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由织物制成的一种吸收性护理用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收性护理用品多为纸质,柔软性较差,使用时有不适感,部分产品存在对人有损伤的成分,并且不可重复使用,资源浪费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也有部分可以重复使用的卫生用品,为缝合成一体的织物,厚度较大,内部很难清洗干净和得到充分的晾晒消毒,使用存在卫生隐患。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吸收性护理用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外套、固定于所述外套上的左、右侧翼、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内的吸收层,所述外套、侧翼、吸收层为纺织品,外套由长条形面层和底层通过两侧缝合而成,左、右侧翼对称固定于底层的两侧,左、右侧翼上布置有扣接件,吸收层由片状基层折叠而成,基层为两个以上长条形连接而成的单层织物,经过往复折叠或卷折而成吸收层,再通过外套两端的开口将吸收层置于外套内,由于基层折叠后各层之间没有缝合,所以清洗时可以从外套中取出,打开成一片状单层,所以便于清洗和晾干。
进一步,为了根据各部位不同的吸收量需求,增加局部位置吸收层的厚度,在基层的各长条形中部,对应人体排泄口位置可以选择性固定连接附加层。
优选地,附加层近似鱼形,前端为凸弧形,后端为两弧相连中间内凹的臀形。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附加层由不相连的大椭圆形和小椭圆形组成,大椭圆中部对应人体排泄口,小椭圆对应人体后股沟尾端位置设置,起防后漏作用。
此外,可以将以上两种形状的附加层,即不相连的大椭圆形的和小椭圆形组成的附加层和近似鱼形,前端为凸弧形,后端为两弧相连中间内凹的臀形的附加层,间隔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层上,使得吸收层兼具两者的功效。
进一步,底层为液体不可渗透性材质,如涂有防水材料的纺织品或耐洗涤的其它防水薄膜,防止渗漏。
进一步,外套、侧翼、吸收层这些纺织品为纯棉材质,吸水性强,柔软舒适。
进一步,面层、基层、侧翼等其中至少有一个采用丝质品,更加的柔软透气,。
此外,扣接件可采用暗扣、勾扣、子母扣、平扣、粘扣等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优点如下:可以循环清洗利用,柔软舒适,洗涤方便,晾晒容易,不易细菌滋生,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增强了卫生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基层往复折叠时正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基层卷折时的正视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外套和侧翼的立体结构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收层的俯视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吸收层的俯视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吸收层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吸收性护理用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有开口11和12的筒状外套1、固定于外套1上的左侧翼41、右侧翼42、以及设置于外套1内的吸收层2,外套1、侧翼41和42、吸收层2为纺织品,外套1由长条形面层13及底层14经两侧缝合而成,左、右侧翼41、42对称固定于底层14的两侧,左侧翼41和右侧翼42上布置有扣接件43。
如图2所示,吸收层2由片状基层20经过往复折叠而成。
如图3所示,吸收层2由片状基层20经过卷折而成。
吸收层2通过外套1两端的开口11或12置于外套1内,由于基层20折叠后各层之间没有缝合,所以清洗时可以从外套1中取出,可随时打开成一片状单层。
如图5至7所示,基层20为两个以上(图中为四个)长条形21连接而成的单层织物。
如图2、5、6、7所示,为了根据各部位不同的吸收量需求,增加局部位置吸收层2的厚度,在基层20的各长条形21中部,对应人体排泄口位置可以选择性固定连接附加层3。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附加层3由近似鱼形织物31构成,前端为凸弧形311,后端为两弧相连中间内凹的臀形312,本图选择在各长条形21上间断地设置附加层3,也可每层均有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附加层3由不相连的大椭圆形321和小椭圆形322共同组成的织物32构成,本图选择在各长条形21上间断地设置附加层3,也可每层均有设置。
实施例三。
如图5、6、7所示,可以将以上两种形状,即不相连的大椭圆形321的和小椭圆形322组成的织物32和近似鱼形,前端为凸弧形,后端为两弧相连中间内凹的臀形的织物31间隔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层20上。
此外,底层14可采用液体不可渗透性材质。
此外,外套1、侧翼41和42、吸收层2这些纺织品为纯棉材质。或者,面层13、基层20、侧翼41和42之中至少其一可采用丝质品,更加的柔软透气。扣接件43可采用暗扣、勾扣、子母扣、平扣、粘扣等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