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装在小肠中的自体回输装置,自体回输装置包括弹性材料制作的管体,管体靠近两端的外圆周上均固定套装有防脱气囊,管体的内管壁沿轴向设有若干个固定在内管壁上的环形的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之间均设有单向阀;第一弹性囊中均穿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弹性囊的腔室内均设有第一支管;第二弹性囊中均穿装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二弹性囊的腔室内均设有第二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包括固定在管体的内管壁上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孔中固定安装有圆形篦板,圆形篦板的圆形出设有通孔,通孔中穿装有拉杆,拉杆的一端连接有圆形压板,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和圆形篦板之间的拉杆的外圆周上套装有弹簧;圆形篦板包括外圆环和与外圆环同心的内圆环,外圆环和内圆环通过扇形支撑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为锁紧螺母,拉杆设有与锁紧螺母匹配的螺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为橡胶管,防脱气囊、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均为橡胶材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塑料管;环形凸台、圆形篦板、为拉杆、圆形压板、弹簧和连接头均为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端均连接至管束,管束的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输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PLC控制装置和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管束的进口连接,空气压缩机PLC控制装置向空气压缩机输出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包括高速输出泵、储液装置及液体PLC控制装置,高速输出泵的出液口与管束的进口连接,储液装置的出液口与高速输出泵的进液口连接,液体PLC控制装置向高速输出泵输出控制指令。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7或8任一项所述的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患者小肠蠕动频率;
2)、将组成管束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出装置;
3)、通过设置在管束上的空压机PLC控制装置或液体PLC控制装置控制单位时间内空压机或高速输出泵向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内输出的气体量或液体量,观察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向管体的内腔的变形程度;
4)、调试结束后,将管体两端分别插入小肠造口两端的小肠输入襟和小肠输出襟,通过防脱气囊注气管向防脱气囊内充气,使防脱气囊的外壁支撑住小肠的内壁;在小肠的蠕动作用下,小肠输入襟内的物质穿过单向阀的圆形篦板的扇形孔,冲向圆形压板,弹簧被压缩,圆形压板与环形凸台脱离,物质从圆形压板和管体的内壁之间进入第一弹性囊的内圈中;此时动力输出装置开始向第一弹性囊输入气体或液体;在气体或液体产生的压力情况下,第一弹性囊受压变形,将进入第一弹性囊内的物质通过设置在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之间的单向阀进入第二弹性囊;然后动力输出装置开始向第二弹性囊输入气体或液体的同时将第二弹性囊中的气体或者液体抽取出来;
5)、当完成步骤4)的工作后,此时动力输出装置同时实现分别对第一弹性囊或第二弹性囊内的气体或液体进行抽取和输入;按照步骤1)检测的患者小肠蠕动频率对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进行反复交替性的抽取和输入,将自体回输装置内的物质输送到小肠输出襟,最终实现了人造装置模拟小肠蠕动频率进行小肠双腔造瘘肠液自体回吸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小肠双腔造瘘术后肠内容物自体回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囊和第二弹性囊进行反复交替性的抽取和输入的频率为每分钟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