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输液器管内气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14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输液器管内气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输液器管内气泡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西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输液的发展,输液器也越来越复杂,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病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在输液器上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护理人员给病人输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输液管内有大量气泡的情况,过多的气泡随病人的血管进入人体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针对这样的情况,医院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要求护士手动将气泡弹到上面的滴斗中,但此方法既难完全将气泡去除,又大大的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第二种方法是给病人使用更昂贵更复杂的一次性输液器,这种输液器能够防止气泡进人人体,但大大的增加了一次性输液器的成本,使病人的花费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输液器管内气泡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除去所有类型输液器中的气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除输液器管内气泡装置,包括楔形管夹、右前盖、左前盖、后壳、开关按钮、开关槽、电机、电池、轴承、偏心轮。

所述的楔形管夹由夹板、连接筋、滑槽、轴承腔组成。

所述的后壳上设置有开关槽安装孔,开关槽安装在开关槽安装孔上。

所述的右前盖和左前盖中间均有凹槽,分别为右前盖凹槽和左前盖凹槽,右前盖和左前盖合在一起时两个凹槽形成滑轨。

所述的楔形管夹的滑槽与所述的滑轨配合(即楔形管夹的滑槽可以卡在滑轨中),使楔形管夹能沿滑轨上下移动。

所述的电池安装在所述的后壳内部的后面,电池与所述的电机连接。

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所述的后壳的内部的前面,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的偏心轮连接,并带动偏心轮转动。

所述的偏心轮安装在所述的轴承中,轴承安装在所述的楔形管夹的轴承腔中,轴承的外圈与轴承腔的上下边缘相切。

所述的右前盖、左前盖和后壳三者合并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外壳。

优选的,所述的除输液器管内气泡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头且所述的后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头孔。

优选的,所述的后壳上设置有弧形手指槽。

本实用新型的震动原理如下:当电流接入电机时,电机轴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转动,由于偏心轮偏心,故当偏心轮转动时,轴承也会跟着偏心轮一起做偏心转动,又由于轴承外圈与轴承腔边缘相切,既可使轴承腔上下震动。轴承腔为楔形管夹的一部分,故楔形管夹沿着滑轨上下做震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去除输液器内气泡的:

(1)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给电池充满电后护理人员可以将该实用新型携带在身上。

(2)当护理人员需要出去输液器中气泡时,将有气泡的输液管放入到该实用新型的楔形管夹中,将开关打开既可。此时楔形管夹会做高频震动,进而使输液管做高频震动。当输液管中气泡收到高频震动的力时,气泡就会向滴斗方向移动,从而除去气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可拆卸,可充电,简单实用,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现有输液器的复杂程度,进而降低输液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管夹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壳的外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管夹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原理图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图示标号所标示的对象为:1-楔形管夹,2-右前盖,3-左前盖,4-后壳,5-开关按钮,6-开关槽,7-电机,8-电池,9-充电接头,10-轴承,11-偏心轮,1001-夹板,1002-连接筋,1003-滑槽,1004-轴承腔,2001-右前盖凹槽,3001-左前盖凹槽,12-滑轨,4001-开关槽安装孔,4002-充电接头孔,4003-弧形手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以本实用新型去除常见输液器输液管内气泡为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去除其他类型输液器内的气泡。

实施例1

一种除输液器管内气泡装置,为可移动充电的手持式振动去除气泡装置,其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楔形管夹1、右前盖2、左前盖3、后壳4、开关按钮5、开关槽6、电机7、电池8、充电接头9、轴承10、偏心轮11。

其中,所述的楔形管夹1由夹板1001、连接筋1002、滑槽1003、轴承腔1004组成,如图3所示。

所述的后壳4上设置有开关槽安装孔4001、充电接头孔4002、弧形手指槽4003,如图4所示。

所述的右前盖2和左前盖3中间均有凹槽,分别为右前盖凹槽2001和左前盖凹槽3001,右前盖2和左前盖3合在一起时两个凹槽形成的滑轨12,如图5所示。

所述的楔形管夹1安装在所述的滑轨12上,楔形管夹的滑槽1003与滑轨12配合(即楔形管夹的滑槽1003可以卡在滑轨12中),使楔形管夹1能沿滑轨12上下短距离移动,如图5所示。

所述的电池8安装在所述的后壳4内部的后面,所述的充电接头9安装在所述的充电接头孔4003上。所述的开关槽6安装在所述的开关槽安装孔4002上,如图2所示。通过充电接头9可以给电池8充电,电池8与所述的电机7连接。

所述的电机7安装在所述的后壳4的内部的前面,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的偏心轮11连接,并带动偏心轮11转动,如图2所示。

所述的偏心轮11安装在所述的轴承10中,所述的轴承10安装在所述的轴承腔1004中,轴承10的外圈与轴承腔1004的上下边缘相切,如图2和图6所示。

所述的右前盖2、左前盖3和所述的后壳4三者合并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震动原理如下:

如图6所示,当电流接入电机7时,电机轴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11转动,由于偏心轮偏心,故当偏心轮转动时,轴承也会跟着偏心轮一起做偏心转动,又由于轴承外圈与轴承腔边缘相切,既可使轴承腔上下震动。轴承腔为楔形管夹的一部分,故楔形管夹沿着滑轨12上下做震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去除输液器内气泡的:

(1)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给电池充满电后护理人员可以将该实用新型携带在身上。

(2)当护理人员需要出去输液器中气泡时,将有气泡的输液管放入到该实用新型的楔形管夹中,将开关打开既可。此时楔形管夹会做高频震动,进而使输液管做高频震动。当输液管中气泡收到高频震动的力时,气泡就会向滴斗方向移动,从而除去气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