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PFNA髓内钉。
背景技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在对股骨近端骨折进行固定时,近端断裂段(主要是股骨头)必须对准股骨轴定向固定,即保持防位移和旋转固定。现有技术中的PFNA(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的螺旋刀片技术使其对骨质的锚合力得到提高,更适用于骨质疏松、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对于股骨外侧螺旋刀片打入处的骨折也适用,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负重,但螺旋刀片仍存在转动脱出、轴向有位移的现象,使得手术效果差、易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PFNA髓内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PFNA髓内钉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PFNA髓内钉,包括主钉,所述主钉的下端设有若干个锁钉孔,所述锁钉孔内设有锁钉,所述主钉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旋刀片;所述通孔内还依次布置的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和第三调整块,所述第一调整块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调整块上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调整块上开有第三通孔,紧固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与所述螺旋刀片的尾部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二调整块为四棱柱结构,纵剖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二通孔完全贯穿第二调整块的两个斜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整块和第三调整块均为四棱柱结构,纵剖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通孔穿过所述第一调整块的斜面,所述第三通孔穿过所述第三调整块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和第三调整块的高度相同,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调整块和所述第三调整块的斜面分别与所述而调整块的两个斜面接触,所述第一调整块和所述第三调整块的小端同向向上或向下布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截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截面为矩形,所述通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调整块的高度,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调整块的厚度保证所述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和第三调整块沿上下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为矩形,高度大于所述紧固螺钉的直径,宽度等于所述紧固螺钉的直径,保证紧固螺钉相对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上下表面为粗糙面,所述第一调整块、第二调整块和第三调整块的大端面和小端面均为粗糙面,增加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螺旋刀片的轴线与所述主钉轴线的夹角为115°、110°或115°。
进一步,所述主钉1材质为Ti-6Al-7Nb、00Cr18Ni14Mo3或Ti-6Al-4V。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FNA髓内钉具有以下优势:旋转紧固螺钉,可以使三个调整调节块上下错开,与通孔的上下表面接触并靠紧,利用摩擦力使螺旋刀片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块的初始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块的工作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块的工作位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主钉,11-通孔,2-锁钉,3-螺旋刀片,4-第一调整块,41-第一通孔,5-第二调整块,51-第二通孔,6-第三调整块,61-第三通孔,7-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PFNA髓内钉,包括主钉1,主钉1的下端设有若干个锁钉孔,锁钉孔内设有锁钉2,主钉1的上端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设有螺旋刀片3;通孔11内还依次布置的第一调整块4、第二调整块5和第三调整块6,第一调整块4上开有第一通孔41,第二调整块5上开有第二通孔51,第三调整块6上开有第三通孔61,紧固螺钉7依次穿过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51和第三通孔61与螺旋刀片3的尾部相连。
第二调整块5为四棱柱结构,纵剖面为等腰梯形,第二通孔51完全贯穿第二调整块5的两个斜面。
第一调整块4和第三调整块6均为四棱柱结构,纵剖面为直角梯形,第二通孔51穿过第一调整块5的斜面,第三通孔61穿过第三调整块6的斜面。
第一调整块4、第二调整块5和第三调整块6的高度相同,厚度相等,第一调整块4和第三调整块6的斜面分别与而调整块5的两个斜面接触,第一调整块4和第三调整块6的小端同向向上或向下布置。
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51和第三通孔61的截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通孔11的截面为矩形,高度大于第一调整块4的高度,宽度等于第一调整块4的厚度保证第一调整块4、第二调整块5和第三调整块6沿上下方向移动。
第一通孔41的截面为矩形,高度大于紧固螺钉7的直径,宽度等于紧固螺钉7的直径,保证紧固螺钉7相对于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51和第三通孔61上下移动。
通孔11的上下表面为粗糙面,第一调整块4、第二调整块5和第三调整块6的大端面和小端面均为粗糙面,增加可靠性。
螺旋刀片3的轴线与主钉1的轴线的夹角为115°、110°或115°。
主钉1材质为Ti-6Al-7Nb、00Cr18Ni14Mo3或Ti-6Al-4V。
本实施例中第二调整块5的小端朝下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螺旋刀片3拧入骨骼后旋转紧固螺钉7,紧固螺钉7的螺帽与螺旋刀片3尾端之间的距离变小,在斜面的导向作用下,第一调整块4和第三调整块6向上移动,第二调整块5向下移动,使得紧固螺钉7分别于第一通孔41的下面、第二通孔51的上面和第三通孔61的下面接触,此时,第一调整块4和第三调整块6的大端面与通孔11的上表面接触,第二调整块5的大端面与通孔11的下表面接触,拧紧紧固螺钉7后三个调整块与通孔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螺旋刀片3产生位移或转动,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