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科用手术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7874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骨科用手术刮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骨科用手术刮刀。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多发病和常见病,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以去除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增生钙化组织等,临床上通常采用刮刀进行刮取。

但是刮取完的组织必须用镊钳夹除,另外刮取完的骨质表面较粗糙,刮完后还需要用骨锉打磨平整,但刮刀和骨锉和镊钳为三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使用时需来回更换,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而且刀柄用金属材料做成,表面光滑,不便于握持,也增加了医生的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科用手术刮刀,使得刮刀,骨锉,镊钳三种功能合一,具有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科用手术刮刀,所述的刮刀体下端设置刮刀片,上端设置骨锉块,刮刀片与骨锉块卡合连接,刮刀体通过支臂与手柄连接,所述的支臂由前臂与后臂螺栓连接而成,两者之间可调节角度,所述的骨锉块上端背部设置有管通道,管通道的另一端与空心的橡胶吸管相连接,橡胶吸管通过支臂内部与气囊相连接,所述的手柄上端设置有气囊,下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垫,尾端设置有镊 钳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刮刀体可拆卸。

优选地,所述的支臂内部为空心状。

优选地,所述的橡胶吸管嵌于管通道内部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防滑橡胶垫为波浪形。

优选地,所述的镊钳内侧设置有交叉状凸起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骨科用手术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骨科用手术刮刀的镊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1,支臂2,刮刀体3,刮刀片4,骨锉块5,前臂6,后臂7,管通道8,橡胶吸管9,气囊10,防滑橡胶垫11,镊钳结构12,凸起物13。

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1、支臂2和刮刀体3,可拆卸的刮刀体3下端设置刮刀片4,上端设置骨锉块5,刮刀片4与骨锉块5卡合连接,刮刀体4通过内部为空心状的支臂2与手柄1连接,支臂2由前臂6与后臂7螺栓连接而成,两者之间可调节角度,骨锉块5上端背部设置有管通道8,管通道8的另一端与空心的橡胶吸管9相连接,橡胶吸管嵌于管通道内部相配合,橡胶吸管9通过支臂2内部与气囊10相连接,手柄1 上端设置有气囊10,下端设置有波浪形的防滑橡胶垫11,尾端设置有镊钳结构12,镊钳内侧设置有交叉状凸起物13。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医务人员手持手柄,通过调节支臂2前臂6与后臂7两者之间的角度,可以确定刮刀位置,骨锉块5上端背部设置有管通道8连通橡胶吸管9经过支臂2内部与气囊10相连接,可以在手术中吸取骨头周围的鲜血,方便医务人员的视线,可拆卸的刮刀体3下端设置刮刀片4,上端设置骨锉块5,可以同时进行刮骨和磨骨操作,使得医务人员不会来回更换手术刀,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尾端设置有镊钳结构12,使得刮骨的组织可以及时捏取夹走,方便医务人员操作,镊钳内侧设置有交叉状凸起物13同时具有防滑作用,以免在移动组织时掉落,造成感染,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具有省时省力,安全卫生,方便医务人员操作的优点,适合在医疗器械领域大规模推广。

以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