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987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经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的管路,多用于向胃里输注肠内营养液及其他流质食物或胃液抽吸等方面,临床护理工作中,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外科胃肠道疾病手术前准备及肠梗阻、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等都需要留置胃管,且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传统的胃管在进行胃液抽吸时容易引起胃液的倒流,增加医疗负担,而且鼻饲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对胃管造成堵塞,这样就需要医护人员重新插入胃管,很容易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且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使用胃管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使用胃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它包括进液管,所述的进液管的入口处设置有阀门A,所述的进液管内设置有排液管,所述的排液管的出口处设置有抽液泵,所述的进液管与排液管之间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进液管的侧壁上靠近密封盖的位置设置有排液孔,所述的进液管与排液管之间排液孔的上方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的上方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进液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气囊,所述的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的气管上设置有阀门B,所述的排液管内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进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导头,所述的导头上设置有吸液孔,所述的导头上的吸液孔与排液管的底端相连。

所述的过滤装置与进液管和排液管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的气管设置在进液管的内部。

所述的导头为半球形结构。

所述的进液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刻度线。

所述的吸液孔和排液孔分别在导头和进液管侧壁的底端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排液管设置在进液管内,使得医护人员不需要单独对进液管和排液管分别插管,提高了插管效率,而且提高了治疗的舒适度,在插管完成后,通过充气装置对进液管外侧的气囊进行充气,能够实现对胃管的固定,从而防止管道的脱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液管入口处设置过滤装置,可以将鼻饲过程中较大的食糜颗粒物留在过滤装置中,避免进液管的堵塞,过滤装置下方的螺旋状的导流板可以对打入进液管内的流食起到导向和搅拌的作用,进一步防止食物纤维对进液管造成堵塞;排液管底端的单向阀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进液管 2、刻度线 3、导流板 4、排液管 5、排液孔 6、密封盖 7、导头 8、吸液孔 9、单向阀 10、气囊 11、气管 12、阀门B 13、充气装置 14、抽液泵 15、阀门A 16、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它包括进液管1,所述的进液管1的入口处设置有阀门A15,所述的进液管1内设置有排液管4,所述的排液管4的出口处设置有抽液泵14,所述的进液管1与排液管4之间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盖6,所述的进液管1的侧壁上靠近密封盖6的位置设置有排液孔5,所述的进液管1与排液管4之间排液孔5的上方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板3,所述的导流板3的上方设置有过滤装置16,所述的进液管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气囊10,所述的气囊10通过气管11连接有充气装置13,所述的气管11上设置有阀门B12,所述的排液管4内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单向阀9,所述的进液管1的底端设置有导头7,所述的导头7上设置有吸液孔8,所述的导头7上的吸液孔8与排液管4的底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液管4设置在进液管1内,使得医护人员不需要单独对进液管1和排液管4分别插管,提高了插管效率,而且提高了治疗的舒适度,在插管完成后,通过充气装置13对进液管1外侧的气囊10进行充气,能够实现对胃管的固定,从而防止管道的脱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液管1的入口处设置过滤装置16,可以将鼻饲过程中较大的食糜颗粒物留在过滤装置16中,避免进液管1的堵塞,过滤装置16下方的螺旋状的导流板3可以对打入进液管1内的流食起到导向和搅拌的作用,进一步防止食物纤维对进液管1造成堵塞;排液管4底端的单向阀9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胃管,它包括进液管1,所述的进液管1的入口处设置有阀门A15,所述的进液管1内设置有排液管4,所述的排液管4的出口处设置有抽液泵14,所述的进液管1与排液管4之间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盖6,所述的进液管1的侧壁上靠近密封盖6的位置设置有排液孔5,所述的进液管1与排液管4之间排液孔5的上方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板3,所述的导流板3的上方设置有过滤装置16,所述的进液管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气囊10,所述的气囊10通过气管11连接有充气装置13,所述的气管11上设置有阀门B12,所述的排液管4内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单向阀9,所述的进液管1的底端设置有导头7,所述的导头7上设置有吸液孔8,所述的导头7上的吸液孔8与排液管4的底端相连,所述的过滤装置16与进液管1和排液管4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的气管11设置在进液管1的内部,所述的导头7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的进液管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刻度线2,所述的吸液孔8和排液孔5分别在导头7和进液管1侧壁的底端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液管4设置在进液管1内,使得医护人员不需要单独对进液管1和排液管4分别插管,提高了插管效率,而且提高了治疗的舒适度,在插管完成后,通过充气装置13对进液管1外侧的气囊10进行充气,能够实现对胃管的固定,从而防止管道的脱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液管1的入口处设置过滤装置16,可以将鼻饲过程中较大的食糜颗粒物留在过滤装置16中,避免进液管1的堵塞,过滤装置16下方的螺旋状的导流板3可以对打入进液管1内的流食起到导向和搅拌的作用,进一步防止食物纤维对进液管1造成堵塞;排液管4底端的单向阀9可以防止液体倒流;过滤装置16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进液管1和排液管4相连,方便取下过滤装置16进行清洗和更换;将气管11设置在进液管1的内部,可以降低插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采用半球形的导头7可以避免划伤食道且具有较大的吸液面积;进液管1外壁上的刻度线2可以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插入病人胃部的深度值;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