。制备方法步骤一:将九香虫45克、紫花地丁75克、山慈姑60克、毛莲菜40克、木芙蓉80克、大苞鸭跖草60克、脓见愁40克、半边旗80克、白背黄花稔80克、瓜子金40克、乌敛梅25克、唐古特青蓝45克、沙参60克、蜜炙甘草30克、桔梗15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时,蒸汽压力为0.6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步骤二: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制备好的组合物放入自封袋内或容器中封口备用。使用时将本组合物取出,用开水冲开搅拌均匀后通过灌服给药,根据病牛体重计算出用药量后,通过灌服给药每天一次,连用5-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优选实施方式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分包括:九香虫37份、紫花地丁67份、山慈姑50份、毛莲菜28份、木芙蓉70份、大苞鸭跖草50份、脓见愁30份、半边旗67份、白背黄花稔64份、瓜子金30份、乌敛梅17份、唐古特青蓝38份、沙参48份、蜜炙甘草20份、桔梗9份。制备方法步骤一:将九香虫37克、紫花地丁67克、山慈姑50克、毛莲菜28克、木芙蓉70克、大苞鸭跖草50克、脓见愁30克、半边旗67克、白背黄花稔64克、瓜子金30克、乌敛梅17克、唐古特青蓝38克、沙参48克、蜜炙甘草20克、桔梗9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时,蒸汽压力为0.6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步骤二: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制备好的组合物放入自封袋内或容器中封口备用。使用时将本组合物取出,用开水冲开搅拌均匀后通过灌服给药,根据病牛体重计算出用药量后,通过灌服给药每天一次,连用5-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优选实施方式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治疗奶牛放线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分包括:九香虫32份、紫花地丁62份、山慈姑48份、毛莲菜24份、木芙蓉66份、大苞鸭跖草46份、脓见愁26份、半边旗62份、白背黄花稔60份、瓜子金38份、乌敛梅20份、唐古特青蓝32份、沙参44份、蜜炙甘草18份、桔梗5份。制备方法步骤一:将九香虫32克、紫花地丁62克、山慈姑48克、毛莲菜24克、木芙蓉66克、大苞鸭跖草46克、脓见愁26克、半边旗62克、白背黄花稔60克、瓜子金38克、乌敛梅20克、唐古特青蓝32克、沙参44克、蜜炙甘草18克、桔梗5克投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将粉碎后的中药组合物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时,蒸汽压力为0.6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过滤液和滤渣;将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过滤液和滤渣;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步骤二:采用超微粉磨机粉碎,粉碎至30微米以下获得中药超微细粉,将制备好的组合物放入自封袋内或容器中封口备用。使用时将本组合物取出,用开水冲开搅拌均匀后通过灌服给药,根据病牛体重计算出用药量后,通过灌服给药每天一次,连用5-10天。或者按着本实施方式中药组合物的上述配比关系将中药组合物混合浸泡之后,用煎锅熬煮之后获得中药汤,通过胃管对病畜直接进行灌服。具体试验试验动物:临床资料中放线菌病病牛45头,(年龄3-9岁、体重110-380kg)病程均在7-10天内、体重、年龄、体况相同具有可比性,随机分成3组。试验药物:本组合物药物实验组分别采用,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1、优选实施方式2、优选实施方式4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粉剂,内服:按奶牛体重每次2g/kg,每天一次,连用七至十天。实验组别病例数(头)治疗数(头)治愈数(头)治愈率(%)实验1组13131292.3实验2组23232295.6实验3组99888.8试验结果:实验一组治疗13例,治愈12例,治愈率92.3%;实验二组治疗23例,治愈22例,治愈率95.6%;试验三组治疗9例,治愈8例,治愈率88.8%。对比试验试验动物:临床资料中放线菌病病牛46头,随机分成2组(年龄2-7岁、体重110-390kg)病程均在8-12天、体重、年龄、体况相同具有可比性。试验药物:本组合物药物,采用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1制备的组合物粉剂,按奶牛体重2g/kg,内服,每日1次,连用7-10天。对照组,青霉素、链霉素(市售产品,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按奶牛5000单位/kg;链霉素,按奶牛12mg/kg,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日3次,连用6-9天;链霉素每日2次,连用3-4天。实验组别发病数(头)治疗数(头)治愈数(头)显效数(头)本组合物组23232223青、链霉素组23232022试验结果;本发明组合物实验组,共治疗23例,治愈22例,治愈率95.6%,显效率100%;青霉素、链霉素对照组实验治疗23例,治愈20例,治愈率为86.9%,显效率为95.6%,治愈病牛中1头,在半月后又见复发。本组合物组比对照组治愈率高8.7%,显效率高4.4%。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情况试验动物:放线菌病牛2头,试验前采集病牛血液,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平均数相近,以此为对比试验依据,证明两组病牛炎性反应相同具有可比性。试验药物:本组合物组,选用优选实施方式1制备的组合物粉剂,内服:按奶牛体重每次2g/kg,每天一次,连用七至十天。对照组,青霉素、链霉素(市售产品,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按奶牛5000单位/kg;链霉素,按奶牛12mg/kg,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日3次,连用5-9天;链霉素每日2次,连用3-4天。试验方法:病牛用药前,采集病牛血液送实验室血检,检查血液中白细胞的平均数,并记录。病牛用药后,分别在第4天、第8天采集病牛血液送实验室血检,检查血液中白细胞的平均数,第12天检查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平均值,并记录对比。试验结果:上述两组病畜在试验初期血液内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正常值,应用本组合组连续用药8天后,血液内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值;对照组因为用药时间延长,放线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第5天开始对照组药效逐渐减弱,白细胞总数回落减慢。本组合物组在药后第12天后,病畜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平均值,恢复至正常值:9×109/L;对照组在药后第12天后,病畜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平均值为:13×109/L。从以上可以证明,在治疗牛放线菌病上,本发明的组合物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判定标准:健康奶牛血液中白细胞平均值±标准差:9.41±2.13×109/L。产奶量对比结果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试验组提高产奶量高于青霉素、链霉素对照组,奶牛每日产奶量分别增加1kg、1kg、2kg、5kg。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药物残留,按国家规定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必需有弃奶期和休药期,所以此过程中对照组奶牛的牛奶废弃不能食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完全纯中药成份,在动物体内不会发生药物残留,保证牛奶安全、绿色无污染。时间(天)本发明实验组青、链霉素对照组1-321kg20kg4-624kg23kg7-926kg24kg10-1236kg31kg以上各组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相比对照组药效明显,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现代检验技术进行验证,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无复发。试验病案1某奶牛饲养场求诊,饲养员反应该场近期有2头牛,在颈部或下颌处出现肿胀,病牛疼痛不安。临床检查和诊断:病牛体温升高、呈间歇热、结膜潮红,食欲减退,下颌部位肿胀,皮肤有长约2厘米的开裂口,呈蘑菇状突出于皮肤表面,流出黄色而粘稠的脓液,有的未见脓汁,伤口处可见到苍蝇附着于溃烂部位。治疗:选用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2制备的组合物粉剂,对3头病牛均采用灌服给药,按每公斤体重2g剂量每天1次,连用7至10天;用药5天左右后病牛患处肿胀消退,疼痛减轻;13天左右后观察病牛溃烂部处开始逐渐愈合;一月后随访未见复发。试验病案2某奶牛饲养场求诊,饲养员反应该场近期有1头牛,在颈部和下颌处出现硬肿。临床检查和诊断:病牛体温升高、呈间歇热、结膜潮红、食欲减退、下颌部已经化脓破溃,呈蘑菇状突出于皮肤表面,流出黄色而粘稠的脓液。治疗:选用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3制备的组合物粉剂,按每公斤体重2g/kg剂量,每天1次、连用7至10天;用药6天左右后观察病牛患处肿胀消退;12天左右后观察病牛患部开始愈合;一月后随访未见复发。试验病案3某养殖饲养员反映,近期有3头牛下颌部出现肿胀。临床检查和诊断:病牛体温升高、呈间歇热、结膜潮红、食欲减退、下颌部位肿胀、破溃处流出黄色粘稠脓液,伤口处可见到草屑沾染。治疗:选用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4制备的组合物粉剂,采用灌服给药按每公斤体重2g/kg剂量,每天1次、连用7至10天;用药6天左右后病牛患处肿胀消退;15天左右后观察病牛患部开始愈合;一月后随访未见复发。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