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094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尿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尿裤。



背景技术:

纸尿裤是抚养婴儿或照顾特殊病人的常用生活用品。目前,市场上的纸尿裤品牌种类繁多,但纸尿裤内的吸收效果皆受限于其中的吸收体。

现有的纸尿裤吸收体一般由无纺布上层、吸收棉层和隔水下层组成,三者间依次相互层叠为类似夹芯结构,即无纺布上层直接覆盖在吸收棉层的上表面,纸尿裤对尿液的吸收面几乎是一个平面,尿液只能从无纺布上层的上表面被垂直吸收。

这样的结构对尿液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若使用者的尿量过大,或由于运动剧烈,很可能会造成尿液从无纺布上层的表面流出而不能被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能力强、吸收面广的纸尿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纸尿裤,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纸尿裤本体上的上层、吸收层和下层,所述吸收层包括粘接部和悬浮部;

所述粘接部与所述下层粘接;

所述悬浮部连接于所述粘接部在所述纸尿裤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上,所述悬浮部向远离所述下层的方向延伸;

所述上层同时覆盖在所述粘接部和所述悬浮部的表面上,并与所述下层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部向远离所述下层的方向延伸的长度为所述粘接部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层上还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粘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槽设有两条,每条所述导流槽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弧形的圆心朝向远离所述纸尿裤本体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悬浮部与所述粘接部的连接线位于所述导流槽的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悬浮部的一端与所述粘接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层覆盖所述自由端的位置上设有长条形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长条形弹性件为弹性氨纶丝。

优选地,所述上层为无纺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纸尿裤将吸收层设计有两个悬浮部,即吸收层只有粘接部的部分是与下层粘接的,其两侧的悬浮部与下层为分开设置,此时,吸收层的表面相当于粘接部的表面与两侧悬浮部的上下两侧表面;当尿液从吸收层的粘接部表面溢出时,即使尿液从两侧悬浮部的上侧表面溢出,也依然可以继续通过悬浮部的下侧表面进行吸收,大大提高了纸尿裤的吸收面和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纸尿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纸尿裤本体的部分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吸收层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纸尿裤的实施例,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在纸尿裤本体1上的上层10、吸收层20和下层30,吸收层20包括粘接部21和悬浮部22;粘接部21与下层30粘接;悬浮部22连接于粘接部21在纸尿裤本体1的长度方向F上的两侧上,悬浮部22向远离下层30的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上层10同时覆盖在粘接部21和悬浮部22的表面上,并与下层30粘接。

上述从上往下方向中,最上方向指的是纸尿裤吸收尿液时最先接触尿液的方向,即图1中的可见的表面、图2中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纸尿裤将吸收层20设计有两个悬浮部22,即吸收层20只有粘接部21的部分是与下层30粘接的,其两侧的悬浮部22与下层30为分开设置,此时,吸收层20的表面相当于粘接部21的表面与两侧悬浮部22的上下两侧表面;当尿液从吸收层20的粘接部21表面溢出时,即使尿液从两侧悬浮部22的上侧表面溢出,也依然可以继续通过悬浮部22的下侧表面进行吸收,大大提高了纸尿裤的吸收面和吸收性能。

其中,如图3所示,悬浮部22向远离下层30的方向延伸的长度a为粘接部21的宽度b的二分之一。可以理解的是,悬浮部22向远离下层30的方向延伸的长度a也可以是大约为粘接部21的宽度b的二分之一,并不仅限于二分之一的比例。本实施例中,这样的尺寸设计有利于对尿液最大限度地吸收,也可以保证吸收层20固定以防止吸收尿量过多后成坨结块。

为了提高对尿液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吸收层20上还设有导流槽23,导流槽23设置于粘接部21上,以引导尿液可以渗透至纸尿裤的吸收层20的大部分位置上,提高纸尿裤对尿液的吸收速度,充分使用了纸尿裤,提高了其对尿液的吸收率。

较佳地,如图1所示,该导流槽23设有两条,并且每条导流槽呈弧形,弧形的圆心朝向远离纸尿裤本体1的方向,即类似于“八”字型,以符合人体的结构,以对尿液进行充分地吸收。

本实施例中的悬浮部22与粘接部21的连接线位于导流槽23的下方,以增强导流槽23的导流效果,也提高悬浮部22对尿液的吸收率。需要说明的是,悬浮部22与粘接部21的连接线并不需要严格与导流槽23的设置位置完全重合,只需大概在导流槽23的设置位置即可,也即可以部分重合,部分设置在导流槽23附近。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如图2所示,悬浮部22的一端与粘接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上层10覆盖自由端的位置上沿悬浮部22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弹性件11。其中,长条形弹性件11为弹性氨纶丝。长条形弹性件11的设置,能够对悬浮部22起到一个提拉的作用,当使用者穿起纸尿裤时,由于纸尿裤的前后均向上弯曲提拉,则长条形弹性件11同时给予悬浮部以向上提拉的作用,使悬浮部22能够自然立起,进一步防止侧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层10为无纺布。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