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手术可视引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7437发布日期:2018-06-26 06:5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器械。

现有技术

目前漏斗胸手术中在侧胸壁做小切口,先用引导器在胸骨后方建立隧道,然后引导NUSS钢板从胸骨后方穿过。手术主要的风险就是心脏损伤、肺损伤,一旦发生心脏破裂或严重肺损伤可导致患者死亡。

NUSS法具有切口小而隐蔽、手术操作简单且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且恢复快、能长期保持胸部伸展性、扩张性、柔韧性和弹性等优点,但必须有性能优越的特制植入器械和操作方便的专用手术器械才能实现,此手术对器械要求极高。手术风险主要发生在引导器穿过胸骨后建立隧道过程中,目前主流的规避风险的做法是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但仍有一下问题待解决:

1、手术室需配备一整套胸腔镜设备,价格高昂。

2、胸腔镜的使用增加了手术步骤和相应风险。

3、置入胸腔镜需在胸壁另作切口,或扩大切口后与引导器经同一切口,加重了损伤。

4、胸腔镜仅能观察安置一侧的胸腔情况,对侧仍处于盲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简化手术步骤,降低手术风险,将视频设备和引导器的作用整合到一起的漏斗胸手术可视引导器。是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的:

一种漏斗胸手术可视引导器,包括引导器的医用不锈钢主体,在医用不锈钢主体一端设置电源、视频输入接口,另一端设置玻璃头,此电源、视频输入接口通过输入线通道贯穿医用不锈钢主体至另一尾端的玻璃头,与玻璃头处的自带光源摄像头形成一整体。

为了更好的效果:玻璃头为高强度透明中空玻璃,内置自带光源摄像头,玻璃头外形为圆滑的扁平四棱锥形,内表面与外表面平行。

玻璃头的侧面设置过线孔。

在医用不锈钢主体一端设置把手,电源、视频输入接口横向贯穿通过把手连接输入线通道。

本发明将视频设备和引导器的作用整合到一起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优点:

1、使引导器在建立胸骨后隧道的全程中都处于可视化监控状态,在操作中就能及时发现和避免心脏、肺损伤。

2、不需要使用胸腔镜,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损伤、出血及使用胸腔镜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3、玻璃头为高强度透明中空玻璃,内置自带光源摄像头,玻璃头外形为圆滑的扁平四棱锥形,内表面与外表面平行,保证图像清晰不失真。

4、两者的的整合能减少设备投入,节约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述:

图1为本发明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一种漏斗胸手术可视引导器,包括引导器的医用不锈钢主体5,在医用不锈钢主体5一端设置把手6,另一端设置玻璃头3,电源、视频输入接口7从中央贯穿通过把手6连接输入线通道4至另一尾端的玻璃头3,与玻璃头3处的自带光源摄像头1形成一整体,见图2。

玻璃头3为高强度透明中空玻璃,内置自带光源摄像头1,玻璃头3外形为圆滑的扁平四棱锥形,内表面与外表面平行。玻璃头3的侧面设置过线孔2。

患者平卧,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碘伏消毒后铺无菌手术单,首先根据患者胸廓形状把金属支撑板塑型为弓形,然后在胸廓凹陷最深处两侧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分层切开皮肤,皮下和肌层,切口各长约2-3厘米。在肌层下游离至胸廓最高处,在左侧用本发明引导器从最高点相应肋间隙进入心包前、胸骨后方间隙,通过胸廓最凹陷处,从对侧胸廓最高点穿出。在引导器过线孔2处用双10号丝线连接支撑板,过线孔2的作用是手术中引导器穿出胸壁后用线将钢板和引导器连接在一起,由右至左拔回,把支撑板拖到胸骨后。用翻转器翻转支撑板,观察胸廓外形情况,塑型满意,在支撑板一侧或两侧放置固定板。分层缝合,手术完毕。整个引导器操作过程中无需胸腔镜辅助,利用引导器自带光源摄像头1实现可视化监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