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轮椅车,尤其涉及一种轮椅车用离合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车是在传统手动轮椅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电池等部件,使轮椅车的运行摆脱了需要人为提供动力以驱动车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但在实际使用中,某些场合和情况下,手动驱动轮椅车仍然更为合适,比如电池电力不足、上下坡等等,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轮椅车大多都设计成手动和电动两用,使用者可以在手动和电动间进行切换,这主要是通过设置在车毂上的离合器实现的,其功能是将轮毂在固定连接在电机转轴和自由转动地连接在电机转轴间切换。
专利号为CN20152011162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椅车用离合器,包括固定盘、轮轴芯、离合块和压簧组件,离合块上设置有凸起,固定盘和轮轴芯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槽,其使用到电动轮椅车上是通过将固定盘固定在轮椅车轮毂上,轮轴芯与轮椅车电机轴连接并且穿过轮毂中心孔,从而通过离合块来锁定/解锁固定盘(轮毂)与轮轴芯(电机轴)的连接。
在使用上述离合器的电动轮椅车中,轮轴芯穿装在电机轴上,由电机轴带动转动,同时轮芯轴从固定盘一侧穿装入固定盘中,在固定盘的另一侧通过卡簧进行两者的位置限定,上述固定结构,在受到诸如制造精度、装配精度或使用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轮芯轴与电机轴的配合出现异常,如同轴度不理想、配合间隙过大等等,直接影响到对于车轮的驱动,产生车辆颠簸或振动等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椅车用离合器,包括:
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包括中心孔,并且所述固定盘的一侧沿所述中心孔周向分布有多个槽;
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固定盘相配合,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
轮轴芯,所述轮轴芯包括中心通孔,并且沿所述中心通孔周向分布有与所述多个槽相配合且数量相同的卡槽,所述轮轴芯抵靠在所述固定盘设置有所述多个槽的一侧;
离合块,所述离合块设置在所述固定盘设置有所述多个槽的一侧,并且所述离合块包括与所述多个卡槽数量相同的卡齿,所述卡齿与所述槽、所述卡槽相配合,从而使所述卡齿适于进入所述槽和所述卡槽内;
压簧组件,所述压簧组件包括压簧和压片,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离合块和所述压片之间;
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压片、所述压簧、所述离合块,用于与穿装在所述滚动轴承和所述轮轴芯内的电机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滚动轴承间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两端分别抵靠所述两个滚动轴承的内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键,所述中心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键相配合的键槽,从而通过所述键、所述键槽实现与电机轴的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抵靠在所述键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离合块把套,所述离合器把套连接于所述离合块,从而可省力地操作离合块的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槽的数量是3个或4个。
本实用新型的轮椅车用离合器较之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精度,降低使用磨损,使轮芯轴与电机轴的配合更加理想,解决了现有结构中所存在的同轴度不理想、配合间隙过大等缺点,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车辆颠簸或振动等等诸多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椅车离合器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轮椅车离合器沿A-A向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轮椅车离合器的元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轮椅车用离合器,包括固定盘1、滚动轴承21、滚动轴承22、衬套3、轮轴芯4、离合块5、压簧6、压片7、固定螺栓8、垫圈9、键10和离合块把套11。
固定盘1包括中心孔13,固定盘1的一侧沿中心孔13周向分布有4个槽12。
滚动轴承21和滚动轴承22规格相同,并与固定盘1相配合,设置在中心孔13内;滚动轴承21和滚动轴承22之间设置有衬套3,衬套3两端分别抵靠滚动轴承21和滚动轴承22的内圈。
轮轴芯4包括中心通孔41,并且沿中心通孔41周向分布有4个与槽12相配合的卡槽42,轮轴芯4抵靠在固定盘1设置槽12的一侧;轮轴芯4可相对于固定盘1转动,从而使槽12和卡槽42可以相互对准或错开对准。
离合块5设置在固定盘1设置有槽12的一侧,并且离合块5包括4个卡齿51,卡齿51与槽12、卡槽42相配合,当槽12和卡槽42相互对准时,卡齿51可以嵌入到槽12和卡槽42内,从而可以通过离合块来锁定/解锁固定盘1(连接轮毂)与轮轴芯4(连接电机轴)的连接。
轮轴芯4的中心通孔41内还设置有键槽43,并且通过键10实现与电机轴的键连接,垫圈9抵靠在键10远离固定盘1的一端。
压簧6设置在离合块5和压片7之间;固定螺栓8依次穿过压片7、压簧6、离合块5,用于与穿装在滚动轴承21、22和轮轴芯4内的电机轴螺纹连接;当固定螺栓8与电机轴连接完成后,压簧6被压缩在压片7和离合块5之间,在弹簧力作用下,离合块5被推向固定盘1的方向。
从而当卡齿51同时进入槽12和卡槽42时,在压簧6的弹簧力作用下,卡齿51被保持在槽12和卡槽42内,实现了对固定盘1(连接轮毂)与轮轴芯4(连接电机轴)相对位置的锁定。
同时,轮轴芯4和固定盘1靠近离合块5一侧的端面,不能设置在同一平面,而是前者的端面较后者的端面更靠近离合块5。如此,当卡齿51从槽12和卡槽42脱离时(克服弹簧力将离合块5拉出远离固定盘1),转动并释放离合块5,使其(具体地是卡齿51)压在上述轮轴芯4的端面上,而不会与固定盘1的端面发生接触,此时离合块5的位置不影响固定盘1绕电机轴转动,即轮椅车可手动驱动。
离合器把套11卡接于离合块5,从而可省力地向外拉动和/或转动离合块5。
本实施例中,槽12、卡槽42和卡齿51的数量均为4个,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是将槽12、卡槽42和卡齿51的数量均设置为3个。
本实施例的轮椅车用离合器较之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精度,降低使用磨损,使轮芯轴与电机轴的配合更加理想,解决了现有结构中所存在的同轴度不理想、配合间隙过大等缺点,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车辆颠簸或振动等等诸多问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 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