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49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唾液采集器可以采集唾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功能相对单一,样本保存时间有限,样本易受环境影响;

(2)大多数的唾液样本收集采集器,功能组件多,使用不便;

(3)一般的唾液采集器中的保存液是游离在采集管中的,但是保存液都是带有一定的化学腐蚀性,不安全;

(4)一般的唾液采集器在使用后,可以被二次利用,容易造成健康风险。

为此,本发明急需开发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唾液采集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的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带有密封圈的旋盖、漏斗型采集器、保存液储存容器和样本采集管;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包括漏斗部和柱形部,所述漏斗部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一体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孔;

所述柱形部一圈外侧表面上和/或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卡扣部件;

靠近所述卡扣部件且位于所述卡扣部件下方设有外螺纹和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侧表面上;

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内侧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的下端的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尖齿;

所述样本采集管上端为开孔,下端封闭;以及

所述卡扣部件选自下组之一或组合:限位环和与所述限位环相匹配的保护环。

优选地,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连接处一圈外侧表面上或靠近所述连接处且位于所述柱形部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所述限位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所述保护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连接处一圈外侧表面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旋盖的下部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旋盖螺纹,且所述旋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外径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为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外径与差值之和,且所述差值为0.01-0.03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长度为所述限位环到所述柱形部下端的距离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长度之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与所述柱形部的外径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刻度标注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与所述旋盖的内径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底端为第一圆弧形,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底端为第二圆弧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旋盖的上端的宽度为a,下端的宽度为b,高度为h,且所述a>所述b。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a为15-20mm,b为12-16mm,h为7-1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漏斗部的上端边缘的宽度为0.3-0.7mm,所述漏斗部的上端开口的宽度为50-60mm,所述漏斗部的高度为40-5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柱形部和所述漏斗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刻度标注线的距离为15-20mm,所述刻度标注线与所述尖齿的上端的距离为12-16mm,所述尖齿之间的距离为10-14mm,所述柱形部的侧体边缘宽度为1-3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端内径为10-14mm,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端边缘的宽度为1-3mm,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的上端的距离为7-12mm,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为5-9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内径为12-16mm,所述保护环的厚度为1-3mm,所述保护环的宽度为0.7-1.1mm,所述保护环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的上端的距离为40-50mm,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侧体边缘宽度为0.3-0.7mm,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为6-1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表面封装有热封膜,内部装有保存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漏斗型采集器和样本采集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采集并保存唾液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该采集保存器中的样本保存液是用破坏性的方法开启,可以防止被二次使用,此外漏斗型采集器的限位环,可以固定漏斗部位置,防止漏斗部被二次利用。本发明可以降低使用者在唾液采集时的操作难度和使用风险,提高了唾液样本保存时的稳定性,增加了后期检测的可靠度。

采集保存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带有密封圈的旋盖、漏斗型采集器、保存液储存容器和样本采集管。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包括漏斗部和柱形部,所述漏斗部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一体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孔。

所述柱形部一圈外侧表面上和/或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卡扣部件。

靠近所述卡扣部件且位于所述卡扣部件下方设有外螺纹和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侧表面上。

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内侧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的下端的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尖齿。

所述样本采集管上端为开孔,下端封闭。

所述卡扣部件选自下组之一或组合:限位环和与所述限位环相匹配的保护环。

优选地,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连接处一圈外侧表面上或靠近所述连接处且位于所述柱形部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所述限位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所述保护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漏斗部和柱形部的连接处一圈外侧表面上。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旋盖的下部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旋盖螺纹,且所述旋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外径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为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外径与差值之和,且所述差值为0.01-0.03c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长度为所述限位环到所述柱形部下端的距离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长度之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与所述柱形部的外径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柱形部的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刻度标注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内径与所述旋盖的内径相匹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底端为第一圆弧形,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底端为第二圆弧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旋盖的上端的宽度为a,下端的宽度为b,高度为h,且所述a>所述b。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a为15-20mm,b为12-16mm,h为7-1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漏斗部的上端边缘的宽度为0.3-0.7mm,所述漏斗部的上端开口的宽度为50-60mm,所述漏斗部的高度为40-5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柱形部和所述漏斗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刻度标注线的距离为15-20mm,所述刻度标注线与所述尖齿的上端的距离为12-16mm,所述尖齿之间的距离为10-14mm,所述柱形部的侧体边缘宽度为1-3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端内径为10-14mm,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端边缘的宽度为1-3mm,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的上端的距离为7-12mm,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为5-9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上端内径为12-16mm,所述保护环的厚度为1-3mm,所述保护环的宽度为0.7-1.1mm,所述保护环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的上端的距离为40-50mm,所述样本采集管的侧体边缘宽度为0.3-0.7mm,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为6-1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表面封装有热封膜,内部装有保存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

(a)采集保存器设有限位环,可以防止漏斗型采集器在非样本采集下,扎破保存液储存容器的热封膜;

(b)采集保存器设有尖齿,无需其它工具,旋拧漏斗型采集器就可以简单的划破保存液储存容器的热封膜;

(c)采集保存器设有刻度标注线,方便使用者采集样本时进行体积衡量;

(d)采集保存器设有保护环,防止样本采集管管口颈部分被过分挤压变形,确保漏斗型采集器位于保存液储存容器的上方,而且能防止样本保存液被二次使用,防止误操作;

(e)采集保存器设有内外螺纹,在采集前可以固定漏斗型采集器,样本采集后螺纹和橡胶盖子的密封性很严实,可以防止样本保存液泄露和交叉污染;

(f)保存液单独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对采集器设备整体装配更加方便,有利于安全生产,而且封闭隔离的容器,可以防止被二次使用;

(g)采集前保存液位置固定,位于装置最底部位置,不会在运输过程中漏出、外泄,不易被破坏,使用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安全;

(h)采集保存器自带样本保存液,唾液样本在保存液的保护下,可以保存的时间更持久,保存的条件更宽,更好的保护样本不被降解,有利于后期对样本的检测,采集过程简化,无需额外的装置或设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漏斗型采集器和样本采集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带有密封圈的旋盖1、漏斗型采集器2、保存液储存容器3和样本采集管4。

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包括漏斗部5和柱形部6,所述漏斗部5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一体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孔。

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连接处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限位环10。

靠近所述限位环10且位于所述限位环10下方设有外螺纹7,且所述外螺纹7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侧表面上。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环10相匹配的保护环11。

靠近所述保护环11且位于所述保护环11下方设有与所述外螺纹7相匹配的内螺纹8,且所述内螺纹8位于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内侧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6的下端的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尖齿9。

所述样本采集管4上端为开孔,下端封闭。

所述旋盖1的下部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旋盖螺纹12,且所述旋盖螺纹12与所述内螺纹8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长度为所述限位环10到所述柱形部6下端的距离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长度之和。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柱形部6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刻度标注线13。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旋盖1的内径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底端为第一圆弧形,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底端为第二圆弧形。

所述旋盖1的上端的宽度为a,下端的宽度为b,高度为h,且所述a>所述b。

所述a为17mm,b为14mm,h为9.5mm。

所述漏斗部5的上端边缘的宽度为0.5mm,所述漏斗部5的上端开口的宽度为54mm,所述漏斗部5的高度为45mm。

所述柱形部6和所述漏斗部5的连接处与所述刻度标注线13的距离为17mm,所述刻度标注线13与所述尖齿9的上端的距离为14.7mm,所述尖齿9之间的距离为12mm,所述柱形部6的侧体边缘宽度为1mm。

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上端内径为12mm,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上端边缘的宽度为1mm,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形的上端的距离为9.5mm,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为7mm。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上端内径为14.2mm,所述保护环11的厚度为1.5mm,所述保护环11的宽度为0.9mm,所述保护环11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的上端的距离为45mm,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侧体边缘宽度为0.5mm,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为8mm。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施例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带有密封圈的旋盖1、漏斗型采集器2、保存液储存容器3和样本采集管4。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包括漏斗部5和柱形部6,所述漏斗部5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一体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孔。

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连接处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限位环10。

靠近所述限位环10且位于所述限位环10下方设有外螺纹7,且所述外螺纹7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侧表面上。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内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7相匹配的内螺纹8。

所述柱形部6的下端的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尖齿9。

所述样本采集管4上端为开孔,下端封闭。

所述限位环10位于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连接处一圈外侧表面上。

所述旋盖1的下部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旋盖螺纹12,且所述旋盖螺纹12与所述内螺纹8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长度为所述限位环10到所述柱形部6下端的距离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长度之和。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柱形部6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刻度标注线13。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旋盖1的内径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底端为第一圆弧形,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底端为第二圆弧形。

实施例3

图4为本实施例的采集保存器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唾液样本的采集保存器,所述采集保存器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带有密封圈的旋盖1、漏斗型采集器2、保存液储存容器3和样本采集管4。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包括漏斗部5和柱形部6,所述漏斗部5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上方,且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一体成型。

所述漏斗型采集器2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孔。

靠近所述漏斗部5和柱形部6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连接处下方设有外螺纹7,且所述外螺纹7位于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侧表面上。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保护环11。

靠近所述保护环11且位于所述保护环11下方设有与所述外螺纹7相匹配的内螺纹8,且所述内螺纹8位于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上端一圈内侧表面上。

所述柱形部6的下端的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尖齿9。

所述样本采集管4上端为开孔,下端封闭。

所述旋盖1的下部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旋盖螺纹12,且所述旋盖螺纹12与所述内螺纹8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为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外径与差值之和,且所述差值为0.02cm。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长度为所述连接处到所述柱形部6下端的距离与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长度之和。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柱形部6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柱形部6的一圈外侧表面上设有刻度标注线13。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内径与所述旋盖1的内径相匹配。

所述样本采集管4的底端为第一圆弧形,所述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底端为第二圆弧形。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中的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内部装有保存溶液,上表面封装热封膜,再将保存液储存容器置入样本采集管底部,将漏斗型采集器的外螺纹对准样本采集管的内螺纹,旋转漏斗型采集器至样本采集管中,旋至漏斗型采集器的限位环接触到样本采集管的保护环,这时漏斗型采集器的尖齿刚好在保存液储存容器的顶部。

采集者向漏斗型采集器中采集唾液,直至到漏斗型采集器的标注线位置,此时破坏限位环和保护环(可以直接拉开),将漏斗型采集器继续往下旋转,直至漏斗型采集器底部的尖齿破坏了保存液储存容器的热封膜,唾液和保存液储存容器中的保存溶液混合,再将漏斗型采集器旋出,弃去漏斗型采集器,将带有密封圈的旋盖旋入样本采集管,密封,并颠倒混匀,采集过程结束。

实施例5

图5为本实施例采集并保存唾液的过程示意图。

结合图5和图3,将实施例2中的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内部装有保存溶液,上表面封装热封膜,再将保存液储存容器3置入样本采集管4底部,将漏斗型采集器2的外螺纹7对准样本采集管4的内螺纹8,旋转漏斗型采集器2至样本采集管4中,旋至漏斗型采集器2的限位环10接触到样本采集管4的上端,这时漏斗型采集器2的尖齿9刚好在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顶部。

采集者向漏斗型采集器2中采集唾液,直至到漏斗型采集器2的标注线位置,此时破坏限位环10(可以直接拉开),将漏斗型采集器2继续往下旋转,直至漏斗型采集器2底部的尖齿9破坏了保存液储存容器3的热封膜,唾液和保存液储存容器3中的保存溶液混合,再将漏斗型采集器2旋出,弃去漏斗型采集器2,将带有密封圈的旋盖1旋入样本采集管4,密封,并颠倒混匀,采集过程结束。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中的保存液储存容器的内部装有保存溶液,上表面封装热封膜,再将保存液储存容器置入样本采集管底部,将漏斗型采集器的外螺纹对准样本采集管的内螺纹,旋转漏斗型采集器至样本采集管中,旋至漏斗型采集器接触到样本采集管的保护环,这时漏斗型采集器的尖齿刚好在保存液储存容器的顶部。

采集者向漏斗型采集器中采集唾液,直至到漏斗型采集器的标注线位置,此时破坏保护环(可以直接拉开),将漏斗型采集器继续往下旋转,直至漏斗型采集器底部的尖齿破坏了保存液储存容器的热封膜,唾液和保存液储存容器中的保存溶液混合,再将漏斗型采集器旋出,弃去漏斗型采集器,将带有密封圈的旋盖旋入样本采集管,密封,并颠倒混匀,采集过程结束。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