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发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4428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发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护发素亦称润丝,一般与香波成对使用,洗发后将适量护发素均匀涂抹在头发上,轻揉一分钟左右,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用香波洗发后,会使头发带有更多的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致使梳理不便。但是,护发素的主要成分可以中和残留在头发表面带阴离子的分子,并留下一层均匀的单分子膜,这层分子膜可修复头发因机械损伤和烫发、染发所带来的损伤,令秀发柔软光泽、易于梳理、抗静电。近年来,各种品牌的护发素大都是化学物质经混合配制生产,长期使用,化学物质的副作用易导致发根受损,皮屑增多。这就要求护发素不仅具有柔软发质的功效,还要具有绿色环保、防脱止痒、祛除皮屑、深层调理等功效。

中国专利CN103301040B公开了一种小麦蛋白护发素,由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水解小麦蛋白0.2-0.6%,椰油基乙基二甲基铵乙基硫酸盐2-5%,鲸蜡硬脂醇3-6%,甘油1-3%,去屑剂0.4-0.8%,余量为水。该发明的小麦蛋白护发素,能滋润头皮和头发,有助于修护受损发质,增强头发韧性,令秀发滋润光泽、柔顺滑爽、并容易梳理,但其止痒及调理效果不理想。

中国专利申请CN103301039A公开了一种茶叶油护发素,由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茶叶油0.2-0.6%,二(氢化牛脂酰胺乙基)羟乙基甲基氯化铵2-5%,鲸蜡硬脂醇磷酸酯3-6%,山梨糖醇1-3%,去屑剂0.4-0.8%,余量为水。该发明的茶叶油护发素,能抗菌,防止头癣、脱发,但其调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发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护发素,能滋润头皮和头发,有助于修复受损发质,增强头发韧性,令秀发滋润光泽、柔顺滑爽、易于梳理,使用后明显感到清爽、舒适、无油腻感,且祛除皮屑明显,对皮肤无刺激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发素,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10-20%、茶皂素3-5%、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1-5%、椰油酰胺单乙醇胺1-3%、对羟基苯甲酸酯0.1-0.3%、EDTA-二钠0.1-0.3%、薄荷提取物1-3%、去屑剂3-6%、保湿剂5-10%、护理剂15-25%、茉莉花提取物0.1-0.5%、柠檬酸0.1-0.3%和水24.6-60.6%。茶皂素购于湖南郎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AS NO:9000-30-0,椰油酰胺单乙醇胺CAS NO:68140-00-1,薄荷提取物购于上海光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茉莉花提取物购于苏州恒球科技有限公司。

进一步地,所述护发素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15%、茶皂素4%、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3%、椰油酰胺单乙醇胺2%、对羟基苯甲酸酯0.2%、EDTA-二钠0.2%、薄荷提取物2%、去屑剂4.5%、保湿剂7.5%、护理剂20%、茉莉花提取物0.3%、柠檬酸0.2%和41.1%水。

本发明采用较温和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与各组分复配,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间相互协同起修复受损发质,增强头发韧性,且有效祛除皮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和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按1:1:3的重量比组成。月桂酰谷氨酸钠CAS NO:29923-31-7,椰油酰甘氨酸钠CAS NO:90387-74-9,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CAS NO:12765-39-8。

进一步地,所述去屑剂为甘宝素与丁香酚按1:2的重量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为橄榄油与甘油按2:3的重量比组成。橄榄油CAS NO:8001-25-0。

进一步地,所述护理剂为小麦水解蛋白、黑芝麻提取物和何首乌提取物按2:1:2的重量比组成。小麦水解蛋白CAS NO:70084-87-6,黑芝麻提取物购于西安昌岳植物化工有限公司,何首乌提取物购于宁波德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护发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加入到容器中,加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边搅拌边加热至70~80℃,完全溶解,得溶液A;

S2向步骤S1所得溶液A中加入茶皂素和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均匀,冷却至65~75℃,完全溶解,得溶液B;

S3向步骤S2所得溶液B中加入EDTA-二钠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搅拌均匀,冷却至50~60℃,再加入薄荷提取物、保湿剂、去屑剂和护理剂,搅拌均匀,完全溶解,得溶液C;

S4将上述溶液C冷却至30~40℃,加入茉莉花提取物和椰油酰胺单乙醇胺,搅拌均匀,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值为5.5-6.5,搅拌均匀,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pH值为6.0。

茶皂素是从山茶科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糖式化合物,它属皂素类,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并且具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

薄荷提取物由天然薄荷提取而得,作用于头皮,具有清凉止痒的作用;茉莉花提取物由天然茉莉花提取而得,香气浓郁且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黑子芝麻提取物由天然黑芝麻提取而得,具有抗炎、乌发的功效;何首乌提取物由天然何首乌提取而得,具有抑菌、乌发、安神的功效。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起抗菌消炎,修复受损发质,增强头发韧性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护发素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提供的护发素能滋润头皮和头发,有助于修复受损发质,增强头发韧性,令秀发滋润光泽、柔顺滑爽、易于梳理;

(2)本发明提供的护发素,使用后明显感到清爽、舒适、无油腻感;

(3)本发明提供的护发素具有止痒的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且祛除皮屑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限于例证的目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一种护发素

所述护发素由以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

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与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的重量比1:1:3替换为1:1:1。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甘宝素与丁香酚的重量比1:2替换为1:1。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橄榄油与甘油的重量比2:3替换为1:1。

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小麦水解蛋白、黑芝麻提取物与何首乌提取物的重量比2:1:2替换为1:1:1。

实施例1的护发素的制备方法:

S1将水加入到容器中,加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边搅拌边加热至75℃,完全溶解,得溶液A;

S2向步骤S1所得溶液A中加入茶皂素和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均匀,冷却至70℃,完全溶解,得溶液B;

S3向步骤S2所得溶液B中加入EDTA-二钠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搅拌均匀,冷却至55℃,再加入薄荷提取物、保湿剂、去屑剂和护理剂,搅拌均匀,完全溶解,得溶液C;

S4将上述溶液C冷却至35℃,加入茉莉花提取物和椰油酰胺单乙醇胺,搅拌均匀,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值为6.0,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2-3与对比例1-4的护肤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试验例一、去屑效果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制备的护发素。

2.试验对象:马拉色菌标准菌株,购于武汉大学菌种保藏中心。

3.试验内容:

分别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制备的护发素,配制成0.2g/mL的溶液。按照《洗发露去屑效果检测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所公开的方法对实施例制得的护发素进行抑菌环直径测试,对护发素产品的去屑功效进行评价。其中,按照该文献(“洗发露去屑效果检测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何方、王坦、贾泽宝、洪晓鹏、彭谨,丝宝日化有限公司研发部,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年第11期)的方法,直接将测试原料洗发露换成护发素,进行测试即可。抑菌环直径越大,去屑效果越好。

4.试验结果:护发素去屑效果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护发素去屑效果测试

由表2知,本发明制备的护发素去屑效果较好,而对比例1-4的去屑效果相对较差,说明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协同起去屑止痒的功效,且去屑剂由甘宝素与丁香酚按重量比1:2组成时去屑效果最佳。

试验例二、感官评价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制备的护发素。

2.试验对象:试用人群140人,年龄分布在20-40岁,女性,头发普遍出现了头发干枯,失去弹性和柔软性的现象,无可能影响本试验结果的其他疾病。

3.试验内容:将试用人群分为7组,每组20人,,即实施例1-3组和对比例1-4组,分别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制备的护发素感官评价测试,每个样品试用1月,测试者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评分。评分标准:采取10分制,1分最差,10分最好,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4.试验结果:各种护发素使用效果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护发素感官评价效果

由表3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护发素的感官评价较好,而对比例1-4制备的护发素的感官评价相对本发明较差,说明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协同起修复受损发质,增强头发韧性,令秀发滋润光泽、柔顺滑爽、易于梳理,使用后明显感到清爽、舒适、无油腻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