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418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主要由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相关的其它体征。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临床常有剧烈胸痛,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使之缓解,伴有恐惧感、濒死感、窒息感及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表现,可有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西药多治疗症状,不能有效治疗该病,而利用中草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

本发明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护理的中药配方,针对心肌梗死病因病机,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行血消肿,活血散瘀,散结通络为治则,达到散寒温阳,通脉止痛,治疗心肌梗死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上的问题,特提供了一种效果明显、疗程较短的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当归6g,生甘草6g,当归13g,川芎13g,赤芍13g,生地黄13g,桃仁13g,红花13g,柴胡13g,枳壳13g,桔梗13g,黄芪30-60g,桂枝13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发明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选择天然药物,针对心肌梗死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方中枳壳、桔梗、牛膝理气通脉,桂枝温心通阳。黄芪可益气升阳提高心肌细胞活力。上述诸味药物共用,相互协同相得益彰,共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行血消肿、活血散瘀、散结通络之效,达到散寒温阳,通脉止痛,治疗心肌梗死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当归6g,生甘草6g,当归13g,川芎13g,赤芍13g,生地黄13g,桃仁13g,红花13g,柴胡13g,枳壳13g,桔梗13g,黄芪30-60g,桂枝13g。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高血脂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焦山楂15-18g,决明子15-18g。

实施例3:如果患者有心悸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西洋参13g。

实施例4:如果患者有心痛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延胡索10-16g,水蛭13g,三七粉3-6g。

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心肌梗死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50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5±20岁(25~65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全部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

50例心肌梗死患者全部有胸痛,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症状。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心肌检测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心律整齐,无疼痛感;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症状加重,判定为无效。

3、治疗结果

50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3~4疗程后,治愈38例,治疗显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

典型案例:

于某,患者男性,68岁,因急性胃肠炎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冠心病病史, 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内进行抢救,做心电图,结果示:V1-V5导联ST段明显压低,T波倒置,V1V2V3导联示前间壁心肌梗死,V3~V5导联示局限前壁心肌梗死,V1~V5导联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示下壁心肌梗死,Ⅰ、avL导联示高侧壁心肌梗死,V7 ~V8导联示正后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伴右胸导联特别是V4rST段抬高,为急性心肌梗塞。后以中药治疗,服用本发明配方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第二诊:疼痛略感减轻,继服12剂,三诊:疼痛基本解除,之后,为巩固治疗效果,嘱继续服用12剂。随访1年,一切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