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976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炎的药物,同时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随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目前治疗胃炎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中药和西药。由于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一定毒副作用,胃炎患者大多服用中药。目前市场上的中药疗程较长,给患者带来不便,且疗效参差不齐。但医药行业的研究者们仍然坚持致力于开发和公开新的药物,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所受的病痛折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炎的药物,该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灯盏细辛46-50份、五味藤42-46份、菩提香30-34份、土半夏30-34份、小槐花24-28份、罗汉果20-24份、赤地榆16-20份、花蝴蝶根8-12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灯盏细辛48份、五味藤44份、菩提香32份、土半夏32份、小槐花26份、罗汉果22份、赤地榆18份、花蝴蝶根10份。

本发明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样:灯盏细辛46-50份、五味藤42-46份、菩提香30-34份、土半夏30-34份、小槐花24-28份、罗汉果20-24份、赤地榆16-20份、花蝴蝶根8-12份;

(2)清洗、干燥、消毒、粉碎,过800-10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选用灯盏细辛、五味藤、菩提香、土半夏、小槐花、罗汉果、赤地榆、花蝴蝶根为原料,通过各药物的协同作用达到有平衡阴阳、补益脾胃、调理脏腑的目的,对胃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临床280例使用,显效率94.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280例,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45例,年龄16-65岁。

2、诊断标准: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3、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药物的药物,每日3次用温水冲服,每次5g,7日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

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

有效:症状明显缓解;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

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显效26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显效率94.6%,总有效率100%。

通过以下实施例来阐明本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灯盏细辛46g、五味藤46g、菩提香30g、土半夏34g、小槐花24g、罗汉果24g、赤地榆16g、花蝴蝶根12g;

(2)清洗、干燥、消毒、粉碎,过8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灯盏细辛48g、五味藤44g、菩提香32g、土半夏32g、小槐花26g、罗汉果22g、赤地榆18g、花蝴蝶根10g;

(2)清洗、干燥、消毒、粉碎,过9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灯盏细辛50g、五味藤42g、菩提香34g、土半夏30g、小槐花28g、罗汉果20g、赤地榆20g、花蝴蝶根8g;

(2)清洗、干燥、消毒、粉碎,过100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