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Y型足球训练舒展测试仪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95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Y型足球训练舒展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第一滑块及对应的第一滑杆,第二滑块及对应的第二滑杆,第三滑块及对应的第三滑杆,每一个滑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伸缩节点,盒体为一长方体结构,其中盒体短边的一侧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三收纳孔体,第三收纳孔体位于盒体内部,沿盒体长边向内延伸,盒体短边的另外一侧偏离中心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收纳孔体和第二收纳孔体,第一收纳孔体和第二收纳孔体分别位于盒体内部,沿盒体长边向内延伸,并且第一、二、三容纳孔体彼此不重合;

盒体长边的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滑杆卡件,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能够与滑杆卡件固定连接;

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分别具有安装孔,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通过安装孔能够分别套入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从而使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能够分别沿着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滑动。

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按照伸缩节点被分别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滑杆,子滑杆能够以嵌套的形式使得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实现伸缩;

压缩后的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能够分别插入第一收纳孔体,第二收纳孔体和第三收纳孔体内部;

盒体长边的两侧的滑杆卡件位置处还分别对称地设置有第一定位节点和第二定位节点,盒体短边第三收纳孔体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定位节点;在位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的长边的同一侧分别非对称的设置一对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分别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还连接一测试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第三收纳孔体直径为3-10cm,深度为20-50cm。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收纳孔体和第二收纳孔体直径分别为4-9cm,深度分别为25-5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能够与滑杆卡件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插入固定的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第三滑杆距离底端8cm处设置一限位件,通过限位件限制第三滑杆插入第三收纳孔体内部的长度,限位件不使用时可以嵌入第三滑杆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盒体的上表面具有一凹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上表面位于长边的棱上分别设置一弧形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滑杆卡件能够沿卡件的固定轴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在盒体平面方向和与盒体平面垂直的平面方向转动,第三滑杆能够直接插入第三收纳孔体内部。

8.一种利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试仪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调整便携式Y型足球训练舒展测试仪,使得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位于预定的角度;

(2)足球运动员将其中一只脚置于盒体上表面的凹部,另一只脚推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或第三滑块上表面位于长边的棱上的弧形凹部,使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或第三滑块沿着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或第三滑杆移动;

(3)对应的距离传感器分别测量到第一定位节点、第二定位节点和/或第三定位节点的距离,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处理器进行处理,连续测量4次,取4次的平均值作为此次的距离测量结果,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计算:

第一定位节点、第二定位节点和第三定位节点分别距离盒体上表面的凹部的中心距离为m1,m2,m3;第一滑块上设置的其中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沿长线的距离为M11,另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延长线的距离为M12,第二滑块上设置的其中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沿长线的距离为M21,另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延长线的距离为M22,第三滑块4上设置的其中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沿长线的距离为M31,另一个距离传感器距离延长线的距离为M32,其中M11,M12,M21,M22,M31,M32为已知数值;与第一定位节点、第二定位节点和第三定位节点分别对应的距离传感器测量到第一定位节点、第二定位节点和第三定位节点的距离,分别记为c和d,e和f,a和b,计算:

<mrow> <msub> <mi>L</mi> <mn>11</mn> </msub> <mo>=</mo> <msqrt> <mrow> <msup> <mi>c</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M</mi> <mn>11</mn> </msub> </mrow> </msqrt> <mo>;</mo> <msub> <mi>L</mi> <mn>12</mn> </msub> <mo>=</mo> <msqrt> <mrow> <msup> <mi>d</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M</mi> <mn>12</mn> </msub> </mrow> </msqrt> <mo>;</mo> </mrow>

<mrow> <msub> <mi>L</mi> <mn>21</mn> </msub> <mo>=</mo> <msqrt> <mrow> <msup> <mi>e</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M</mi> <mn>21</mn> </msub> </mrow> </msqrt> <mo>;</mo> <msub> <mi>L</mi> <mn>22</mn> </msub> <mo>=</mo> <msqrt> <mrow> <msup> <mi>d</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M</mi> <mn>22</mn> </msub> </mrow> </msqrt> <mo>;</mo> </mrow>

<mrow> <msub> <mi>L</mi> <mn>31</mn> </msub> <mo>=</mo> <msqrt> <mrow> <msup> <mi>e</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M</mi> <mn>31</mn> </msub> </mrow> </msqrt> <mo>;</mo> <msub> <mi>L</mi> <mn>31</mn> </msub> <mo>=</mo> <msqrt> <mrow> <msup> <mi>f</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M</mi> <mn>33</mn> </msub> </mrow> </msqrt> <mo>;</mo> </mrow>

<mrow> <msub> <mi>L</mi> <mn>1</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o>(</mo> <mrow> <msub> <mi>L</mi> <mn>11</mn> </msub> <mo>+</mo> <msub> <mi>L</mi> <mn>12</mn> </msub> </mrow> <mo>)</mo> </mrow> <mn>2</mn> </mfrac> <mo>+</mo> <msub> <mi>m</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L</mi> <mn>2</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o>(</mo> <mrow> <msub> <mi>L</mi> <mn>21</mn> </msub> <mo>+</mo> <msub> <mi>L</mi> <mn>22</mn> </msub> </mrow> <mo>)</mo> </mrow> <mn>2</mn> </mfrac> <mo>+</mo> <msub> <mi>m</mi> <mn>2</mn> </msub> <mo>;</mo> <msub> <mi>L</mi> <mn>3</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o>(</mo> <mrow> <msub> <mi>L</mi> <mn>31</mn> </msub> <mo>+</mo> <msub> <mi>L</mi> <mn>32</mn> </msub> </mrow> <mo>)</mo> </mrow> <mn>2</mn> </mfrac> <mo>+</mo> <msub> <mi>m</mi> <mn>3</mn> </msub> <mo>;</mo> </mrow>

(4)重复步骤(3)三次,取三次中计算得到的L1,L2,L3中的最大值作为此角度下的测试结果;

(5)处理器将步骤(4)得到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测试终端进行显示,并存储;

(6)重新调整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位于另一预定的角度,重复步骤(3)-(5),得到另一预定的角度下的测量结果;

(7)重复步骤(6)直到获得所有预定的角度下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束。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