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创面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11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术后创面约束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常为患者进行开刀手术,如疝修补术。术后留有创口,创口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张力,病患进行活动时容易撕裂创口,或使创口渗血。

为解决创口的撕裂及渗血问题,减小创口的张力。现在采用的是,在创口安放沙袋压迫创面,但沙袋在压迫期间容易滑落且压迫力不均匀,病患因担心沙袋滑落而不敢活动下肢或者翻身,不但压迫效果不好还给病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因此为了沙袋容易滑落和压迫力不均匀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松紧度可调、沙袋安置牢靠的术后创面约束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松紧度可调、沙袋安置牢靠的术后创面约束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舒适,在压迫创面时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所述术后创面约束带为带体,所述术后创面约束带由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松紧带组成,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由所述松紧带相连,所述第一带体上设有沙袋,所述术后创面约束带端部可相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带体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带体长度,部分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均由棉布制成。第一带体较第二带体长的要求,在使用术后创面约束带时能使连接接口在病患的正面上,在术后创面约束带的松紧度时,病人无需翻身,方便使用。部分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由棉布制成,棉布材质柔软亲肤,透气度较好。

进一步,所述第一带体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为弹性布带,两端部分与所述第二带体材料相同。弹性布带使整个带体的弹性更好,松紧度变化更大,使用起来更舒服。通常该弹性布带可要选用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如绷带。

进一步,所述第一带体上还设有口袋,所述口袋内装有所述沙袋。通过口袋连接,将整体分拆开来,使术后创面约束带的灵活程度更高,口袋内除了沙袋还可以装其他的治疗辅助材料治疗袋,如需冰敷时可加冰块袋,需治疗时可加药袋。另外该口袋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口袋与沙袋形成过盈配合,方便放沙袋并有很好的固定沙袋效果。

进一步,所述口袋沿所述第一带体横向两端设有开口。在横向开口的原因是的病患卧床时间较长,很少走动,翻身的次数较多,横开口可使沙袋在病患翻身时不产生移动。

进一步,所述沙袋设于所述第一带体靠近所述松紧带一端。沙袋压在创面上,第一带体环绕病患身体一周后于病患身体的侧面与第二带体相接,便于使用时调节松紧,和不用时的拆卸。

进一步,所述术后创面约束带端部可通过魔术贴相接。在术后创面约束带的两端,即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上设有魔术贴,在使用时很方便,横向布置魔术贴,在横向方向上通过粘接不同的位置来调节术后创面约束带的松紧度。

进一步,所述术后创面约束带端部可通过挂钩和挂环相接。在术后创面约束带的两端,即带体上设一排挂钩和多排挂环,通过与不同排的挂环的挂接调节术后创面约束带的松紧度。

进一步,所述术后创面约束带端部可通过绑带相接。在术后创面约束带两端直接延伸出几条绑带,通过捆绑的方式调节术后创面约束带的松紧度。

进一步,所述术后创面约束带的宽度大于10cm。较大的宽度使病患使用起来更舒适,受力面积大且均匀,有利于对病患创面的压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沙袋置于带体之上,带体分段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调节术后创面约束带的松紧度和使用舒适度,在术后创面约束带两端加连接结构,通过调节连接结构的松紧度来适应病患的不同体型。在使用术后创面约束带时其松紧程度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约束带上的沙袋位置固定,利于病患术后活动下肢及翻身,弹性的结构保证有效的创面压迫以及具有良好的舒适度,是一种较好的术后创面约束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术后创面约束带;10-第一带体;20-第二带体;30-松紧带;40-口袋;41-开口;50-沙袋;60-弹性布带;70a-子魔术贴;70b-母魔术贴;80a-挂环;80b-挂钩;90-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术后创面约束带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术后创面约束带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术后创面约束带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术后创面约束带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术后创面约束带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应用环境示意图。术后创面约束带100上设有沙袋50,沙袋50压在创面上,术后创面约束带100固定在人体上,如图1所示,固定在腰上。

请一并参阅图2,术后创面约束带100为带体,术后创面约束带100包括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由松紧带30相连。沙袋50设于第一带体10上。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首尾相接将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环绕于病患的身体上,从而将沙袋50压在病患的创面上。

第一带体10长度较第二带体20长,部分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均由棉布制成。进一步,部分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均由纯棉布制成,纯棉布材质柔软亲肤,透气度较好,且纯棉布抗拉强度较好,在反复拉扯后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连接后组成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的带体,带体两端的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首尾相接来捆绑病患。

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0分成三部分,中间由弹性布带60所连接,两端为与第二带体20材料相同的棉布。增加弹性布带60使整个带体的弹性更好,松紧度变化更大,使用起来更舒服。通常该弹性布带60要选用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如绷带。弹性布带60为术后创面约束带100非施力部分的一段,改善病患在长期使用时的透气度和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0为一整部分,第一带体10的材料与第二带体20的材料相同均为棉布。

第一带体10上设有口袋40,所述口袋40内装有所述沙袋50。术后创面约束带100在使用时,沙袋50位于创面的上面。将沙袋50通过口袋40置于第一带体10之上,将整体分拆开来,使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的灵活程度更高,口袋40内除了沙袋50还可以装其他的治疗辅助材料,如需冰敷时可加冰块袋,需治疗时可加药袋,将术后创面约束带100变为其他功能的辅助治疗绑带。口袋40由弹性布料制成,口袋40常态时较沙袋50小。沙袋50放入其中时,口袋40发生弹性变形,将沙袋50夹紧,使沙袋50在口袋40中不乱窜。沙袋50上纵横缝线,使沙袋50内的沙子不乱窜、分布均匀,使病患的创面所受的压力均匀,利于创面的愈合。沙袋50的材料为不漏沙的布料,使用时干净、无沙尘。

口袋40沿第一带体10横向两端设有开口41。开刀的病患很少下地走动,多数时间是靠翻身来缓解疲劳,横向设有开口41可使沙袋50在病患翻身或下肢活动时在口袋40中不乱窜,使术后创面约束带100始终具有良好的压迫创面的效果,开口41用于向口袋40中放置沙袋50。口袋40设于第一带体10靠近松紧带30的一端。使用时,如图1所示,沙袋50压在创面上,第一带体10环绕病患身体一周后于病患身体的侧面与第二带体20相接,便于使用时调节松紧和不用时的拆卸。

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连接后组成术后创面约束带100,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的两端相接来捆绑病患,即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的末端相接。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端部的第二带体20上设有子魔术贴70a,子魔术贴70a上为细小柔软的纤维。在术后创面约束带100上位于沙袋50面的相反面上。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端部的第一带体10上设有母魔术贴70b,母魔术贴70b上为较硬的带钩的刺毛。在术后创面约束带100上位于沙袋50的同一面上。子魔术贴70a和母魔术贴70b的形状相同,且具有一定的面积,相互粘接时只要部分搭接即可连接,使用较为方便且可根据病患的体型调节不同粘接部位从而调节松紧。

整个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的宽度保持不变,即各段的宽度相同。术后创面约束带100的宽度不得过小,一般采用大于10cm的宽度使创面受力均匀,不会有局部压迫太大的感觉,同时足够的宽度也有利于固定沙袋50,使病患在活动时不至于滑脱或褶皱。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的结构示意图。

术后创面约束带200为带体,术后创面约束带200包括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由松紧带30相连。沙袋50设于第一带体10上。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首尾相接将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环绕于病患的身体上,从而将沙袋50压在病患的创面上。

第一带体10长度较第二带体20长,部分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均由棉布制成。部分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均由纯棉布制成,纯棉布材质柔软亲肤,透气度较好,且纯棉布抗拉强度较好,在反复拉扯后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连接后组成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的带体,带体两端的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首尾相接来捆绑病患。

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0分成三部分,中间由弹性布带60所连接,两端为与第二带体20材料相同的棉布。增加弹性布带60使整个带体的弹性更好,松紧度变化更大,使用起来更舒服。通常该弹性布带60要选用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如绷带。弹性布带60为术后创面约束带200非施力部分的一段,改善病患在长期使用时的透气度和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0为一整部分,第一带体10的材料与第二带体20的材料相同均为棉布。

第一带体10上设有口袋50,所述口袋50内装有所述沙袋40。术后创面约束带200在使用时,沙袋50位于创面的上面。将沙袋50通过口袋40置于第一带体10之上,将整体分拆开来,使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的灵活程度更高,口袋40内除了沙袋50还可以装其他的治疗辅助材料,如需冰敷时可加冰块袋,需治疗时可加药袋,将术后创面约束带200变为其他功能的辅助治疗绑带。口袋40由弹性布料制成,口袋40常态时较沙袋50小。沙袋50放入其中时,口袋40发生弹性变形,将沙袋50夹紧,使沙袋50在口袋40中不乱窜。沙袋50上纵横缝线,使沙袋50内的沙子不乱窜、分布均匀,使病患的创面所受的压力均匀,利于创面的愈合。沙袋50的材料为不漏沙的布料,使用时干净、无沙尘。

口袋40沿第一带体10横向两端设有开口41。开刀的病患很少下地走动,多数时间是靠翻身来缓解疲劳,横向设有开口41可使沙袋50在病患翻身或下肢活动时在口袋40中不乱窜,使术后创面约束带200始终具有良好的压迫创面的效果,开口41用于向口袋40中放置沙袋50。口袋40设于第一带体10靠近松紧带30的一端。使用时,如图1所示,沙袋50压在创面上,第一带体10环绕病患身体一周后于病患身体的侧面与第二带体20相接,便于使用时调节松紧和不用时的拆卸。

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连接后组成术后创面约束带200,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的两端相接来捆绑病患,即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的末端相接。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端部的第二带体20上设有多排挂环80a,本实施例以四排挂环80a为例,挂环80a为半圆环形,紧贴在第二带体20上。在术后创面约束带200上位于沙袋50面的相反面上。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端部的第一带体10上设有挂钩80b,挂钩80b紧贴在第一带体10上。在术后创面约束带200上位于沙袋50的同一面上。挂环80a和挂钩80b结构相互挂接,四排挂环80a在第二带体20上横向铺开一定的长度,在使用时通过将挂钩80b挂在不同排的挂环80a上,从而调节松紧度。挂环80a和挂钩80b结构使用强度较高,多次使用后不会损坏。

整个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的宽度保持不变,即各段的宽度相同。术后创面约束带200的宽度不得过小,一般采用大于10cm的宽度使创面受力均匀,不会有局部压迫太大的感觉,同时足够的宽度也有利于固定沙袋50,使病患在活动时不至于滑脱或褶皱。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术后创面约束带300的结构示意图。

术后创面约束带300为带体,术后创面约束带300包括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由松紧带30相连。沙袋50设于第一带体10上。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首尾相接将术后创面约束带300环绕于病患的身体上,从而将沙袋50压在病患的创面上。

第一带体10长度较第二带体20长,部分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均由棉布制成。部分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均由纯棉布制成,纯棉布材质柔软亲肤,透气度较好,且纯棉布抗拉强度较好,在反复拉扯后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连接后组成术后创面约束带300的带体,带体两端的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首尾相接来捆绑病患。

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0分成三部分,中间由弹性布带60所连接,两端为与第二带体20材料相同的棉布。增加弹性布带60使整个带体的弹性更好,松紧度变化更大,使用起来更舒服。通常该弹性布带60要选用透气性较好的材料,如绷带。弹性布带60为术后创面约束带300非施力部分的一段,改善病患在长期使用时的透气度和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0为一整部分,第一带体10的材料与第二带体20的材料相同均为棉布。

第一带体10上设有口袋50,所述口袋50内装有所述沙袋40。术后创面约束带300在使用时,沙袋50位于创面的上面。将沙袋50通过口袋40置于第一带体10之上,将整体分拆开来,使术后创面约束带300的灵活程度更高,口袋40内除了沙袋50还可以装其他的治疗辅助材料,如需冰敷时可加冰块袋,需治疗时可加药袋,将术后创面约束带300变为其他功能的辅助治疗绑带。口袋40由弹性布料制成,口袋40常态时较沙袋50小。沙袋50放入其中时,口袋40发生弹性变形,将沙袋50夹紧,使沙袋50在口袋40中不乱窜。沙袋50上纵横缝线,使沙袋50内的沙子不乱窜、分布均匀,使病患的创面所受的压力均匀,利于创面的愈合。沙袋50的材料为不漏沙的布料,使用时干净、无沙尘。

口袋40沿第一带体10横向两端设有开口41。开刀的病患很少下地走动,多数时间是靠翻身来缓解疲劳,横向设有开口41可使沙袋50在病患翻身或下肢活动时在口袋40中不乱窜,使术后创面约束带300始终具有良好的压迫创面的效果,开口41用于向口袋40中放置沙袋50。口袋40设于第一带体10靠近松紧带30的一端。使用时,如图1所示,沙袋50压在创面上,第一带体10环绕病患身体一周后于病患身体的侧面与第二带体20相接,便于使用时调节松紧和不用时的拆卸。

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和松紧带30连接后组成术后创面约束带300,术后创面约束带300的两端相接来捆绑病患,即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的末端相接。术后创面约束带300两端的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上均设有多条绑带90,本实施例为两条。绑带90材料与第一带体10和第二带体20相同。使用时,直接捆绑来调节松紧度。

整个术后创面约束带300的宽度保持不变,即各段的宽度相同。术后创面约束带300的宽度不得过小,一般采用大于10cm的宽度使创面受力均匀,不会有局部压迫太大的感觉,同时足够的宽度也有利于固定沙袋50,使病患在活动是不致滑脱或褶皱。

本实用新型的术后创面约束带将沙袋置于带体之上,带体分段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调节术后创面约束带的松紧度和使用舒适度,在术后创面约束带两端加连接结构,通过调节连接结构的松紧度来适应病患的不同体型。在使用术后创面约束带时其松紧程度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约束带上的沙袋位置固定,利于病患术后活动下肢及翻身,弹性的结构保证有效的创面压迫以及具有良好的舒适度,是一种较好的术后创面约束带。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