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烂脚趾丫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542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烂脚趾丫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烂脚趾丫的防治技术。



背景技术:

烂脚趾丫是引角质层厚、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糜烂型烂脚趾丫,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由于脚长时间在鞋里面,加上走路或运动以及鞋的透气性不是太好,或是洗澡洗脚后没及时擦干,导致相邻趾间脚趾丫根部比较潮湿,容易造成真菌感染致病。

现有技术中防治此病的方法往往是外用中西药。由人脚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靠得很紧,透气性不好,特别容易潮湿,发生烂脚趾丫。药物的使用,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且一旦真菌感染脚趾丫后,治疗时间较长。

申请号为200410064951.1 的“舒脚丫器具”专利,是在杆体的杆端上配有指掌,在指掌前部设有数个手指状的指头,主要是用抓痒以克服脚丫痒,或用来对脚的其它部位来进行按摩,以避免手与脚的直接接触,避免手受脚上病菌的感染。该技术不能对烂脚趾丫进行防治。

日常生活中,有时脚趾丫潮湿、烂或痒,为了使脚趾间通风透气,往往用一个小纸团或类似物临时间隔一下,可是在脚哪怕是有小的活动时或夜里睡着的时候,中间的临时间隔物很快就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烂脚趾丫的装置,使得人在居家或卧床休息与睡觉时,趾间能很好地保持想要的间隔距离,确保趾间能长时间持续保持通风透气,保持干燥,以实现在不用药的情况下防治烂脚趾丫,避免因用药对人体造成的负作用伤害;或结合用药使用,亦以实现在用药的前后保持通风,缩短用药周期,减少用药对人体的负作用伤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烂脚趾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指和底杆;所述间指的数量为1~4个;所述间指的一端与底杆相连,间指与底杆之间为垂直位置关系;所有间指位于底杆的同一侧;间指的长度尺寸大于等于脚趾平放时脚趾厚度的2/3;间指的径向尺寸为0.5-1.5cm;相邻间指间的间距为可调。

所述的间指和底杆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且为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环保材料,使得使用起来脚趾丫更舒适和健康环保;所述装置色为肤色,使用起来更加美观。

所述间指与底杆之间为绕底杆中心轴可转动连接,便于满足不同的脚趾丫之间对间指到脚趾丫根部距离不同需求。

还包括一面杆;所述间指的另一端与面杆可拆卸地相连,间指与面杆之间为垂直位置关系,且间指与面杆之间为绕面杆中心轴可转动连接;间指的长度大于脚趾平放时脚趾厚度。

所述间指的横切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间指正对脚趾丫根部的那一侧,可拆卸地设置有可装卸药的药袋;所述药袋的材质为医用纱布。

一种防治烂脚趾丫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脚洗净擦干,光脚不穿袜子;

步骤二,使用所述装置,使得间指位于需要通风的脚趾丫之间,以保证脚趾丫根部可能烂或是已经烂或痒的位置镂空,直接完全爆露在空气中;

步骤三,将脚底腾空,即脚底不平贴于其它物体上,使得需要通风的脚趾丫部位彻底通风;通风时间每天3个小时以上。

将脚洗净擦干后,在所述脚趾丫根部已经烂或痒的位置抹上治烂脚趾丫的外用药。

在所述间指正对脚趾丫根部的那一侧,装上可装卸药的药袋;在所述药袋中放置治疗烂脚趾丫的中药,使得放有中药的药袋能与脚趾丫烂的部位接触;接触0.15—0.5小时,卸掉药或移走药袋,保持间指与脚趾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中药的成份为:7%苦参、3%黄柏、7%明矾、13%百部、7%木香、3%半边莲、6%夜交藤、4%十大功劳、10%苦楝皮、5%土槿皮、5%荆芥、13%蛇床子、7%白芷、3%白癣皮、7%冰片;将所述成份捣碎、研磨后,调成凝胶状。

所述外用药为达克宁、兰美抒、贵州神奇、华陀膏中的任一种。

所述底杆或面杆的两端设有挡头,用以防止间指从底杆或面杆的一端滑落。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间指的径向尺寸为0.5-1.5cm,且间指位于需要通风的脚趾丫之间,以保证脚趾丫根部可能烂或是已经烂或痒的位置镂空,直接完全爆露在空气中,从而使得脚趾丫根部和趾间能有很好的通风透气干燥的效果,达到防治烂脚趾丫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将间指的一端与底杆相连,间指与底杆之间为垂直位置关系且位于底杆的同一侧,设置间指的长度尺寸大于等于脚趾平放时脚趾厚度的2/3,以及两个挡头,使得装置与脚趾之间具有更好地固定作用不易掉落,确保能长时间地通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不知不觉掉落装置而不知情,耽误通风,影响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间指和底杆的材料选用肤色弹性材料,且为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环保材料,使得使用起来脚趾丫更舒适,美观和环保健康。

本发明通过在装置上设置药袋,可方便同时用药,特别便于固定中药与脚趾的充分长时间接触。本发明的使用可在床上睡觉过程中实现,避免长时间坐着泡脚不便,冬天也可进被窝使用,不至于挨冻。本发明设置可配合用药治疗,与单纯用药治疗相比,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用药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药袋的装置局部示意图;

图中:1 面杆,2 底杆,3 间指,4套环,5挡头, 6 药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运动男生

某小学六年级男生,身高167CM,体重70KG,平时每天均有运动1小时以上,穿运动鞋。在没有烂脚趾丫的同样前提下,左脚使用本装置,右脚不用。每天放学回家中午在家休息时使用本装置1小时,晚上放学回家在家写作业或坐着做其它事情时使用本装置两小时(使脚翘起置于其它物体之上,使其通风,而不是平放于地面)。使用的本装置是带四个间指的,间指的横截面为圆形,间指的径向大小为0.5CM,间指的长度尺寸大于脚趾平放时脚趾厚度;装置带面杆,底杆和面杆两端均设有挡头,装置材料为硅胶。10天后发现,右脚的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有烂脚趾丫开始发生,15天后变重;而左脚因使用本装置没有发生烂脚趾丫。可见本装置能很好地预防烂脚趾丫。

实施例2:患者毛女士

某成人患者毛女士的左右脚四趾和五趾之间均患有轻度糜烂型烂脚趾丫,重度同等。每晚睡觉前洗净脚擦干后,两脚均不用药,右脚使用本发明装置,左脚不用本发明装置顺其自然。所用的本发明装置间指的径向尺寸为1.5cm,不带面杆,间指的长度尺寸为脚趾平放时脚趾厚度的2/3。每晚睡觉时使用本装置,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取下装置,使用时间为8个小时。经过两天后发现毛女士右脚有明显好转,而左脚不见一点好转;再经过三天后,毛女士右脚完全好了,左脚病情恶化了。

实施例3:患者邹先生

某成人患者邹先生两只脚8个脚趾丫间均患有较严重的烂脚趾丫。冬日每晚睡觉前洗净脚擦干后,两脚均使用中药:7%苦参、3%黄柏、7%明矾、13%百部、7%木香、3%半边莲、6%夜交藤、4%十大功劳、10%苦楝皮、5%土槿皮、5%荆芥、13%蛇床子、7%白芷、3%白癣皮、7%冰片;将所述成份捣碎、研磨后,调成凝胶状,置于本发明装置的药袋中,且使药袋及其内的药成份充分与患部接触;每晚睡觉前用上本装置,间指的横截面为椭圆形,间指的径向尺寸为1.5cm;使药袋与患部接触30分钟后将药袋和药从装置中取出后继续使用本装置,至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取下本装置,连续使用时间为7小时;这样使用7天之后,发现两脚烂脚趾丫完全康复。如果不使用本装置,光使用同样的中药,需至少21天以上才能康复。配合作用本发明,大大缩短了用药周期,减少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

实施例4:患者李先生

某成人患者李先生为体育老师,共3个脚趾丫间患有典型的脚气,夏天每晚睡觉前洗净脚擦干后,两脚患位均外用达克宁后再使用本发明装置,间指的径向尺寸为1cm,不带面杆。在每晚睡觉的同时使用本装置,时间为6个小时,经过5天后,完全康复。如果不使用本装置,只使外用达克宁,5天后才见好转,15天后才能基本康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