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绒温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306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艾绒温灸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治疗辅助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艾绒温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治疗疾病是我国中医传统治病方法之一,温灸是艾灸中的一种。温灸是将艾绒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小体,直接或隔物放置在穴位上方,点燃艾绒的尖端以借助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药效作用在穴位上,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但是上述温灸法容易造成穴位处的灼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艾绒温灸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灸法易造成灼痛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艾绒温灸器,包括:一个架体和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环形水夹套,艾绒设置在所述环形水夹套的空余部的架体上,在所述环形水夹套内通入热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艾绒温灸器中,所述环形水夹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的蒸汽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艾绒温灸器中,所述环形水夹套上设置有电加热接口,且内部设置有与电加热接口连接的电加热棒。

优选的是,所述的艾绒温灸器中,所述环形水夹套的上表面的蒸汽孔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绒温灸器,利用通入热水的环形水夹套和环形水夹套内侧的燃烧的艾绒的温差,缓解艾绒温灸给穴位处带来的灼热感。环形水夹套散发的热量作用在温灸穴位处的四周,降低穴位处和穴位周边的温度差,缓解灼痛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绒温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环形水夹套的俯视图。

图中:

1、架体;2、艾绒;3、环形水夹套;4、蒸汽孔;5、电加热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艾绒温灸器,包括:架体1和环形水夹套3,环形水夹套3放置在架体1上,艾绒2放置在环形水夹套3的空余部的架体上,环形水夹套3内通入热水。环形水夹套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艾绒燃烧的温度一般是300~500℃,甚至有时可达到700℃,环形水夹套环绕在艾绒的外周,环形水夹套和艾绒均释放热量,环形水夹套释放的热量增大了热量作用部位,且不同温度的热量进行热量交换,缓解艾绒温灸带来的灼痛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环形水夹套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的蒸汽孔4。蒸汽孔4散出的水蒸气对艾绒燃烧散发的药物具有蒸腾作用,提高药物的药效。环形水夹套3的上表面的蒸汽孔4均匀分布,蒸汽孔散出的水蒸气对药物的蒸腾作用均衡,有助于药物的药效作用的均匀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环形水夹套3上设置有电加热接口5,环形水夹套内部设置有与电加热接口连接的电加热棒。在环形水夹套3上灌上冷水,通电将冷水加热成热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