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746阅读:1661来源:国知局
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



背景技术:

关于隐斜视的检查仪器有多种,与本申请最为接近的已有技术是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多功能视力检测仪及便携式自动电子隐斜视检查仪。

多功能视力检测仪将光学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为一体,通过更换不同焦距的光学目镜与视靶显示器不同的位置相匹配,电机5带动各目镜组使视靶显示器产生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像成像到各视力检查所需的位置,满足各项视力检查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图1。

远视力和对比敏感性检查使用第四目镜组4,显示器在d位置,两个显示器生成两个相同的图像。

近视力检查使用第一目镜组1,显示器在c位置,两个显示器生成相同的图像。

色觉和立体视觉检查用第三目镜组3,显示器在b位置,色觉检查显示器生成两个相同的图像,立体视觉检查时显示器生成有视差角的两个图像。

隐斜视检查用第二目镜组2,显示器在a位置,左视靶显示器生成十字线,右视靶生成圆点。

通过目镜组与显示器的不同组合和位置的变化实现了多项视力检查功能,这样就把传统的各种视力检查方法集成到了一种仪器内。

上述多功能视力检测仪的缺点,虽然把远视力、对比敏感性检查、色觉和立体视觉检查、近视力、隐斜视检查集成在一个仪器内,但这也造成了价格高、体积大,质量重,搬运不方便,在各个检测项目的切换中,容易造成丝杠卡滞,噪音大,耗时长等缺点,给检查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且在有的检查场所因无需所有的检查功能,经常是有的检查功能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便携式自动电子隐斜视检查仪工作原理说明:在计算机控制下,左右显示器分别生成十字尺、光点。根据同时知觉、双眼合像的原理产生两幅图像。在计算机控制下,左右显示器使显示图形虚拟成像在5米远和要求的视场。被检者左眼看绿色十字尺,右眼看一个红点。在被检者的双目共同视野中,十字尺和红点中心不重合,就是被检者有隐斜视,被检者通过手柄的按键移动红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置,直到被检查者看到红点处于十字尺的中央位置为止。计算机记下红点移动的距离后,折算出对应的棱镜度。同时计算机也可以算出隐斜视值,并记录或打印。

结合图2,便携式自动电子隐斜视检查仪包括监视器6、左右显示器8、光学系统9、壳体10、微型打印机11、电源12、计算机17、键盘盒13、键盘14、手柄15、电源插座16、内框架18。内框架18装在壳体10内,显示器支架7,是安装、固定各有关部件的载体;计算机17安装在内框架18后部下方,两者用螺钉固连;左右显示器8固定在显示器支架7上,电源插座16装在壳体10的左侧壁偏后下方,监视器6镶嵌在壳体10右侧壁靠中间的位置,监视器6的显示屏朝外,检查者可直接观看监视结果;微型打印机11穿过壳体10和内框架18,装在壳体10正前偏下位置;光源系统9装在壳体10的正前上方,键盘盒13在壳体10右侧壁下方与壳体10固连,键盘14装在键盘盒13内;计算机17与电源插座16用导线连接,其他左、右显示器8、微型打印机11、监视器6、键盘14、手柄15分别与计算机系统17用导线连接。

便携式自动电子隐斜视检查仪存在的缺点:首先,此仪器仅仅能够检测隐斜视度数,并不能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有效改善人的生理机能的适应能力,对于一些医疗机构此检查仪满足不了当前需求;其次,当被测者测量时因下颌没有相对的调节固定位置,对隐斜视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检测精度无法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隐斜视检测仪存在丝杠卡滞、噪音大以及耗时长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检测受限而导致不能针对性的进行检测等问题,提供一种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

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包括机械单元及电子学单元,所述电子学单元固定在机械单元上;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下颌调整固定支架,所述下颌调整固定支架固定在机械单元的支撑架上,通过调整被检者与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的距离或高度实现对隐斜视的检测。所述下颌调整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限位块、旋钮、螺旋杆和颌托;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支撑架上,颌托安装在螺旋杆上,旋转旋钮带动螺旋杆在固定支架中旋转,经限位块的左右限位,使颌托与螺旋杆在固定支架中上下移动。

所述机械单元还包括左壳体及右壳体、主显示屏、侧显示屏和眼罩;所述眼罩固定在左壳体上,所述主显示屏安装在支撑架后安装在左壳体内,支撑架安装在底板上,底板与左壳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侧显示屏固定在右壳体内,所述右壳体与左壳体间通过凸凹型卡扣固定。

所述电子学单元包括光学系统、计算机、手柄、键盘和鼠标;所述手柄、键盘和鼠标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和光学系统安装在支撑架后整体推进左壳体内。所述电子学单元还包括打印机,所述打印机设置在左壳体上。通过计算机内的视觉功能训练系统实现对被检者的隐斜视的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有效改善人的生理机能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隐斜视视觉功能的能力,并且能够提高隐斜视检查仪的自动化程度和检查精度,以及改善隐斜视检查的环境,对于有购买能力的医疗机构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民用市场的隐斜视检测和训练,该训练仪具有的下颌固定调整支架结构提高了隐斜视检查的稳定度,实现了检查自动化,检查结果准确,精度高(可精确到0.1)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操作简单,检查结果实时显示,并可以对检查结果进行存储和打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功能视力检测仪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便携式自动电子隐斜视检查仪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进行视觉功能训练的界面示意图;

图7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进行视觉功能训练的效果图;

图8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进行视觉功能测试界面;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中电子单元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3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包括机械单元及电子学单元,所述电子学单元固定在机械单元上;所述机械单元包括下颌调整固定支架22,所述下颌调整固定支架22固定在机械单元的支撑架21上,通过调整被检者与隐斜视检测与训练仪的距离或高度实现对隐斜视的检测。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机械单元还包括左壳体27及右壳体28、底板23、主显示屏19、侧显示屏20和眼罩24;所述眼罩24固定在左壳体27上,所述主显示屏19安装在支撑架21后安装在底板23上,底板23安装在左壳体27内,底板23与左壳体27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侧显示屏20固定在右壳体28内,所述右壳体28与左壳体27间通过凸凹型卡扣固定。左右壳体扣严后采用螺栓底面固定。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下颌调整固定支架22包括固定支架22-3、限位块22-4、旋钮22-5、螺旋杆22-2和颌托22-1;所述固定支架22-3安装在支撑架21上,颌托22-1安装在螺旋杆22-2上,旋转旋钮22-5带动螺旋杆22-2在固定支架22-3中旋转,经限位块22-4的左右限位,使颌托22-1与螺旋杆22-2在固定支架22-3中上下移动。调节人眼与目镜的上下位置,位置固定后使人眼与目镜观察口的相对位置确定,使检查结果更准确更方便。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学单元包括光学系统9、计算机17、打印机11,手柄15、键盘14和鼠标25;所述手柄15、键盘14和鼠标25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17连接;所述打印机11预先设置在左壳体27上,所述计算机17和光学系统9安装在支撑架21与底板23后整体推进左壳体27内。

本实施方式采用方便插拔的USB接口,使手柄15、键盘14、鼠标25都可方便更换,且仪器外观也规整、美观。避免了已有设备需键盘盒固定在仪器上的笨重结构,减少了磁碰开关及合页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光学系统9采用定焦物镜变换物距实现,为了减小光学系统尺寸,将一个缩小的检查图形放在目镜焦点之内生成虚像,其像距和像的尺寸则不受仪器尺寸的限制,通过调整物距和目镜焦距以及物(图形)等参数,可使虚像像距和像尺寸满足预定要求。

本实施方式采用红绿十字法测量隐斜视。根据同时知觉、双眼合像的原理产生两幅图像,在智能化隐斜视软件和计算机控制下,左、右小型显示器分别生成十字尺和圆点,结合图8。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光学系统9使显示器图形成像在6米远和要求的视场。被检者左眼看绿色刻度尺,右眼看一个红点(或者反过来)。在被检者的双目共同视野中,十字尺和直线中心不重合,就是被检者有隐斜视,被检者通过手柄按键移动红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置,直到被检查者看到红点处于刻度尺的中央位置为止。计算机记下红点移动的距离后,折算出对应的棱镜度。同时计算机和软件就可以算出隐斜视值,并记录或打印,结合图9,以台式机的高性能小型主板为中心,外接硬盘存储器、微型打印机、鼠标(或键盘)、一块AGP显卡、一个LCD显示器、一个8寸液晶显示器和一个控制卡,实现仪器的全部控制功能。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计算机17内的视觉功能训练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进入视觉功能训练系统的训练界面,显示被检测者基本信息,选择任一被检者进行隐斜视视觉功能训练,视靶显示屏从中间一分为二,结合图6,预设好被检者需要训练的隐斜度数,左、右图显示具有不同位置竹叶的竹子,被检者通过双眼观看,直至看到一根带有两片竹叶的一根竹子,结合图7,一次训练结束,通过多次训练后,达到隐斜视视觉功能训练的目的,以此改善人的生理机能的适应能力。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训练仪的虚拟面板上有各种功能按钮和图像、数据显示区。操作人员用鼠标点击按钮,发出指令、提示并显示视标图形,对被测者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实时显示并可以结果保存,也可以打印输出。点击“便携式数字化隐斜计”图标进入主界面,点击主界面中的“输入检查者”按键,进入“被检者信息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增加新被检者信息,修改、查找和删除现有被检者的信息。选择被检者后进入隐斜视检查界面进行隐斜视视觉功能检查。

本实施方式采用视觉功能训练系统与红绿十字法实现隐斜视检查原理相结合,实现隐斜视视觉功能的检测与训练,通过训练可有效改善人的生理机能的适应能力,对于隐斜视的矫正有一定疗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