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腰椎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77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腰椎牵引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腰椎牵引床。



背景技术:

牵引床是一种采用机械传动实行牵引的一种医疗器械。 应用人体生理学与机械物理力学科学结合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放射性腿脚麻木、行走无力而引起腿脚肌肉萎缩,以及外伤性颈椎骨折、错位、脱位等症状。在腰椎病非手术疗法中,牵引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腰椎牵引因仰卧位牵引较少影响患者呼吸,患者感觉舒适,故被许多医生采用。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而现有技术中的下体板不能够进行翻转,不能进行三维摆动,灵活性差,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腰椎牵引床[申请号:CN201020165017.X],包括床架和床腿,其特征在于床架下方设置有一丝杠,丝杠两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床架上,丝杠上设置有螺母,螺母与丝杠螺纹连接,螺母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移动牵引架,支撑架下部设置有滑轮,床腿之间设置有滑轨,滑轮坐落于滑轨上,丝杠的一端设置有摇柄,床架上固定有固定牵引架。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下体板不能够进行翻转,不能进行三维摆动,灵活性差,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三维腰椎牵引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三维腰椎牵引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体板和下体板,所述的上体板通过上体板支架与基座相连接,所述的下体板的下部设有下体板支架,所述的上体板支架和下体板支架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的连接机构固定在基座上且连接机构的一端与上体板支架周向转动连接,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下体板支架纵向铰接,所述的下体板支架上设有能够驱动下体板纵向翻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下体板支架的下端面一侧连接有能将下体板该侧顶起的第一顶起机构,下体板支架的下端面另一侧连接有能将下体板另一侧顶起的第二顶起机构,所述的上体板支架与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的上体板支架上设有能够驱动上体板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上体板支架和下体板支架之间设有能够辅助下体板纵向翻转的牵引辅助机构, 且当上体板支架移动时通过牵引辅助机构能够带动下体板纵向翻转。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上体板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仰卧牵引,即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下体板进行纵向翻转,即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下体板的角度,第一顶起机构和第二顶起机构使得下体板能够左右摆动,实现了腰椎三维牵引,灵活性强,牵引辅助机构能够辅助下体板纵向翻转,减轻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压力,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三维腰椎牵引床中,所述的上体板支架上设有滑动块,所述的基座上设有与滑动块相配合的滑动轨,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螺纹块,所述的螺纹块通过丝杆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智能控制电脑相连接。

在上述的三维腰椎牵引床中,所述的牵引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辅助牵引杆和第二辅助牵引杆,所述的上体板支架的侧部外端与第一辅助牵引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的下体板支架的侧部外端铰接有铰接座,所述的第二辅助牵引杆与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辅助牵引杆和第二辅助牵引杆的端部通过铰接杆相铰接。

在上述的三维腰椎牵引床中,所述的基座上设有滑动辅助板,所述的滑动辅助板上开有上水平滑动槽和下水平滑动槽,所述的铰接杆的下端铰接有与上水平滑动槽和下水平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动座。

在上述的三维腰椎牵引床中,所述的上水平滑动槽和下水平滑动槽之间设有纵向滑动槽,所述的纵向滑动槽的上端与上水平滑动槽相连通,纵向滑动槽的下端与下水平滑动槽相连通,当滑动座位于上水平滑动槽时上体板向侧部移动能够带动下体板向上翻转,当滑动座位于下水平滑动槽时上体板向侧部移动能够带动下体板向下翻转。

在上述的三维腰椎牵引床中,所述的纵向滑动槽内活动连接有插杆,且当插杆插入纵向滑动槽时插杆的上端面与上水平滑动槽的下侧壁相齐平,插杆的下端面与下水平滑动槽的上侧壁相齐平。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三维腰椎牵引床的优点在于: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上体板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仰卧牵引,即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下体板进行纵向翻转,即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下体板的角度,第一顶起机构和第二顶起机构使得下体板能够左右摆动,实现了腰椎三维牵引,灵活性强,牵引辅助机构能够辅助下体板纵向翻转,减轻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压力,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体板支架侧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体板1、下体板2、上体板支架3、基座4、下体板支架5、螺纹块6、丝杆7、第一辅助牵引杆8、第二辅助牵引杆9、铰接座10、铰接杆11、滑动辅助板12、上水平滑动槽13、下水平滑动槽14、纵向滑动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三维腰椎牵引床包括上体板1和下体板2,上体板1通过上体板支架3与基座4相连接,下体板2的下部设有下体板支架5,上体板支架3和下体板支架5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固定在基座4上且连接机构的一端与上体板支架3周向转动连接,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下体板支架5纵向铰接,下体板支架5上设有能够驱动下体板2纵向翻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下体板支架5的下端面一侧连接有能将下体板2该侧顶起的第一顶起机构,下体板支架5的下端面另一侧连接有能将下体板2另一侧顶起的第二顶起机构,上体板支架3与基座4滑动连接,上体板支架3上设有能够驱动上体板1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上体板支架3和下体板支架5之间设有能够辅助下体板2纵向翻转的牵引辅助机构, 且当上体板支架3移动时通过牵引辅助机构能够带动下体板2纵向翻转。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上体板1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仰卧牵引,即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下体板2进行纵向翻转,即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下体板2的角度,第一顶起机构和第二顶起机构使得下体板2能够左右摆动,实现了腰椎三维牵引,灵活性强,牵引辅助机构能够辅助下体板2纵向翻转,减轻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压力,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其中,上体板支架3上设有滑动块,基座4上设有与滑动块相配合的滑动轨,基座4上设有螺纹块6,螺纹块6通过丝杆7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智能控制电脑相连接。更具体地说,牵引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辅助牵引杆8和第二辅助牵引杆9,上体板支架3的侧部外端与第一辅助牵引杆8的一端相铰接,下体板支架5的侧部外端铰接有铰接座10,第二辅助牵引杆9与铰接座10转动连接,第一辅助牵引杆8和第二辅助牵引杆9的端部通过铰接杆11相铰接。基座4上设有滑动辅助板12,滑动辅助板12上开有上水平滑动槽13和下水平滑动槽14,铰接杆11的下端铰接有与上水平滑动槽13和下水平滑动槽14相配合的滑动座。上水平滑动槽13和下水平滑动槽14之间设有纵向滑动槽15,纵向滑动槽15的上端与上水平滑动槽13相连通,纵向滑动槽15的下端与下水平滑动槽14相连通,当滑动座位于上水平滑动槽13时上体板1向侧部移动能够带动下体板2向上翻转,当滑动座位于下水平滑动槽14时上体板1向侧部移动能够带动下体板2向下翻转。纵向滑动槽15内活动连接有插杆,且当插杆插入纵向滑动槽15时插杆的上端面与上水平滑动槽13的下侧壁相齐平,插杆的下端面与下水平滑动槽14的上侧壁相齐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