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中止血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6779阅读:1899来源:国知局
外科术中止血电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用电极,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科术中止血电极,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术中止血电极属医用高频仪器设备附件,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属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类,管理类别为Ⅱ类,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老产品,与高频手术设备配套,供临床各类外科手术中分别用于组织切割、分离、血管夹闭止血、组织凝固等。

随着人们防交叉感染意识的增强,将与病人接触的外科术中止血电极制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的生物性能指标为无菌。电极采用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材料制造,其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可靠性均已得到充分论证。

现有的外科术中止血电极作为一个成熟产品,其结构主要包括金属电极、操作手柄、电缆线和手术连接器(即主机插头),且各零件都是固定连接,一次性使用后作为医疗废弃物抛弃处理。然而,在实际临床使用中的外科术中止血电极很难真正做到“一次性”使用,有些不法分子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将使用过的电极产品被再次经灭菌后重复使用,其必然带来医疗事故隐患。

同时,医疗器械废弃物作为工业产品废弃物中的一种,由于存在生化污染方面的考虑,处置抛弃物与回收原材料的工作容量、难度以及经济成本都会大大增加。所以尽可能减少医疗废弃物的工作已经成为各大医疗器械设计、生产企业的重要课题。现从“一次性”使用需求和大幅减少医疗器械废弃物的双重角度出发,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外科术中止血电极是有益之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外科术中止血电极,特别适用于实际临床各类外科手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外科术中止血电极,实现实际临床部分“一次性”使用,确保易污染部分的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使用,将大幅减少医疗器械废弃物,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具有节能环保、节约资源、经济效益佳等诸多优点,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科术中止血电极,包括金属电极、操作手柄、电缆线和手术连接器,所述金属电极从操作手柄的首端伸出,所述操作手柄的尾端通过依次相连的一次性电插头和电插座与电缆线相连,所述电缆线与手术连接器相连。

其中,所述一次性电插头包括插头外壳、设置于插头外壳上的插销、以及内设于插头外壳的一次性操作组件,所述一次性操作组件包括自毁槽、顶杆、套管、弹簧和开关,所述开关包括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插销包括供电插销,电凝插销和/或电切插销。

而且,所述自毁槽开设在插销分布的插头外壳壳面,所述顶杆套装于套管并可沿着套管滑动、顶杆的一端贯穿自毁槽与插销相平行分布、顶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触头相连,所述顶杆的杆体与自毁槽之间设置有封闭自毁槽用的自毁隔片,所述弹簧内设于套管并在顶杆沿着套管滑动时受压或复位;所述第一触头通过电线与供电插销相连,所述第二触头、电凝插销和/或电切插销均连接有延伸出插头外壳并伸入操作手柄的导线。

而且,所述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设置于插座外壳上供插销插入的电插孔、以及内设于插座外壳并延伸出插座外壳与电缆线相连的插座导线;当插销插入电插孔后,顶杆受插座外壳阻挡而沿着套管滑动,使得弹簧受压,使得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接触导通,并使得自毁隔片受自毁槽阻挡破裂;当插销拔离电插孔后,顶杆受弹簧复位弹力作用而沿着套管滑动,使得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分离断开,并使得自毁槽与顶杆的杆体之间存在空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内设于手柄壳体的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并延伸出手柄壳体的操作开关;所述电路板的一端与金属电极相连,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与伸入操作手柄的导线相连而与一次性电插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开关为电凝开关和/或电切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开关为圆饼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开关的操作接触面设置有防滑波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手柄与插头外壳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插座与电缆线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传统的金属电极、操作手柄、电缆线和手术连接器部件中增设一次性电插头和电插座,一次性电插头与操作手柄相连,电插座与电缆线相连,使得处于手术操作前端的金属电极、操作手柄和一次性电插头作为易污染部分实现实际临床上的“一次性”使用,而处于后端的电插座、电缆线和手术连接器作为非污染部分实行反复使用,不仅通过一次性电插头的一次性操作设置确保易污染部分的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使用,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因交叉感染的医疗事故发生;而且将大幅减少医疗器械废弃物,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具有节能环保、节约资源、经济效益佳等诸多优点。

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科术中止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科术中止血电极中一次性电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科术中止血电极中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外科术中止血电极,包括金属电极1、操作手柄2、电缆线3和手术连接器4,所述金属电极1从操作手柄2的首端伸出,所述操作手柄2的尾端通过依次相连的一次性电插头5和电插座6与电缆线3相连,所述电缆线3与手术连接器4相连。其中的手术连接器4选用通用的主机插头,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循环重复利用而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所述操作手柄2包括手柄壳体21,内设于手柄壳体21的电路板22,以及设置于电路板22上、并延伸出手柄壳体21的操作开关23;所述电路板22的一端与金属电极1相连,电路板22的另一端通过与伸入操作手柄21的导线210相连而与一次性电插头5相连。

所述操作开关23为电凝开关和/或电切开关,设置为圆饼形,并在操作接触面设置有防滑波纹230,防滑波纹230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手感操作,提供手术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一次性电插头5包括插头外壳51、设置于插头外壳51上的插销52、以及内设于插头外壳51的一次性操作组件,所述一次性操作组件包括自毁槽53、顶杆54、套管55、弹簧56和开关,所述开关包括第一触头57和第二触头58;所述插销52包括供电插销521,电凝插销522和/或电切插销523。

所述自毁槽53开设在插销52分布的插头外壳51壳面,所述顶杆54套装于套管55并可沿着套管55滑动、顶杆54的一端贯穿自毁槽53与插销52相平行分布、顶杆54的另一端与第一触头57相连,所述顶杆54的杆体与自毁槽53之间设置有封闭自毁槽53用的自毁隔片59,所述弹簧56内设于套管55并在顶杆54沿着套管55滑动时受压或复位;所述第一触头57通过电线570与供电插销521相连,所述第二触头58、电凝插销522和/或电切插销523均连接有延伸出插头外壳51并伸入操作手柄2的导线210。

如图3所示,所述电插座6包括插座外壳61、设置于插座外壳61上供插销52插入的电插孔62、以及内设于插座外壳61并延伸出插座外壳61与电缆线3相连的插座导线63。

当插销52插入电插孔62后,顶杆54受插座外壳61阻挡而沿着套管55滑动,使得弹簧56受压,使得第一触头57和第二触头58相接触导通,并使得自毁隔片59受自毁槽53阻挡破裂;即使用时,一次性电插头5和电插座6相连导通,整个电极待机备用。

当插销52拔离电插孔62后,顶杆54受弹簧56复位弹力作用而沿着套管55滑动,使得第一触头57和第二触头58相分离断开,并使得自毁槽58与顶杆54的杆体之间存在空隙;其中空隙正是由于使用时自毁隔片59受自毁槽53阻挡破裂而产生的,即使用后,一次性电插头5和电插座6分离断开,易污染部分中的一次性电插头5受损外表遭到破坏而不能进行二次消毒重复使用,只能当医疗垃圾处理,从而实现实际临床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手柄2与插头外壳51一体成型,所述电插座6与电缆线3一体成型,可大幅提高稳固性和进一步减少医疗器械废弃物。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实现实际临床部分“一次性”使用,确保易污染部分的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使用,将大幅减少医疗器械废弃物,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