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098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



背景技术:

对于经过鼻腔手术处理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后期的护理是十分关键的。在患者的鼻腔中会存留或产生污物,进而导致患者的鼻腔堵塞。在对患者进行鼻腔护理时,往往是人工徒手进行,这种方式下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用于实现对患者鼻腔的智能化清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后侧铰接安装有扶手,在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扶手置于第一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隐藏状态,扶手置于第二定位机构中时扶手处于工作状态;在所述机架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翻板,在所述翻板上设有面板,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在所述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清洗液箱、清洗液泵、水箱、清水泵、废水泵和废水箱,所述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清洗液箱、清洗液泵、废水箱和废水泵构成了清洗液流通的清洗机构;所述自来水第一插管、自来水第二插管、水箱、清水泵、自来水进管、自来水出管和废水箱构成了冲洗机构;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的自由端分别设有软管,在所述软管上设有管塞,设有管塞的软管一端置于患者鼻孔中;在所述机架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主要包括托块,所述托块与翻板接触且置于翻板下方时实现对翻板的支撑;

在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所述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清洗液泵、废水泵和清水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主要包括耳板、导向杆、固定环、第一定位弹簧、活动环、插杆、转轴、转轮和推块,在所述机架的后侧固定有一对耳板,在两所述耳板之间设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与导向杆固连的固定环、可相对导向杆滑动的活动环,在固定环与活动环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弹簧,在两耳板之间还转动安装有转轴,在转轴与耳板之间设有扭簧,在转轴上固定有转轮,在所述转轮的一端面上设有推块,推块相对活动环移动时便推动活动块的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插杆的作用端设有锥形的插头,在扶手上设有与插杆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主要包括定位器、支耳、滑板、第二定位弹簧和插销,在所述机架的后侧设有一对支耳,在所述支耳上固定有定位器,在所述定位器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滑板,在所述滑板上固定有插销,在所述滑板与定位器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弹簧,在所述第二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插销的作用端穿出定位器后置于支耳中,且插销的作用端置于扶手上的第二定位孔中时扶手与机架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将机架的内腔分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体,在上方的腔体中设有清洗液箱和清洗液泵。

进一步地,在横板下方的腔体中设有废水箱和废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管塞为圆筒形的双层结构,在管塞的两层之间填充有空气。

进一步地,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温度计,在所述机架内设有对清洗液箱和清水箱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型鼻腔术后护理仪,可以实现清洗液的喷出和回收、自来水的喷出和回收,进而实现对患者鼻腔的清洗和冲洗,智能化程度高。当清洗液和自来水的温度较低时,还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进而避免温度过低流经鼻腔时带来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扶手隐藏在凹槽中的示意图;

图4为扶手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扶手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面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面板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行走轮,12凹槽,2扶手,21第一定位孔,211第二定位孔,22扶手铰接端,23握柄,24耳板,25导向杆,251固定环,252第一定位弹簧,26活动环,261插杆,262插头,27转轴,271转轮,272推块,28旋钮,29拉手,3支耳,31定位器,32插销,33第二定位弹簧,34拉环,35滑板,4翻板,41面板,42把手,5横板,51清洗液箱,52废水箱,53清洗液泵,54废水泵,55竖板,61清洗液进管,62清洗液出管,63废水进管,64废水出管,7导轨,71滑块,72托块,73倾斜面,74锁止弹簧,75连杆,76手柄,8温度计,81清洗液第一插管,82清洗液第二插管,83自来水第一插管,84自来水第二插管,85按键开关,86急停按钮,9软管,91管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机架1、扶手2、第一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翻板4、面板41、横板5、清洁机构、冲洗机构和支撑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机架1为本发明的基础部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11,以便于驱动整个护理仪的行走。为方便推动机架,在机架的后侧可收纳的设置有扶手2,如图5所示,扶手整体呈“U”形结构,在扶手的两端设有扶手铰接端22,在机架的后侧设有凹槽12,扶手铰接端铰接安装在凹槽中。在扶手上设有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211,为实现对扶手的定位,在机架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作用用于对扶手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在机架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作用用于对扶手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

如图3、图4所示,在凹槽中固定有一对耳板24,如图6所示,在两耳板之间固定有圆形的导向杆25,在导向杆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51,在固定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弹簧252,且第一定位弹簧空套在导向杆上。在导向杆上还滑动安装有活动环26,活动环可沿导向杆轴线方向移动。第一定位弹簧的其中一端与固定环固连,活动环固定在第一定位弹簧的另一端上。在活动环的外壁上固定有插杆261,插杆为“J”形结构,插杆的一端与活动环固连,在插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插头262,插头为圆台形结构,插头的大端与插杆固连。在两耳板之间还转动安装有转轴27,在转轴与耳板之间设有扭簧,在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圆形的转轮271,在转轮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固定有推块272,在水平面内推块为圆弧形,在转轮的轴线方向上推块的上表面为螺旋状,推块的上表面也为作用面。自然状态时,推块的作用面与活动环接触但两者之间无正压力,第一定位弹簧伸缩量为零,此时插块置于第一定位孔中扶手与机架相对固定。在转轴上固定有旋钮28,旋转旋钮时,可以驱动转轴的转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转轮不断的转动,推块的作用面相对活动块不断的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定位弹簧不断的被压缩,进而推动活动块沿导向杆轴线方向的移动,直至插块从第一定位孔中移出时拉动扶手可驱动扶手相对机架的摆动。为便于扶手的拉动,在扶手的两端之间设有拉手29。为便于扶手的握持,在扶手上设有握柄23,握柄为橡胶件,并在握柄上设有防滑花纹,以避免手部与扶手之间的打滑现象,增加握持时的舒适感。耳板、导向杆、固定环、活动环、第一定位弹簧、插杆、转轴、转轮和推块构成了第一定位机构,在第一定位机构的作用下,扶手完全置于凹槽中。

如图2、图7所示,在机架的后侧设有一对第二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支耳3、定位器31、插销32、第二定位弹簧33、拉环34和滑板35,支耳3为固定在机架后侧的一对,在每一支耳上分别固定有定位器31,定位器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在定位器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滑板35,在滑板上固定有插销32,在滑板与定位器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弹簧33,在第二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插销的作用端穿过定位器后伸入到支耳中,为方便驱动插销的移动,在插销的驱动端设有拉环34。将扶手提起后,将扶手上的第二定位孔置于插销的作用端中即可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实现对扶手的定位。

如图8所示,在机架的内腔中设有横板5,横板将机架的内腔分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体,在横板的上方设有清洗液箱51和清洗液泵53,在横板的下方设有废水箱52,在横板下方的空腔中还设有竖板55,竖板将横板下方的空腔分成左右两部分,在竖板的左侧设有废水泵54。

在机架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翻板4,在翻板上设有面板41,翻板处于水平面内时面板位于翻板下方的机架内腔中。在翻板上设有把手42,以方便实现对翻板的翻转。如图10所示,在面板上设有清洗液第一插管81、清洗液第二插管82、自来水第一插管83和自来水第二插管84,在面板上还设有温度计8,温度计用于监测清洗液泵输送来的清洗液的温度。清洗液泵通过清洗液进管61与清洗液箱连接,清洗液第一插管通过清洗液出管62与清洗液泵连接。清洗液第二插管通过废水进管63与废水箱连接,废水箱通过废水出管64与废水泵连接,这样清洗液泵将清洗液箱中的清洗液抽出后经清洗液第一插管流出,在清洗液第一插管和清洗液第二插管上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软管9,在软管的自由端设有管塞91,管塞为筒状的双层结构,在管塞的两层之间设有空气。使用时,将清洗液第一插管和清洗液第二插管上的管塞伸入到患者的鼻孔中,由于管塞的作用,管塞与鼻孔的内壁紧密接触,软管的自由端牢牢的固定在鼻孔中。清洗液第一插管中的清洗液穿过鼻腔后回流至清洗液第二插管中,然后流向废水箱中,在废水箱的内侧为分层结构,在废水箱的内腔中设有筛网,在筛网的作用下废水箱的内腔分成上下两层。鼻腔中的污物被筛网筛分出,废水箱中的废水可在废水泵的作用下经废水出管流出,经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作其它用途,例如冲洗厕所或者回收利用。清洗液箱、清洗液泵、清洗液第一插管、清洗液第二插管、清洗液进管、清洗液出管、废水泵和废水箱构成了清洗机构。

清洗液可对鼻腔进行清洗,为实现对鼻腔的冲洗,在横板的上方还设有水箱、清水泵,在面板上设有自来水第一插管和自来水第二插管,自来水第一插管、自来水第二插管、水箱、清洗液进管、清洗液出管、清水泵、废水泵、废水进管和废水出管构成了冲洗机构。

为实现对面板的支撑,如图9所示,在机架内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导轨7、滑块71、托块72、锁止弹簧74、连杆75和手柄76,导轨固定在机架的内腔中,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71,在滑块的一端固定有托块72,托块的下表面为倾斜面73,在滑块与导轨的内壁之间设有锁止弹簧74,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托块置于翻板自由端的下方,且托块与翻板接触并实现对翻板的支撑。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托块的自由端与倾斜面接触并沿倾斜面滑动,为克服锁止弹簧的弹力驱动滑块的移动,在滑块上固定有连杆75,在置于机架外部的连杆一端固定有手柄76,拉动手柄时便可以驱动滑块相对导轨的移动。在清洗液进管、清洗液出管、自来水进管和自来水出管中分别设有单向阀,在单向阀的作用下液体单向流动。在机架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实现对清洗液箱和水箱中的液体的加热,以增加清洗鼻腔时的舒适性,避免液体温度太低流经鼻腔时刺激鼻腔。

为便于控制,在面板上设有按键开关85和急停按钮86,按键开关用于控制清洗液泵、废水泵、加热装置和清水泵的工作状态。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按下急停按钮。在面板上设有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按键开关和急停按钮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清洗液泵、废水泵和清水泵信号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