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针自动取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159阅读:2412来源:国知局
吊针自动取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针自动取针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医院的医疗水平、设备的档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挑剔,并且人们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时间观念,对自己的和他人的要求也在提高;虽然现在的人们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抵抗疾病的能力略有下降,流行性传染病略微盛行,当人们生病时,输液则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往往因为病人较多使得医护人员忙的无暇顾及,没有护士的情况下病人又不会自行拔针,导致当药液输完后不能及时拔出针头,空气会随之进入人体,这样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打完吊针时可以自行操作取针、按压针眼的吊针自动取针器。本实用新型方便医生和患者使用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装置的使用卫生问题,避免患者担心;使患者再也不用担心在打完点滴要拔针的时候由于医院护士忙不开,无法及时帮自己拔针的问题,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减轻了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针自动取针器,包括方形壳体;其结构要点是: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包括马达、电池、三个一体式同圆心放置的不同大小齿轮、拔针杆、按压杆和按压槽,所述三个一体式同圆心放置的不同大小齿轮分别为大齿轮、中齿轮、小齿轮;所述拔针杆上设置有与大齿轮相合槽的齿轮槽,所述按压杆上设置有与小齿轮相合槽的齿轮槽,所述拔针杆、按压杆通过各自的齿轮槽分别与大齿轮、小齿轮啮合连接,在按压杆的下方按压处设置按压槽,所述拔针杆的端头部设置有针头卡槽;所述方形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电源按钮,所述方形壳体的前端面上设有盖子;所述马达与中齿轮连接,且马达设在中齿轮的正上方,通过中齿轮带动大齿轮与小齿轮转动;所述电源按钮、电池、马达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压杆的四面设有稳定按压杆的卡位;所述拔针杆的两侧设有四个稳定拔针杆的卡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压槽为正八边形状的盒体或方形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按钮采用一次回力式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形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胶皮垫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拔针杆为“L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吊针自动取针器,通过三个一体式同圆心放置的不同大小齿轮,包括大、中、小齿轮,中齿轮与马达连接,马达带动中齿轮转动的同时,通过中齿轮带动大、小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拔针杆工作,小齿轮带动按压杆工作;从而完成自动的拔针和按压针眼的过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方便医生和患者使用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装置的使用卫生问题,避免了患者的担心;使患者再也不用担心在打完点滴要拔针的时候由于医院护士忙不开,无法及时帮自己拔针的问题,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减轻了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针自动取针器的运转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针自动取针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针自动取针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电源按钮、2为电池、3为马达、4为中齿轮、5为大齿轮、6为小齿轮、7为拔针杆、8为按压杆、9为胶皮垫脚、10为盖子、11为按压槽、12为针头卡槽、13为方形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针自动取针器,包括方形壳体13;其结构要点是:所述方形壳体13的内部包括马达3、电池2、三个一体式同圆心放置的不同大小齿轮、拔针杆7、按压杆8和按压槽11,所述三个一体式同圆心放置的不同大小齿轮分别为大齿轮5、中齿轮4、小齿轮6;所述拔针杆7上设置有与大齿轮5相合槽的齿轮槽,所述按压杆8上设置有与小齿轮6相合槽的齿轮槽,所述拔针杆7、按压杆8通过各自的齿轮槽分别与大齿轮5、小齿轮6啮合连接,在按压杆8的下方按压处设置按压槽11,所述拔针杆7的端头部设置有针头卡槽12;所述方形壳体13的一侧面上设有电源按钮1,所述方形壳体13的前端面上设有盖子10;所述马达3与中齿轮4连接,且马达3设在中齿轮4的正上方,通过中齿轮4带动大齿轮5与小齿轮6转动;所述电源按钮1、电池2、马达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头卡槽12用于卡住要拔出的吊针针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压杆8的四面设有稳定按压杆8的卡位;所述拔针杆7的两侧设有四个稳定拔针杆7的卡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按压槽11为正八边形状的盒体或方形盒体;通过所述的按压槽11用来盛放一次性消毒棉,可以解决卫生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按钮1采用一次回力式按钮;按压下所述电源按钮1开始工作,松开所述电源按钮1停止工作,通过采用一次回力式按钮会更加方便、适合操作者操作,并且将所述的电源按钮1设在方形壳体13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形壳体13的下部设置有胶皮垫脚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拔针杆7为“L型”。

结合附图1、2、3和技术方案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工作原理:首先,打开方形壳体13前端面上的盖子10,将手靠近拔针杆7的端头部;然后,把吊针针头与拔针杆7端头部的针头卡槽12对上,通过针头卡槽12将吊针针头卡住;最后,按下电源按钮1启动马达3工作,通过马达3带动中齿轮4转动、中齿轮4再带动大齿轮5与小齿轮6转动,大齿轮5带动拔针杆7工作、小齿轮6带动按压杆8工作,从而完成自动的拔针和按压针眼的过程。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齿轮5、中齿轮4、小齿轮6采用的是一体式同圆心齿轮,所以拔针杆7和按压杆8都是同时动作的;再通过拔针杆7、按压杆8上所各自设有的与大齿轮5、小齿轮6相合槽的齿轮槽,能够确保在拔针杆7完成工作的同时,按压杆8已经按压在手部针眼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