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医疗呼吸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疗呼吸治疗领域,患者因血氧浓度过低,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增加血氧浓度。由于医疗供气系统提供的氧气均为干燥氧气,在治疗时易造成患者呼吸道水份蒸发,造成患者呼吸道干燥不适。因此,需要在患者吸氧过程中对氧气进行加湿。
实现吸氧过程的氧气加湿,通常是将气体通入水中,产生气泡,增加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水气化到气体中,增加气体的湿度。
由于产生气泡过程受气体流量的影响,气体流量大时气泡多,气泡破灭的慢,气泡会堆积起来,气泡堆积过高时,水容易被带到出气口,从出气口排出,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通常患者正常的呼吸治疗的流量为1~8l/min,而流量控制为人为手动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流量过大的状况。
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加大加高盛水杯,降低盛水量,让气泡堆积的低,破灭早,不易从出口带出;然而,过大的盛水杯体积大、用料多,使用不方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吸氧治疗过程中氧气加湿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加湿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保证所需加湿量的前提下,让额外过多的气体旁通掉,不通入水中,减少过多的气泡,减少气泡堆积,防止水被带出出口。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盛水杯以及设置在盛水杯中的导气管,所述加湿器还包括一加湿保护装置,所述加湿保护装置设置在导气管上。
优选的,所述加湿保护装置包括阻离器和旁通阀,所述阻离器设置在导气管中,并与导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旁通阀设置在导气管上,控制导气管与盛水杯的连通。
优选的,所述阻离器为阻尼孔。
优选的,所述旁通阀受导气管内的背压导通。
优选的,所述旁通阀的出气口面向导气管的出气端。
优选的,所述旁通阀包括开设在导气管上的导气孔以及与导气孔配合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覆盖住导气孔。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与导气孔之间增设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导气孔与导气管连通,并被橡胶套覆盖。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的下部呈倒锥形圆环,将环形槽覆盖。
优选的,当导气管内压力升高时,环形槽内压力随之升高,橡胶套下部的被气压顶开,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能够在保证所需加湿量的前提下,让额外过多的气体旁通掉,不通入水中,减少过多的气泡,减少气泡堆积,防止水被带出出口,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且性能稳定可靠,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的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流量较小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流量较大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例中采用的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通过相应的加湿保护装置,实现在保证所需加湿量的前提下,让额外过多的气体旁通掉,不通入水中,减少过多的气泡,减少气泡堆积,防止水被带出出口。
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基于上述原理构成的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100主要包括:盛水杯101、杯盖102、导气管103、旁通阀104以及阻尼器105这五个部分。
其中,盛水杯101为一种盛水容器,用于存放用于加湿气体的水200。该盛水杯101的结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存放足够量的水即可。
杯盖102与盛水杯101的端口密封配合,以密封盛水杯101加湿用水;同时在杯盖102中开设有相应的进气口102a和出气口102b,以便待加湿的气体进入盛水杯101中,同时将加湿后的气体排出。
进气口102a一般设置在杯盖102的中部,采用便于与气源连接的通用接头结构;而出气口102b一般设置在杯盖102的侧边,采用便于与用气设备连接的通用接头结构。
对于设置有进气口102a和出气口102b的杯盖102,其具体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导气管103,其通过杯盖102设置在盛水杯101中,用于将经杯盖102进气口102a进入的气体导入盛水杯101中的水中进行加湿。
该导气管103的整体长度与盛水杯101的深度相对应,其进气端103a与杯盖102上的进气口102a连接连通,具体可为安插在杯盖102上的进气口102a中,由此将导气管103固设在杯盖102上,同时将经杯盖102进气口102a进入的气体引入导气管103中。
而导气管103的出气端103b随杯盖102安置在盛水杯101上时,伸入盛水杯101的底部,继而伸入盛水杯101中的加湿用水200中,由此将进入导气管103中的气体导入盛水杯101中的水中进行加湿。为保证加湿效果,该导气管103的出气端103b采用发泡结构,在盛水杯101中的水中产生气泡300,继而将导气管103中的气体以细气泡300的形式导入盛水杯101中的水中,以保证加湿效果。
加湿器100中的旁通阀104与阻尼器105设置在导气管103上,通过相互配合构成相应的加湿保护装置。该加湿保护装置通过在导气管103内产生背压,并依据该背压来控制导气管103内气体的旁通,避免盛水杯101内产生过多气泡,保证加湿效果。
为此,阻尼器105其设置在导气管103中,并与导气管103的出气端103b配合,以控制进入导气管出气端103b的流量;在进入导气管103内气体流量较大时,阻尼器105将使得导气管内产生背压,随背压不断升高,达到一定值后将旁通阀104打开,排放气体。
为了精确控制,这里的阻尼器105采用相应的阻尼孔结构来实现。该阻尼孔整体设置在导气管出气端103b的端部,连通导气管103的内腔和导气管出气端103b。
旁通阀104,其设置在导气管103的上部,在导气管103内背压较高时,受背压驱动打开,使得导气管103的内腔与盛水杯101连通,将导气管103内的多余气体直接排出到盛水杯101内,实现气体旁通,避免过产生多的气泡,减少气泡堆积。
参见图2,本旁通阀104主要由开设在导气管103上的导气孔104a以及与导气孔配合的橡胶套104b相互配合构成。
其中导气孔104a的数量若干个,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这些导气孔104a沿导气管103的圆周方向匀距开设在导气管103的上部,用于连通导气管103的内腔与盛水杯101的内腔。
橡胶套104b,其大小与导气管103的外径相配合。该橡胶套104b对应于导气孔104a套设在导气管103上,其与导气管103紧密配合,并覆盖住所有的导气孔104a,以控制导气孔104a导通和关闭:在导气管103内气流较小,背压较小时,橡胶套104b将紧密覆盖住导气孔104a,隔断导气孔104a,导气管103内气体无法通过导气孔104a进入盛水杯101的内腔;在导气管103内气流较大,背压较高时,在背压的作用下,导气管103内的带压气流通过导气孔104a顶开橡胶套104b,使得橡胶套104b与导气孔104a之间形成出气口104c,导通导气孔104a,导气管103内的气体将通过导气孔104a进入盛水杯101的内腔,实现气体的旁通;在导气管103内背压变小时,橡胶套104b将再次紧密覆盖住导气孔104a,实现关闭导气孔104a。
为了便于控制,该橡胶套104b的上部高出导气孔104a,通过下部覆盖住导气孔104a,由此保证旁通阀104开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通过橡胶套104b下部来控制导气孔104a,还使得橡胶套104b与导气孔104a之间形成的旁通阀出气口104c面向导气管103的底部,即方向朝下,从而使得排出的气体与下面产生的气泡对冲,能进一步打破气泡,也能起到对旁通阀流出的气体加湿的作用。
由于,整个旁通阀104工作过程中导气管103内压力始终都比较低,因此旁通阀的所需开启压力较低,为了提高开启灵敏度,在导气管103上增加了环形槽104d,该环形槽104d对应于导气孔104a沿导气管103的圆周方向设置,使得环形槽104d覆盖所有的导气孔104a,其底部与所有的导气孔104a连通,继而通过导气孔104a与导气管内腔连通。对于该环形槽104d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方形、U形、V形等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实例中采用横截面为方形的环形槽104d。
对应的,橡胶套104b与导气管为紧配合,其下部外部呈倒锥形圆环,整体与环形槽104d的开口相配合,将导气孔104a上的环形槽104d覆盖住。由此当导气管103内压力升高时,与其连通的环形槽104d内压力也随之升高,橡胶套104b倒锥形圆环状的下部被气压顶开,形成向下的出气口104c,继而使得导气管103内的气体排出。
由此设置的旁通阀104中,通过导气管上增加环形槽104d,增加环形槽的受力面积,提高旁通阀的开启灵敏度。
以下结合具体的使用状态图,进一步说明本实例中医用气泡式气体加湿器的使用过程。
参见图3,在使用时将盛水杯101中装入适量的加湿用水200,将杯盖102安置在盛水杯101上,使得导气管103的出气端103b伸入水中;同时将杯盖102上的进气口与气源连通,而出气口与用气设备连通。
由此,当使用流量较小的时候,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导气管103,再经过导气管103、阻尼器105以及导气管的出气端进入水200中产生气泡300,气泡进入盛水杯101的空腔,再从出气口流出。此时由于流量较小,导气管103内背压较低,旁通阀无法打开。
参见图4,当使用流量较大的时候,气体经过阻尼器105时,由于阻尼孔的作用,气体被节流,导气管103内产生背压,背压将旁通阀104打开,使部分气体直接从旁通阀流出,由于经过水的气体流量没有增加,因此气泡不容易积聚起来,出口不会有水碰出;与此同时,由于旁通阀出气口方向朝下,排出的气体与下面产生的气泡对冲,能进一步打破气泡,也能起到对旁通阀流出的气体加湿的作用。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如要使盛水杯中盛水量相同,使用本技术可以将盛水杯做得更小,如使用相同的盛水杯,利用本技术,可以使盛水杯内的最高水位提高,可以装更多的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