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有滴定效果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558发布日期:2018-07-07 05:5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是一种治疗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风、寒、湿、热等流经经络造成气血痹阻引发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其辩证特征是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剧烈疼痛且疼痛不可触按,腰部板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配方,其成本低、见效快、副作用小,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龙眼肉10-15克,穿山甲3-6克,大枣8-12克,桃仁8-12克,当归10-15克,天花粉10-12克,柴胡10-20克,大黄10-20克。

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龙眼肉12克,穿山甲5克,大枣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天花粉10克,柴胡10克,大黄15克。

上述中药为1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的药性、药理及作用如下:

龙眼肉:补气活血,镇痛抗菌

穿山甲:活血消痈,通经下乳,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

大枣:补气养血,调和诸药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天花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促进脾脏免疫细胞的形成和分化

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镇静解痉

大黄:泻火通便,活血祛瘀;增强肠蠕动

本发明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结合多年的临床试验,不断探索形成了一种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经临床治疗有效率可达99%以上,治愈率达95%以上,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肿吸收,具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功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龙眼肉12克,穿山甲5克,大枣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天花粉10克,柴胡10克,大黄15克。

上述中药为1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根据临床观察疗效总结:

病例1,患者,男,32岁,患者症状:近期腰部受过外伤,俯仰活动艰难,舌暗紫。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病例2,患者,女,44岁,患者症状: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舌苔薄,脉象沉。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病例3,患者,女,58岁,患者症状:腰部板硬,疼痛不可触。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两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滞血淤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所述中药组成和重量为:龙眼肉12克,穿山甲5克,大枣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天花粉10克,柴胡10克,大黄15克。本发明的效果为:取材方便,见效快,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肿吸收,具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于朝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朝强
技术研发日:2016.12.24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