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用手臂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99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检验科用手臂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验科用手臂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医护人员抽血过程中需要病人将手臂伸展并放平,然后将止血带捆绑到手臂上,使血管暴露以便扎针,然而在抽血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晕血或对扎针有恐惧心理的病人,尤其是儿童,当遇到这类病人时,医护人员很可能因为病人的不配合而导致失误,如病人在扎针过程中摆动手臂,就会导致扎针位置出现误差,这样既给医护人员造成麻烦,又给病人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对手臂实现定位且具有压脉止血作用的检验科用手臂定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所述半圆形左卡箍和底板之间、半圆形右卡箍和底板之间均设有锁止装置,半圆形左卡箍的相对内表面设有距离可调的左压脉板,半圆形右卡箍的相对内表面设有距离可调的右压脉板;底板下表面设有多个吸盘。

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左滑道和右滑道,所述半圆形左卡箍的底部设有与左滑道配合的左滑块,所述半圆形右卡箍的底部设有与右滑道配合的右滑块。

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左右滑道底壁上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左右滑块上均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通孔,通过锁紧螺栓穿过定位孔和通孔即可使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均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左压脉板通过螺栓螺接在半圆形左卡箍的内表面,螺栓穿过半圆形左卡箍与左压脉板螺接;右压脉板通过螺栓螺接在半圆形右卡箍的内表面,螺栓穿过半圆形右卡箍与右压脉板螺接。

所述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之间的底板上放置有海绵垫。

所述海绵垫的高度与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的下端部平齐。

所述海绵垫沿底板的宽度方向放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底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的弯弧角度与人体手臂相适应,使用时根据手臂的粗细调整好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和通孔即可实现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在底板上的定位;旋拧螺栓使左右压脉板相对向内移动,即增大半圆形左卡箍与左压脉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半圆形右卡箍与右压脉板之间的距离,反向旋拧螺栓使左右压脉板相对向外移动,即减小半圆形左卡箍与左压脉板之间的距离、减小半圆形右卡箍与右压脉板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调整左右压脉板可以对放置在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之间的手臂进行静脉挤压,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便于扎针;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之间的底板上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的高度与半圆形左卡箍和半圆形右卡箍的下端部平齐,海绵垫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海绵垫对手臂起到支撑的作用;底板下表面设有多个吸盘,使用时可以通过吸盘将底板吸附到桌面实现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检验科用手臂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下表面设有多个吸盘6,使用时可以通过吸盘6将底板1吸附到桌面实现固定。底板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本实施例中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的弯弧角度与人体手臂相适应。底板1上对称设有左滑道11和右滑道12,半圆形左卡箍2的底部设有与左滑道11配合的左滑块21,半圆形右卡箍3的底部设有与右滑道12配合的右滑块31,左右滑块与左右滑道配合即可实现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与底板1之间的滑动连接关系。半圆形左卡箍2和底板1之间、半圆形右卡箍3和底板1之间均设有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左右滑道底壁上的多个定位孔7,左右滑块上均设有与定位孔7对应的通孔,通过锁紧螺栓穿过定位孔7和通孔即可使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均固定在底板1上,使用时根据手臂的粗细调整好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7和通孔即可实现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在底板1上的定位。

如图1所示,半圆形左卡箍2的相对内表面设有距离可调的左压脉板4,左压脉板4也为半圆形,并且左压脉板4的弯弧角度与人体手臂相适应,左压脉板4通过螺栓螺接在半圆形左卡箍2的内表面,螺栓穿过半圆形左卡箍2与左压脉板4螺接,半圆形左卡箍2上设有可供螺栓穿过的通孔,左压脉板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孔,调整时旋拧螺栓使左压脉板4相对向内移动,即增大半圆形左卡箍2与左压脉板4之间的距离,反向旋拧螺栓使左压脉板4相对向外移动,即减小半圆形左卡箍2与左压脉板4之间的距离;半圆形右卡箍3的相对内表面设有距离可调的右压脉板5,右压脉板5也为半圆形,并且右压脉板5的弯弧角度与人体手臂相适应,右压脉板5通过螺栓螺接在半圆形右卡箍3的内表面,螺栓穿过半圆形右卡箍3与右压脉板5螺接,半圆形右卡箍3上设有可供螺栓穿过的通孔,右压脉板5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孔,调整时旋拧螺栓使右压脉板5相对向内移动,即增大半圆形右卡箍3与右压脉板5之间的距离,反向旋拧螺栓使右压脉板5相对向外移动,即减小半圆形右卡箍3与右压脉板5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调整,左右压脉板可以对放置在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之间的手臂进行静脉挤压,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便于扎针。

如图1和图2所示,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之间的底板1上放置有海绵垫8,海绵垫8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放置。海绵垫8的高度与半圆形左卡箍2和半圆形右卡箍3的下端部平齐,海绵垫8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海绵垫8对手臂起到支撑的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