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隐形凳的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767阅读:1238来源:国知局
带隐形凳的拐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拐杖领域,特别是带隐形凳的拐杖。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拐杖用于有腿脚创伤的人或残疾人撑在腋下辅助行走。凡使用拐杖辅助行走的人,大都走不了多远,总想要坐一会,休息一下,再走。但路上往往一时找不到坐的地方,即使有的路边有公用长条椅,距带拐步行的人距离又较远,带拐人体力难支,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时变成布凳的拐杖,即凳子是拐杖的组成部分,解决带拐步行途中找不到凳子坐的困难。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带隐形凳的拐杖,包括撑块、撑条、销钉、插盒、叉架、座布、脚柱。撑条下端安装在插盒内。插盒上安装有锁定撑条的旋钮。撑条能够从插盒中取出,拉开撑条后能够变作布凳。布凳的脚架由带隐形凳的拐杖的撑条组成,布凳的上方二块横框由带隐形凳的拐杖的撑块壳组成。撑块由二个撑块壳组成。座布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撑块壳上。每个撑块壳下边连接固定二根撑条。撑块壳内安装有座布。插盒固定在叉架上,叉架下方连接固定有脚柱。每块撑块壳两头下方各连接固定一根撑条,两块撑块壳下边的撑条交叉用销钉铰连在一起。座布折叠后放在撑块壳内。撑块壳上或撑条上安装了卡扣,布凳收折后,二块撑块壳合拢,被卡扣扣在一起。

带隐形凳的拐杖,以下简称拐杖。拐杖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部是一个折收后的布凳,中部是把上部的布凳与下方的脚柱连接起来的叉架,下部即是脚柱。

为叙述方便,从布凳到拐杖,先叙述布凳。布凳上方有两根横框,即撑块壳。两根横框之间连接有座布。座布有整块式和带式二种结构。座布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二根横框上。两根横框下方两头各固定一根撑条。一根横框下的二根撑条可以放进另一根横框下的二根撑条之间,并使二根横框两头平齐。每二根靠近的撑条中部交叉用销钉铰连在一起。把座布折叠后放进横框内,二根横框扣拢。横框下方安装有卡扣。卡扣把二根横框卡紧成一个整体。这时,二组撑条下端也已合拢。把二组撑条下端插进叉架上端固定的插盒中。插盒壳上安装了锁定装置的旋钮,扭紧旋钮,即把撑条下端锁定,即成一件整体拐杖。松开旋钮,把撑条从插盒中取出,扳开撑块壳即变成一个布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把布凳和拐杖组合在一起,布凳成为拐杖的一个组成部分。布凳的上方横框,作为拐杖的撑块。布凳的脚架作为拐杖两边的撑条,即拐杖高度的一部分。布凳的座布完全折叠放置于撑块内。整个布凳全部隐形,表面看不出来拐杖上有布凳,布凳随拐杖行走,携带非常方便。2、给带拐行走的人带来了很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带隐形凳的拐杖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撑条取下变成布凳后的结构图。

图3是撑块结构和座布折叠情况图。

附图中:撑块1、撑条2、销钉3、提把4、旋钮5、叉架6、脚柱7、卡扣8、插盒9、撑块壳10、座布11。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是带隐形凳的拐杖的整体结构图。图2中,是撑条取下变成布凳后的结构图。图3中,是撑块结构和座布折叠情况图。为了叙述方便,先叙述图2、图3。

图2中,布凳上方的两根撑块壳10之间连接有座布11。每根撑块壳10下面两头各连接固定一根撑条2,一根撑块壳10下方的二根撑条2能刚好放到另一根撑块壳下方的二根撑条之间。每相邻的两根撑条2用销钉3,即铆钉铰连在一起,即成布凳。

图3中,为方便观察,取掉了撑块壳两边的端面。撑块壳10是二根框形壳体,座布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撑块壳内。座布有整块式和带式二种结构。图2中是带式结构,图3中是整块式结构。座布有一定厚度,可以折叠。为了折叠方便快速,在每二条折痕之间加附一层有适当硬度的塑料片,使折痕线那一层布相对软一点。这样,放松时,可自成折叠状,收进撑块壳内即可。

把图2中的两根撑块壳向内收拢。一边收一边按图3中所示把座布折叠后放进撑块壳内。撑块壳下方安装有卡扣8。相对压紧二根撑块壳,二根撑块壳即被卡扣8卡住成一条整体撑块1。撑条2下端也同时收拢。

图1中,叉架6两边上端各固定一个插盒9,插盒9上安装有旋钮5。旋钮5有螺钉扭进插盒内。提把4两端与插盒相连接。叉架6下方即是脚柱7,与叉架6下方连接成一体。卡扣8安装在撑块1下边。

把图2中的布凳收折后,将两组合拢的撑条分别插进插盒中,旋转旋钮,把撑条下端锁定在插盒中,即成一件完整的拐杖。布凳即组成拐杖上部分。布凳上方的二根撑块壳扣拢后,即作为拐杖上方的撑块。布凳的脚架即作为拐杖上方两边高度的一部分。撑条下方正对插盒内旋钮螺钉位置设置有小窝坑,使锁定牢固可靠,以免打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