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感染的管体及应用该管体的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88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外科手术中或手术后的患者大多数都会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具有维持时间长,对血管刺激小,适合大量输液及减小患者每天穿刺痛苦的优点,得到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但又增加了静脉感染及静脉炎的机会,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安全留置是避免增加患者痛苦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经分析,静脉留置针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皮肤表面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是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时候由于皮肤完整性受损,从而导致细菌沿着留置针穿刺处附着在留置针的表面并随留置针导管移行进入血液引起感染;或者是静脉留置针及器材甚至连接的肝素帽等在储存及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细菌的污染,被污染的器材如用至人体就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为此,现有的医护人员为了防止留置针的感染,在操作前与操作后均浪费了极大的精力去做足预防措施,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而静脉留置针,其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管体,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抗感染的管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抗感染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附着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药水经浸泡后干制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为PU材料。

本实用新型同时又提供一种能有效抗感染的留置针,其包括有套管座、套管管体、穿刺针管与穿刺针座,所述套管管体安装在套管座上,所述穿刺针管安装在穿刺针座上,所述穿刺针管能贯穿所述的套管座与套管管体,所述套管管体为上述中的抗感染管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座包括有穿刺口、导管口,所述穿刺口的内侧设有胶塞,所述导管口连接有外延管,所述外延管的另外一端连接有接管头,所述连接头上分别安装有肝素帽与封口帽;所述外延管上还设有滑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座采用的是CAP材料;所接管头采用的是PP材料;所述穿刺针座、封口帽与滑扣均为ABS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管体的内壁上增加了抗菌层,使得在输液的过程中,药液或者血液在经过管体的时候,抗菌层能对药液或者血液进行杀菌,有效地保护的人体免受感染。而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密封性好,而且能起到消毒抗感染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抗感染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附着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药水经浸泡后干制而成。现有技术中,虽然都有在塑料主体上附有抗菌效果的成型技术,但是,其要么就是采用将抗感染药物(如环丙沙星粉剂等)与塑料母料混合后挤出成型制备;要么就是采用添加含银离子的抗感染试剂。但是由于挤出过程中,高温必将使抗菌剂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了其抗菌效果;而采用添加含银离子的抗菌剂,在临床上发现含银离子的抗感染药物存病人过敏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的抗感染的管体,由于采用的是经由药水浸泡后干制而成,抗菌层牢固,能稳定地对流经液体进行灭菌杀毒。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体为PU材料。采用PU材料,使得药水在浸泡过程中与本体连接更紧密,附着效果更好。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同时又提供一种能有效抗感染的留置针,其包括有套管座1、套管管体2、穿刺针管3与穿刺针座4,所述套管管体2安装在套管座1上,所述穿刺针管3安装在穿刺针座4上,所述穿刺针管3能贯穿所述的套管座1与套管管体2,所述套管管体2的内壁附着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药水经浸泡后干制而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座1包括有穿刺口11、导管口12,所述穿刺口11的内侧设有胶塞5,所述导管口12连接有外延管6,所述外延管6的另外一端连接有接管头7,所述连接头7上分别安装有肝素帽8与封口帽9;所述外延管6上还设有滑扣10。胶塞能有效地放置药业从穿刺口流出,而滑扣能对外延管进行流量控制。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座1采用的是CAP材料;所接管头7采用的是PP材料;所述穿刺针座4、封口帽9与滑扣10均为ABS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抗感染的管体是采用如下方法制造的,其于包括如下步骤:

1)、管体的表面处理,所述的表面处理包括有超声波清洗,然后烘干;具体可以如下:首先将管体部分在乙醇中超声波清洗10分钟,再在纯水中超声波清洗15分钟,取出,烘干待用;经过乙醇与纯水的的连续超声波清洗后,能最大限度地去除管体表面的杂质,去除杂质后为了不影响浸泡效果,需要将管体表面的水分挥发干净。

2)、制备药水,往容器中添加溶剂乙醇88.99份,在30-50℃下先溶解10-30分钟,然后添加洗必泰5份、利福平5份,搅拌15-30分钟;

3)、将完成步骤1)后的管体浸泡到浸泡溶液中;同时往容器中添加增渗剂二氯甲烷1份,继续溶解10-20分钟;接着再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0.01份,搅拌溶解10-15分钟,然后浸泡在30-50℃中50-80分钟;

4)、干制步骤3)的管体,浸泡完成后,取出管体,将管体放入烘箱内,将烘箱温度调至40-45℃下烘干8-12小时。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完成所述步骤4)的烘干后,可以用去离子水将管体冲洗3-5次,接着用气枪将管体的水分吹干,最后再放入烘箱内在温度40-45摄氏度下烘干4小时。这样可以使得管体的表面效果更好。

各组分作用和功能:乙醇作为药物溶解的主要溶剂,主要起到溶解药物,溶胀管体的作用;二氯甲烷作为增渗剂,主要起到对管体的溶胀作用,并增强药物深入到管体内部的能力,使药物能更为深入地渗入到管体内部。而采用了两种药物洗必泰、利福平作为药物主体,主要起到抗菌抑菌作用,其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等细菌、真菌都能起到抑菌作用,其不含银离子,避免了对人体的过敏作用,而且两种药物协同作用,其抗菌、抑菌效果更好;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不同药性以及比例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聚乙烯蓖麻油作为两种药物的增溶剂和分散剂,起到增强药物溶解和分散的作用,可使药物均匀性更好。

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法制备后的抗感染留置针,因药物渗入管体较深,在人体内液体环境再缓慢释放出来,因此其抑菌持续时间较长,可到达30天左右,又因采用两种药物协同作用,避免单种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且两种药物协同作用,其抑菌性能更为理想,对各类细菌、真菌都能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