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梳理器的心电图导联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8249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尤其是一种带梳理器的心电图导联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心电图导联线包括导联线接头,以及连接于导联线接头上的六根胸部分支导联线、两根上肢体分支导联线和两根下肢体分支导联线,胸部分支导联线和上、下肢体分支导联线使用中容易互相缠绕在一起,使用不方便。

公告号为CN20452067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图导联线保护套,保护套由胸部分支导联线套体、上肢体分支导联线套体和下肢体分支导联线套体组成。保护套可使将胸部分支导联线、上肢体分支导联线和下肢体分支导联线的线体部位均处于保护套内。使用时只需将胸部分支导联线套体展开,平铺在检测者胸前,检查电极就已经按照顺序分布好,无需查找顺序便能直接搭接。上、下肢导联线则由上、下肢体分支导联线套体分开独立套装,也只需按照部位搭接。

该方案可缓解导联线相互缠绕的问题,但是由于胸部分支导联线需要分别连接至检测者胸前不同位置,即就是需要保留胸部分支导联线连接吸盘的一端有一段长度位于胸部分支导联线套体以外,所以使用后胸部分支导联线仍然容易缠绕在一起,且胸部分支导联线套体以外的活动长度无法调整,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此外,胸部分支导联线末端的吸盘始终暴露在外,存在容易被磨损、被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梳理器的心电图导联线,解决胸导联线连接吸盘的一端的活动长度无法调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梳理器的心电图导联线,包括导联线接头、胸导联线以及梳理器,所述胸导联线为六根,六根所述胸导联线的一端均连接于导联线接头上,六根所述胸导联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吸盘,六根所述胸导联线靠近导联线接头的一段呈螺旋状,且可自动回弹,六根所述胸导联线靠近吸盘的一段呈平直状;所述梳理器上设置六个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胸导联线的直径且小于吸盘的宽度,六根所述胸导联线分别位于梳理器的六个通孔内。

进一步的是,六个所述通孔靠近吸盘的一端分别设置可容纳吸盘的吸盘槽。

进一步的是,六个所述通孔中,任意两个通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是,所述胸导联线呈螺旋状的一段拉直后的长度与梳理器的通孔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是,所述胸导联线呈螺旋状的一段拉直后的长度占胸导联线总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盘槽的轮廓与所述吸盘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带梳理器的心电图导联线前,胸导联线呈平直状的一段位于梳理器的通孔内,胸导联线靠近导联线接头的一段呈螺旋状,且可自动回弹,缩短了胸导联线的收纳长度,便于收纳。使用带梳理器的心电图导联线时,拉动吸盘,使胸导联线呈螺旋状的一段拉直并进入梳理器的通孔内,从而可调整胸导联线带吸盘一端的可活动段的长度,便于使用,且可避免缠绕。梳理器的通孔靠近吸盘的一端设置吸盘槽,使用后将吸盘卡于吸盘槽内,梳理器不仅整理了各根胸导联线,避免互相缠绕,而且吸盘槽对吸盘具有隔离和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整理套的心电图导联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导联线接头11、胸导联线12、吸盘13、梳理器21、通孔22、吸盘槽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带梳理器的心电图导联线,包括导联线接头11、胸导联线12和梳理器21,胸导联线12为六根,六根所述胸导联线12的一端均连接于导联线接头11上,六根所述胸导联线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吸盘13,六根所述胸导联线12靠近导联线接头11的一段呈螺旋状,且可自动回弹,六根所述胸导联线12靠近吸盘13的一段呈平直状。

梳理器21上设置六个通孔22,通孔22的直径大于胸导联线12的直径且小于吸盘13的宽度,以保证胸导联线12可穿入梳理器21的通孔22内,六根所述胸导联线12分别相应地位于梳理器21的六个通孔22内。梳理器21可由塑料制成,整体为柔软状。六个所述通孔22中,任意两个通孔2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六个所述通孔22可以可如图1所示一行六列布置,另外也可以两行三列布置。

如图1所示,胸导联线12的呈平直状的一段位于梳理器21的通孔22内,胸导联线12呈螺旋状的一段位于梳理器21的通孔22外,螺旋状的胸导联线12可自动回弹,即螺旋状的胸导联线12位于梳理器21的通孔22内呈平直状,而移出通孔22后自动变成螺旋状,从而缩短了胸导联线12的收纳长度,便于收纳。从吸盘13的方向拉动胸导联线12,螺旋状的胸导联线12拉直并穿入通孔22内,保证做心电图检测时,胸导联线12具有吸盘13的一端可自由活动,且胸导联线12具有吸盘13的一端出露长度可自由调整,使用方便。胸导联线12呈螺旋状的一段拉直后的长度与梳理器21的通孔22的长度相等,并且胸导联线12呈螺旋状的一段拉直后的长度占胸导联线12总长度的一半。

通孔22靠近吸盘13的一端分别设置可容纳吸盘13的吸盘槽23,吸盘槽23的轮廓与所述吸盘13相适配。吸盘13可卡于吸盘槽23内,梳理器21不仅整理了各根胸导联线12,避免互相缠绕,而且吸盘槽23对吸盘13具有隔离和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