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疝气腹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0535阅读:1387来源:国知局
新型疝气腹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疝气腹带。



背景技术: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

临床上,多数疝气病人需要进行疝气手术,对于疝气手术后病人创口的恢复,需要利用腹带将创口进行保护,但是腹带的较为显著的问题是腹带会随着患者活动上移,起不到固定作用,目前还没有较为方便、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疝气腹带,腹带不易移位,有利于疝气手术后病人的腹股沟恢复。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疝气腹带,包括腹带和垫片;所述垫片的两端与所述腹带可拆卸连接,形成为内裤形状的整体;

所述垫片的贴近皮肤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放置袋,所述两个放置袋对称设置且所述放置袋的位置正对穿着所述新型疝气腹带的男性阴囊,所述两个放置袋内分别放置有沙袋或冰袋,所述沙袋或冰袋能够随时取出或放入所述放置袋;

所述两个放置袋的对称轴上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两个放置袋之间,所述开口的宽度为0.2~1cm,所述开口的长度为5~20cm;所述垫片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的位置正对所述开口,并能够通过打开或关闭所述拉链使所述开口露出或遮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片的两侧边缘呈弧形且均朝向垫片内部凹陷,使得所述垫片的两侧边缘形成为双曲线形状;

所述两个放置袋的靠近所述垫片的两侧边缘的放置袋边缘也呈弧形且弧度与其靠近的所述垫片的两侧边缘的弧度相同,所述沙袋或冰袋的形状与其所放置的放置袋的形状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腹带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设置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挂环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垫片与腹带的固定部位;

所述垫片的朝向皮肤的一面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能够与所述第一挂环挂接配合,使得所述腹带与垫片形成为内裤形状的整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片的四个角的朝向皮肤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小于所述第一挂钩,所述腹带上设置第二挂环,所述第二挂环小于所述第一挂环,所述第二挂环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垫片与腹带的固定时的所述第二挂钩的固定部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腹带为能够打开或首尾固定的带状结构;所述腹带打开时,所述腹带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母粘扣和子粘扣;所述母粘扣设置在其中一个端部的朝向外部的一面,所述子粘扣设置在另一个端部的朝向内部的一面,所述腹带的两个端部通过所述母粘扣和子粘扣打开或粘接固定。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新型疝气腹带,包括腹带和垫片,二者连接后为内裤形状的整体,穿上时,所述垫片处于大腿之间,使得腹带因为垫片的拉扯而不易移位,起到了很好的腹带作用,同时,在腹股沟即大腿根部位的垫片内侧上设计两个放置袋,用于放置沙袋或冰袋,从而为阴囊提供压迫力,并且沙袋或冰袋还能够取出并进行更换,此外,在阴囊部还设有开口,方便患者解小便,并且所述开口通过拉链露出或遮盖,方便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疝气腹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疝气腹带实施例中腹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疝气腹带实施例中垫片的贴近皮肤的一面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疝气腹带实施例中垫片的朝向外部的一面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如图1-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疝气腹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腹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垫片的贴近皮肤的一面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垫片的朝向外部的一面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所述新型疝气腹带,包括腹带10和垫片20;所述垫片20的两端与所述腹带10可拆卸连接,形成为内裤形状的整体;

所述垫片20的贴近皮肤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放置袋21,所述两个放置袋21对称设置且所述放置袋21的位置正对穿着所述新型疝气腹带的男性阴囊,所述两个放置袋21内分别放置有沙袋或冰袋,所述沙袋或冰袋能够随时取出或放入所述放置袋21;

所述两个放置袋21的对称轴上设置有开口22且所述开口22位于所述两个放置袋21之间,所述开口22的宽度为0.2~1cm,所述开口22的长度为5~20cm;所述垫片20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设置有拉链23,所述拉链23的位置正对所述开口22,并能够通过打开或关闭所述拉链23使所述开口22露出或遮盖。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新型疝气腹带,包括腹带和垫片,二者连接后为内裤形状的整体,穿上时,所述垫片处于大腿之间,使得腹带因为垫片的拉扯而不易移位,起到了很好的腹带作用,同时,在腹股沟即大腿根部位的垫片内侧上设计两个放置袋,用于放置沙袋或冰袋,从而为阴囊提供压迫力,并且沙袋或冰袋还能够取出并进行更换,此外,在阴囊部还设有开口,方便患者解小便,并且所述开口通过拉链露出或遮盖,方便病人使用。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垫片20的两侧边缘呈弧形且均朝向垫片20内部凹陷,使得所述垫片20的两侧边缘形成为双曲线形状,从而穿戴更加舒适;

所述两个放置袋21的靠近所述垫片20的两侧边缘的放置袋21边缘也呈弧形且弧度与其靠近的所述垫片20的两侧边缘的弧度相同,所述沙袋或冰袋的形状与其所放置的放置袋21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其对阴囊提供的压迫力更加全面。

较佳的,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腹带10的朝向外部的一面上设置第一挂环11,所述第一挂环11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垫片20与腹带10的固定部位;

如图3所示,所述垫片20的朝向皮肤的一面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挂钩24,所述第一挂钩24能够与所述第一挂环11挂接配合,使得所述腹带10与垫片20形成为内裤形状的整体,从而垫片20和腹带10之间能够很容易地固定或拆卸。

此外,为了使所述垫片20的高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挂环11可沿所述腹带10的高度方向设置多排,从而通过与不同高度的第一挂环11的挂接,调节了垫片20的高度。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垫片20的四个角的朝向皮肤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挂钩25,所述第二挂钩25小于所述第一挂钩24,所述腹带10上设置第二挂环12,所述第二挂环12小于所述第一挂环11,所述第二挂环12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垫片20与腹带10的固定时的所述第二挂钩25的固定部位,从而将垫片20的四个角也与腹带10挂接固定,增加整体稳定性和舒适度;此外,为了保证在调节了腹带10长短时,所述第二挂钩25还能够挂接在所述第二挂环12上,所述第二挂环12设置了多个(如图2所示),从而满足所述第二挂钩25能够随时挂接在第二挂环12上。

此外,为了使所述垫片20的高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挂环12可沿所述腹带10的高度方向设置多排,从而通过与不同高度的第二挂环12的挂接,保证垫片20固定在某一高度的稳定性。

较佳的,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腹带10为能够打开或首尾固定的带状结构;所述腹带10打开时,所述腹带10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母粘扣和子粘扣(未示出);所述母粘扣设置在其中一个端部的朝向外部的一面,所述子粘扣设置在另一个端部的朝向内部的一面,所述腹带10的两个端部通过所述母粘扣和子粘扣打开或粘接固定,从而能够方便拆卸,此外,所述母粘扣和子粘扣的固定部位的调整,能够调节腹带10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