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10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电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很多人都整日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特别是“办公室一族”长期在电脑前工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患有头痛、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和颈椎病疾病。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电疗仪来治疗疾病,电疗仪通过产生脉冲电压冲刺激经络、调节肌体、改善血液循环、调节人体脏器和改善人体局部组织,使人体气血畅通,达到止痛、消炎、防病和治病的目的。与药物治疗相比较,电疗仪治疗相对安全,脉冲式电疗仪对头痛、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颈椎病和扭伤等杂症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目前,医院使用的电疗仪体积大,耗能大,通常需要用220V的交流电源供电,因此需要放置在电源附近;同时电疗仪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不适用于家庭和个人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作忙碌的“办公室一族”,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到医院进行电疗仪治疗,导致其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体积、方便携带和操作简单的电疗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包括:电极、外壳、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电极、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源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路板包括:脉冲产生模块、第一变压器、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变压器;所述电源与所述脉冲产生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脉冲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进一步,所述脉冲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电阻和PNP型三极管;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电容和整流器;所述第一变压器设有第一初级电感线圈、第二初级线圈和第一次级线圈;所述第二变压器设有第三初级线圈和第二次级线圈;所述电源的负极与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板和所述第一初级电感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板分别与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初级电感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板和所述第三初级线圈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板和所述第三初级线圈的另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整流器为硅粒整流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均为电解电容。

进一步,所述电源为1.5V直流电源。

进一步,所述电极的输出电压为15-30千伏。

进一步,所述电极的输出电流小于10毫安。

进一步,所述电疗装置的放电频率为2.5-12赫兹。

进一步,所述开关的触发端设有弹簧。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疗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电源和电极。电极、电路板和电源固定在外壳内;电路板包括:脉冲产生模块、第一变压器、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变压器。使用时仅需按压开关,电疗装置便完成一次放电并将产生的低频脉冲电压信号通过电极传输到人体,调整机体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电疗装置的电源采用独立的直流电源供电,同时,电路板采用简单的电学元件,整个装置小巧轻便,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家庭和个人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电疗装置示意图;

图2本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电路工作原理图。

图示说明:

1-电极,2-外壳,3-电路板,4-电源,5-开关,6-第一电容,7-PNP型三极管,8-第一初级电感线圈,9-第二初级线圈,10-第一次级线圈,11-第一变压器,12-电阻,13-整流器,14-第二电容,15-第三初级线圈,16-第二次级线圈,17-第二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电疗装置示意图。电疗装置包括:电极1、外壳2、电路板3和电源4;电极1、电路板3和电源4固定在外壳2内。

图2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电路工作原理图。电路板3包括:脉冲产生模块、第一变压器11、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二变压器17;电源4与脉冲产生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脉冲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变压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变压器11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变压器17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变压器17的输出端与电极1电连接;电源4为直流电源。

优选地,脉冲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容6、电阻12和PNP型三极管7;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电容14和整流器13;第一变压器11设有第一初级电感线圈8、第二初级线圈9和第一次级线圈10;第二变压器17设有第三初级线圈15和第二次级线圈16;电源4的负极与开关5的一端电连接;开关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初级线圈9的一端和电阻1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6的负极板和第一初级电感线圈8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6的正极板分别与PNP型三极管7的发射极和电源4的正极电连接;PNP型三极管7的集电极与第二初级线圈9的另一端电连接;PNP型三极管7的基极与第一初级电感线圈8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次级线圈10的一端与整流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整流器1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容14的正极板和第三初级线圈15的一端电连接;第一次级线圈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14的负极板和第三初级线圈15的另一端电连接。

优选地,电疗装置的整流器13采用硅粒整流器,硅粒整流器具有体积小和造价低的优点。

优选地,电疗装置的电源4采用体积较小的1.5V直流电源,电源具有独立性、不受电网影响和输出电压稳定的优点。

优选地,电疗装置的第一电容6和第二电容14均采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单位体积的电容量大,电疗装置采用小体积的电容达到较大的容量。

电路工作原理:电疗装置由脉冲产生模块、第一变压器11、信号处理模块、第二变压器17和电极1组成。脉冲产生模块包括:PNP型三极管7、电阻12和第一电容6;电源4与脉冲产生模块电连接;电源4输出的1.5伏直流电压经脉冲产生模块转化为脉冲电压;开关5闭合后,PNP型三极管7导通并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形成很陡的脉冲前沿,当PNP型三极管7进入饱和状态后,基极就失去对PNP型三极管7的集电极电流的控制作用,开始脉冲顶部的形成过程,此时第二初级线圈9两端的电压近似为电源电压,并基本保持不变,第一初级电感线圈8两端的电压也不变;在脉冲前沿结束后,第一初级电感线圈8对第一电容6充电,随着第一电容6两端的电压不断增加,PNP型三极管7将脱离饱和状态进入放大状态,脉冲顶部过程结束,进入脉冲后沿阶段;当PNP型三极管7进入放大状态后,PNP型三极管7的基极电流减小,PNP型三极管7的集电极电流也相应减小,PNP型三极管7迅速截止,形成很陡的脉冲后沿;由于PNP型三极管7迅速截止,第二初级线圈9两端产生感应电压,阻止PNP型三极管7的集电极电流减小,形成一个电压反冲现象,反冲衰减后,PNP型三极管7仍截止,第一电容6放电,随着放电电流的减小,PNP型三极管7的基极电位降低,再次导通进入放大状态,开始下一个脉冲的形成。第二初级线圈9两端产生感应电压经第一次级线圈10放大后输出400伏交流电,经整流器13整流,迅速向第二电容14充电,充电结束后,第二电容14经第三初级线圈15放电,这个放电的时间很短,电流大;第二次级线圈16的匝数远大于第三初级线圈15的匝数,从而在第二次级线圈16感应出为15-30千伏的电压,同时保证输出电流小于10毫安。第二电容14放电过程中,第一次级线圈10相当于短路,使得振荡停止。当第二电容14放电完毕时,第一次级线圈10又恢复到断路状态,这样就形成一个瞬时的电脉冲,放电时间很短,频率为2.5-12赫兹。

电疗装置输出的电信号通过电极1传输至人体穴位处,实现电疗保健的功能。与普通的信号相比,电疗信号无论在频率或者电压上都会有特殊的要求,大量的临床医学实验证明,电疗信号的频率在2-45赫兹之间时治疗的效果最明显。本电疗装置的电疗信号的频率在2.5-12赫兹,因此可以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为达到对人体进行充分的有效刺激的目的,本电疗装置电信号的电压的输出幅度峰值可以达到15-30千伏,对人体产生较强的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并且流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毫安,不会因为流经人体的电流过大而对人体产生伤害。当人体的穴位或皮肤受到电信号刺激时,人体的神经和体液、血液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理化反应,通过低频脉冲电压信号刺激可以改善局部疼痛,同时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功能。

本实用新型电疗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手按下电源开关5,同时将电极1接触人体不适部位对应的穴位或银针,电极1输出的脉冲电压达到人体深部组织,缓解人体脊椎不适的症状。

优选地,开关5的触发端设有弹簧,使用时仅需点击一次开关5,电疗装置就完成一次放电,此时,开关5被弹开,电路板3处于断路状态,避免电流长时间流过人体引起皮肤烧伤的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