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转运帐篷及急救推车。
背景技术:
创伤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复温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缩短低体温维持时间,维持酸碱平衡。复温治疗对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在诸多的研究中已被证实,且已被广泛认同并大量运用于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实践中,创伤患者到达急诊科后进行抢救时,抢救措施复杂和需要做的检查多,在各种检查和治疗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暴漏病人过久、不能有效保暖而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运帐篷及急救推车,可解决现有技术在转运病人过程中因暴漏病人过久、不能有效保暖而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运帐篷,包括帐篷主体20和多个固定器22,其中:所述固定器22设置在帐篷主体20下面,将所述帐篷主体20与急救推车或其他运输工具固定连接;所述帐篷主体20的前后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方便将病人抬进和抬出的帐篷门23、左右两个侧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透明观察窗21。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22有四个,四个固定器22分别位于帐篷主体20下端面的四个角上。
优选的,所述帐篷主体20为长方体结构,长、宽和高分别为200cm、72cm和60cm。
优选的,所述帐篷主体20下部为长方体结构,顶部为尖顶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0cm、72cm和60cm。
优选的,所述顶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度。
优选的,所述透明观察窗21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度和高度分别为40cm和30cm。
优选的,所述帐篷主体20采用双面PVC纤维膜材制成,固定在转运帐篷的支撑结构上;和/或,所述透明观察窗21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急救推车,包括推车主体10、固定在推车主体10下面的多个支撑腿11以及固定在支撑腿11下端的车轮12,还包括上述的转运帐篷,所述转运帐篷通过固定器22与所述推车主体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车主体10的两个侧面还分别设置有推车护栏13。
优选的,所述车轮12为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固定在急救推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上的转运帐篷设置有方便将病人抬进和抬出的前后帐篷门和方便观察病人状态的透明观察窗,可以在外出检查过程中避免室内外温差对患者的影响,为需要维持周围环境温度的创伤患者等病人的救治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上述技术手段与盖被提前加热保暖、给中度至重度低温患者复温时输入大量经过加温处理的液体从而将大量热量转移给患者等结合,从而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治疗病因的同时采取全程复温管理,有效缩短低体温的持续时间,及时复温,保持恒温,维持酸碱平衡,从而为创伤患者救治赢得更多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急救推车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急救推车第一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急救推车第二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推车主体,11-支撑腿,12-车轮,13-推车护栏;20-帐篷主体,21-透明观察窗,22-固定器,23-帐篷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顶”、“底”、“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方便描述,下面以在医院内部使用的设置有转运帐篷的急救推车为例进行说明。当病人需要在医院外转运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下述实施例将本申请方案中的转运帐篷应用于其他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等。
参照图1和2,示出了本申请急救推车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推车主体10、固定在推车主体10下面的四个支撑腿11以及固定在每个支撑腿11下端的车轮12,以及固定在推车主体10上端面的转运帐篷,其中:
转运帐篷包括帐篷主体20和四个固定器22,四个固定器22设置在帐篷主体20下面,将所述帐篷主体20与急救推车的推车主体10固定连接。
帐篷主体20的前后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方便将病人抬进和抬出的帐篷门23、左右两个侧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透明观察窗21。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器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但至少需要2个以上。当固定器22有四个时,可以将四个固定器22设置在帐篷主体20下端面的四个角上。当采用其他运输工具转运病人时,可以利用固定器22将上述转运帐篷与相应的运输工具(如汽车)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帐篷主体20可以采用长方体结构,也可以为了适应雨天环境而采用下部为长方体结构、顶部为尖顶结构的结构形式,其中,长方体结构的长、宽和高可以分别为200cm、72cm和60cm左右。
上述的透明观察窗21可以选用长方形,该长方形透明观察窗21的长度和高度分别为40cm和30cm。
当帐篷主体20的顶部为尖顶结构时,顶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度左右。
在另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帐篷主体20可以采用市场上已有的双面PVC纤维膜材制成,并固定在转运帐篷的支撑结构上。透明观察窗21还可以采用市场上已有的透明塑料制成。
另外,为了方便急救推车在医院内移动,车轮12可以选用万向轮。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急救推车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进一步保证转运帐篷中的病人安全,在急救推车的推车主体10两侧还设置有推车护栏1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为优选实施例,一方面,相关功能部件可以用其他部件代替。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单元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转运帐篷和急救推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