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1033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中医艾灸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目前虽然有很多种艾灸器,但是能够与人体治疗位置紧密固定的艾灸器还不常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与人体治疗位置紧密固定的艾灸器,以提高艾灸器的使用灵活性、方便性。

本发明的艾灸器包括外筒、内筒和热源块,关键在于所述外筒的两端开口,外筒的底端设有环形的吸盘,外筒的内壁以及内筒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内筒的底板中央设有艾条支撑筒,内筒的底板在艾条支撑筒的周围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环形的艾灰收集盘和环形的耐热透气网,内筒的上部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内筒盖,所述热源块放置于内筒的艾条支撑筒与内筒盖之间,内筒盖上设有进气口。

外筒底端所设的环形吸盘用于将外筒吸附在人体皮肤上,内筒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于外筒内,可以方便地调节内筒底端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从而保证人体所感受到的艾灸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艾条插在艾条支撑筒内,热源块位于艾条与内筒盖之间,将内筒盖旋于内筒上之后,即可保证艾条与热源块接触,艾条受热而开始艾灸。艾条所产生的艾灰会掉落在艾条支撑筒周围的艾灰收集盘内,而不会通过透气网掉落到人体皮肤上,更加安全。上述热源块可以采用集成有电热丝、电池的部件,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盖的底部通过弹簧安装有热源压紧板,热源压紧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即使在艾条因燃烧而不断缩短时,仍能够始终向下将热源块压紧艾条。

进一步地,所述艾条支撑筒的底部为倒置的锥形或者圆台形,以减少其底部所占的面积,从而增大环形透气网的透气面积。

本发明的艾灸器结构简单,可以轻松稳定地固定在艾灸的部位,并能够调节艾灸温度,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艾灸器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示:1、外筒;2、内筒;3、热源块;4、吸盘;5、艾条支撑筒;6、艾灰收集盘;7、耐热透气网;8、内筒盖;9、弹簧;10、热源压紧板;11、进气口;12、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艾灸器包括外筒1、内筒2和热源块3,关键在于所述外筒1的两端开口,外筒1的底端设有环形的吸盘4,外筒1的内壁以及内筒2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内筒2的底板中央设有艾条支撑筒5,内筒2的底板在艾条支撑筒5的周围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环形的艾灰收集盘6和环形的耐热透气网7,内筒2的上部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内筒盖8,内筒盖8的底部通过弹簧9安装有热源压紧板10,所述热源块3放置于内筒2的艾条支撑筒5与热源压紧板10之间,内筒盖8上设有进气口11。

外筒1底端所设的环形吸盘4用于将外筒1吸附在人体皮肤上,内筒2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于外筒1内,可以方便地调节内筒2底端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从而保证人体所感受到的艾灸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艾条12插在艾条支撑筒5内,热源块3位于艾条12与热源压紧板10之间,将内筒盖8旋于内筒2上之后,即可保证艾条12与热源块3接触,艾条受热而开始艾灸。热源压紧板10在弹簧9的作用下,即使在艾条12因燃烧而不断缩短时,仍能够始终向下将热源块3压紧艾条12。艾条12所产生的艾灰会掉落在艾条支撑筒5周围的艾灰收集盘6内,而不会通过透气网掉落到人体皮肤上,更加安全。

上述内筒盖8还可以防止艾条12从内筒2中掉落出去而影响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